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熊市終於逐漸回升,NFT 市場也逐漸回溫。儘管不肯定這次是「真回牛」還是「回光反照」,但不管是哪種局面,路還是要走,時間依然會流,我們只能在這個旅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並繼續工作,直至突破困局。
而在這之中,有些項目方選擇了拋棄自己的支持者,直接 rug(跑路);有些項目方則與持有者努力溝通以集思廣益,希望共同撐過熊市;有些項目的社群卻幾乎消失,整個 Discord 中只剩下極少數的成員不時冒出來說句「GM」、「GN」,看來像個死城。一般來說,最後那種項目一般會 slow rug,即項目方慢慢地放棄項目,而沒有直接地跑路,誰知有些項目方還是堅持了下來,繼續工作,最終竟從破發的狀態下,換來了一絲復活的機會。
本熊喜歡這種項目方,也喜歡見證這種項目的發展:即使破發也努力地工作,即使失去社群還是默默耕耘,實在難得。因此,本熊的 NFT 收藏中,滿是正處於破發階段,或曾經破發的項目,例如曾經聲名大噪的 Whiskers,或開售後就直接破發的 SkaterBirds。破發入手的好處主要有兩個,一來是直接打了個折扣,二來項目方到底是會跑路,還是繼續工作,總是可以在公售後見真章。
而這個八月,本熊將會講述一個社群健康度十分低落,但項目方還是默默地工作,近日總算有點成績的項目:
Tori Zero。如果你是免費讀者,你將會讀到基本的研究報告內容,而完整的部分,暫時只會留給
付費訂閱者及
Teahouse(茶室)NFT 的持有者享用。
最後,感謝方格子讓本熊有機會率先一試這個讓「其他項目的 NFT 閱讀指定文章或專題」的新功能,希望這個功能可以讓更多的 NFT 項目使用方格子來發佈與 Web 3.0 相關的文章。同時,也感激茶室成員一直以來給予本熊的支持,
Teahouse 是本熊現時最喜歡的社群。
注意:本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進行任何投資前請 DYOR(Do Your Own Research)。
分析個案
項目名稱:Tori Zero
WL1 Mint Price:0.08E
Public Mint Price: 0.188E(採取荷蘭拍方式)
WL2 Mint Price:0.144E
個人評價:
技術開發需要時間因此為長期項目,美術及技術一流,成品潛力高,但社群狀態十分糟糕。
簡介
區塊鏈行業第一個虛擬偶像項目,也是第一個利用動作捕捉和面部動作捕捉技術的 NFT 項目,最終成品類似於 Vtuber。角色擁有豐富的背景故事,並帶有獨特的虛擬偶像經濟模型,接下來會詳細講解。
本熊是經從 NFT 交易平台 X2Y2 而認識 Tori Zero 的。當時 X2Y2 正於開展初期,而 Tori Zero 是其中一個有跟他們合作發放白單的合作項目之一。不過,由於項目初期的經營方法相當 Web 2.0 風格,邀請、社交活動為領取白單的主要方法,讓本熊沒有加入他們的興趣,直至開售當天問題發生,最終項目破發為止。
路線圖分析
Phase 1:充滿 Web 2.0 味道的典型路線圖,當中包括跟不同的 KOL 合作宣傳,與其他 NFT 項目合作互發白單。另外似乎是為了配合虛擬偶像的題目,還有跟區塊鏈音樂平台
ROCKI 以及歐美國家公認的三大銀器品牌
Bill Wall Leather(BWL)合作。值得一提的是,BWL 在香港、台灣都有官方售賣點。
Phase 2:完成製作 NFT 及開售,完成項目的經濟圈,推出白單市場及與更多項目合作等。
Phase 3 & 4:推出更多創新合作、製作 Tori Zero 的實體人偶、製作《Tori Zero》動畫,及持續開發捕捉身體及面部動作技術及將技術用於大眾直播層面上等。
Tori Zero 路線圖的亮眼點應該就集中在項目的合作夥伴,以及他們的技術開發部分。
比起其他 NFT 項目主打製作虛擬角色後,把角色用於遊戲及虛擬世界上,Tori Zero 更傾向於將成品與現實進行直接連接,讓角色幻化成一個能夠藉由現實活動而活下來的「真實分身」,而現時跟相關技術類似的行業,正是連日本稅務局也會關注的 Vtuber(
相關新聞)。
比較知名的 Vtuber がうる・ぐら的 Youtube 頁面
對於不喜歡真人亮相卻很喜歡玩電動、對元宇宙充滿幻想的本熊來說,Tori Zero 的成品將有可能大大地減輕我們開發自己的 3D 虛擬角色的技術及時間,特別是在他們與其他項目的合作文案間,透露出他們的 NFT 角色將可在未來加上配件、換衣服,甚至擁有其他功能或用途。這種自由度若果被加以利用,很大可能會成為我們未來的其中一個額外的收入來源。
然而,項目方對於社群經營的手法,卻讓這些好處沒能在 NFT 的二手市場價格中顯露出來。
針對初期的社群分析
A. 白名單派發制度
