Claydee-avatar-img

Claydee

212 位追蹤者
一個呼吸、接著一個呼吸,寫這個宇宙和那個宇宙發生過的事情。
avatar-img
Claydee的沙龍
182會員
92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本文介紹《足夠好的日常:毛奇的365日提案》一書,並分享閱讀心得。作者以親切的日常片段、獨特的料理食譜,以及對生活哲學的感悟,引起讀者共鳴。
Thumbnail
4/5足夠好的日常:毛奇的365日提案
Emma Tsai-avatar-img
2 天前
"剝皮辣椒肉醬義大利麵" 感覺好吃~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Emma Tsai 真的好吃哦(已做出來的人掛保證👍)
這是一部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探討女性議題的電影,結合了日常生活的片段和深刻的社會觀察,並以獨特的視角呈現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處境。電影中的對白精妙,笑點密集,同時又不失對女性困境的細膩刻畫,值得推薦給廣大觀眾。
Thumbnail
4/5《好東西》
雖然中國電影平時沒關注,但女性議題加上Claydee精彩的分享,吸引我有動力追下這部片。感謝!!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花路教練 筠晴 耶,謝謝妳喜歡♥️
回顧2025年的六月,隨心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Thumbnail
Alfreda-avatar-img
2025/06/30
每個月看妳的回顧,總有著「平靜感」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4
Alfreda XDDD 還特別作圖,真心感謝!這樣猛然一看也有卡逼巴拉的感覺!一個圖案多種解釋,藝術~
《我的完美日常》是一部關於東京公廁清潔人員平山平凡日常的電影,透過平淡的畫面展現深刻的人生哲學。文章結合電影與《IKIGAI‧生之意義》一書,探討「生き甲斐」五大支柱:從小處著手、解放自我、和諧與持續、些微的喜悅、以及活在當下,如何體現在平山的日常生活中,並呼應維護工作的禪意與人生意義。
Thumbnail
5/5我的完美日常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5/06/16
寫得真好啊!👍 這電影我之前看了一半,後來給忘了,看完文想把後半看完體會一下.😊前面一鏡到底的流暢感,很少見.我對於他自備小工具把小樹苗挖回家種與隨性拍照很有印象,以同事做事態度的落差感來呈現主角的平凡與不凡處. 找出自己享受的小小儀式,這很棒耶!😄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9
天敏的天空 有的!我不太擅長看電影,所以是看完心得後來又看電影,才能確認廟方人員點頭不是抓包但默許(?)而是同意的意思😆
打開自己,感受宇宙和小宇宙的訊號;透過觀察、接受與放下,找到內心的平靜。本文記錄一個月的心路歷程,包含與老友的對談、閱讀心得、投資體悟,以及對AI、創作和生活的感觸。
Thumbnail
Alfreda-avatar-img
2025/05/30
我來了 XD 翦商裡是哪一段覺得難猜,不過看到最後,難道是大禹治水嗎? 去聽了「讓萬物穿過自己」,wash得很舒服,感覺有這樣的分享真好 ❤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2
Alfreda 推宇宙訊號呀,很有趣的。之前聽草原民族說過一段話,大意是,偶然抬頭看天空中的雲,覺得很美妙,霎那間有種感覺:那是雲看了自己一眼☁️
歷史學家李碩的《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以驚悚的殷商末期人祭場景開篇,挑戰傳統歷史敘事,探討周公如何重塑文明,掩蓋商朝人祭的歷史真相,建構一套「人本」思想,成為儒家文化起源。本文從閱讀體驗出發,深入淺出地介紹李碩的論點。文章風格生動,充滿懸念,引人入勝,值得一讀。
Thumbnail
5/5翦商
Claydee大真的什麼都看~~ 這本我也有看過,確實顛覆了許多想法,但目前對商朝的資料真的還不算太多,再加上以前曾被對岸滿滿似是而非的翻案文章給嚇到,所以我讀這本書也是花了好多時間,一直在跟書思辯中XDDD 人祭是最高級的祭祀方式,有這麼多俘虜可以用,與其坑了他們,還不如當祭品還能讓神開心!只是當這個國家開始衰敗時,就很容易被反撲了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30
跳鼠飛行日記 最後一句!😆😆😆前面那是德國人自嘲,不曉得算不算negro同等級,我沒試過應用在其他德國人身上XD
一篇關於生死、老去與釋懷的散文,藉由閱讀《心之道:不虛度人生的日式智慧》,深刻反思死亡與人生課題,並以自身與家人的經驗,觸動生命中無數的感動與體悟。文章觸及生死議題、親情羈絆、自我成長等面向,並融入日本文化意象,營造出深刻動人的氛圍。
Thumbnail
5/5心之道
雅米-avatar-img
2025/05/08
「雖然我還沒讀過這本書,但您寫的讓我好有感,尤其提到跟阿公阿嬤的回憶那段,我真的鼻酸了。那種面對離別時的無力感,我也曾經有過。您說的『與死亡對話』,其實也是和自己的心對話吧。謝謝您這麼真誠地分享,讓我重新去想那些曾經藏在心底的思念,還有自己是怎麼一路走過來的。」😊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0
雅米 「每一天都是美一天」,說得真棒!
回顧2025年的四月,快樂的一個月,持續了解自己。
Thumbnail
Emma Tsai-avatar-img
2025/05/01
情緒勞動外包感覺很不錯,這樣子可以保守我們自己的情緒不要浮動過大嗎?😆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3
Emma Tsai 哇,同感擊掌!有時候會覺得「多感」的心太吵太emotional了想壓抑他,不過現在很慶幸他還在,沒有「死掉」,練習接受不穩定/有活力的他本來的樣子:) 最近常聽到一種說法是,我們是最後一個世代的「碳基」人,年輕朋友和小孩們或許有另一種與世界相處的方式吧~
本文探討由技入道的概念,並以潘家欣的《玩物誌》、鄭世朗《奶奶的夏威夷祭祀》、金宇澄《繁花》等作品為例,闡述藝術創作與自我修煉的關係。文章重點在於強調創作的誠實性、質地與風格的重要性,以及創作者應如何面對內心掙扎,並藉由長時間的技藝磨練來體悟生命的真諦。
Thumbnail
滾石西恩-avatar-img
2025/04/24
危機四伏的棋局當下,要迅速回應,又要盱衡全局審時度勢,難啊!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5
滾石西恩 謝謝西恩來留言♥️常常顧此失彼,不容易哦,但人生就是練習/修行嘛~
本文分享參加由前職棒選手周思齊、棒球作家朱宥任及知名球評曾文誠參與的棒球講座活動心得。講座除了宣傳新書外,更深入探討周思齊的棒球哲學,包括其對「解讀比賽」、「與失敗共處」以及「心智鍛鍊」等面向的獨到見解。文中穿插許多周思齊的精彩語錄,並提及臺灣棒球近年來的發展與轉變。
Thumbnail
Emma Tsai-avatar-img
2025/04/17
對棒球沒興趣的我,路過留下一顆心❤️ 😆😆😆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8
Emma Tsai 哈哈,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