當派發方法過於傾向社交、表面名聲的擴張時,到頭來拿到白單的人似乎也不是對項目有特別深入了解的人。
如簡介中所說般,邀請、抽獎、社交活動為領取白單的主要方法,讓初時在圈內仍然沒什麼朋友的本熊難以走入社群中取得白單,對於 NFT 新手來頗為不友善。
另一方面,項目的 Discord 以英文為主,並同時開設了其他語言頻道,而當時群內唯一的中文頻道中,由於項目曾經與 X2Y2 合作,導致裡面滿是簡體中文使用者。這些使用者所談及的內容,從來跟項目的未來走向、成品應用和技術發展等無關,而是以閒聊、資金走向和地板價為主導,亦令本熊十分卻步,難以加入一起討論。
而更重要的是,這種白名單派發方法,難以確保白名單擁有人是明白及理解項目的本質的。他們到底有多少是知道項目方的想法、遠景,更甚只是產品背後的理念及運作模式呢?以觀察所得,似乎大部分人都沒有確切地有對路線圖及「虛擬偶像經濟模型」有深入了解,這件事將會導致項目方按路線圖完成工作後,他們的想法可能跟持有者的理想有衝突。
B. 建設社群的目的
目的不明。與其說是建設社群,不如說是在進行集資。
Tori Zero 的社群走勢有點奇怪──又或者只是過於普通,既不是創作向,亦不是藝術向,更不是其他學術討論,而是單純的社交向,即聚集了一群只是對產品或短期利益有興趣的買家,而非一幫能夠為了同一個目的而前進的志同道合者。
作為虛擬偶像項目,本熊或多或少有點幻想,認為既然項目活動跟虛擬偶像、技能展現等方向有關的話,社群活動上亦可以加插一些相關活動,同時為未來將會開發的產品應用進行鋪路。例如在社群中,即使完售後也持續加插一些「直播潮流話題分享」、「直播方法講解」、「直播用的實體產品研究」、「直播媒體的研究及傾向」等,更甚是簡單的定期「歌唱或才藝比賽」、「角色設定及故事創作活動」、「衣服設計訓練班」或「形象設計訓練班」等,都是十分有趣又可持續的活動。
本熊對於偶像的活動想法,幾乎都是在看《Love Live! SuperStar!!》時被啟發出來。實在沒想到當時陪朋友觀看的動畫在此時發揮了作用。
不過,Tori Zero 對自己的「虛擬偶像」題目跟持有者的互動沒什麼大興趣。相反地,他們跟傾向於集中自己的技術研發及官方項目發展,讓社群變成了沒什麼用處的狀態。因此,與其說他們在經營一個 NFT 社群,他們更像是利用 NFT 進行集資。而集資這回事,的確主要靠項目方作主導,而非持有者與項目方的互動,亦即「沒有社群」。
C. 發售方式
參考了藍籌 NFT 的做法,加上一些獨特的元素,本應能成為噱頭,最後卻成了一把利刃。
Tori Zero 的發售方式為比較特別,白名單分兩批,首批價格為 0.08 ETH,而第二批的價格則會視荷蘭式拍賣的公售公價再給八折 。而在官方發售期間購入四個或以上的持有者,將會再加送一個「創世盒子」,不過到了現在,本熊還是不知道盒子裡有些什麼。
●荷蘭拍賣背景
今年四月, Azuki 項目方的醜聞仍未暴露,
荷蘭拍賣(Dutch auction)被廣泛分析為 Azuki 成功的原因之一,其一是銷售方式在 NFT 界中創新,由項目方定下的最高價位,一直透過倒數方式往下降價;其二是這個方式讓大眾能夠經過拍賣的最低價及最高價,而得知項目的定價是否合理,以及參與拍賣的購買者對於項目價值的想法,算是另一種可以參考的指標。
Litigation photo created by Racool_studio - www.freepik.com
但是,並非每個項目都適合荷蘭拍,更甚是自荷蘭拍被 Azuki 打響頭炮後,不少人所認知的,卻是因為實施荷蘭拍而失敗的項目。由於荷蘭拍將會從高價開始慢慢地降價到一個被項目方定義為最低的價位,而最高價及最低價一般會先向大眾透露,因此大部分買家都會傾向在接近最低價的價位中入手 NFT,讓自己的成本降至最低。
●荷蘭拍賣的風險
荷蘭拍賣大概改善了單方面開價所造成的直接影響,卻開啟了另一種風險的大門。假如,一個項目在發售時突然冒出有意圖大量入手的組織,或一條擁有大量資金的鯨魚,並在某個非普遍持有者認為良好的入手價格中大量入手,便會導致項目的官方價位在普遍買家不會入手的價格上定居。
更麻煩的是,假如有關組織或鯨魚其後持續性拋售自己持有的 NFT,更會導致普遍一級持有者的恐慌性拋售,而二級買家亦會因大量拋售而導致不敢購入,最終項目的二手市場價格就會下降,更甚是破發。
上面的描述正正發生在 Tori Zero。
開售
i. 開售前的利好消息
開售前,Tori Zero 團隊成功與加密貨幣扣賬卡發行商之一的
WireX 達成合作關係(
相關新聞),其合作內容主要針對 WireX 即將要開發的 NFT 錢包計劃,而 Tori Zero 的虛擬偶像會成為他們的代理。
WireX 的總部在倫敦,服務範圍涵蓋約 130 個國家並擁有超過 500 萬用戶。雖然他們曾經爆出一些資金醜聞,但由於醜聞最終沒有影響用戶並順利解決,讓本熊也選擇申請了一張 WireX 扣賬卡(借記卡,Debit Card),到現在依然使用。
●什麼是 WireX 扣賬卡?
WireX 扣賬卡由於可以依靠信用卡直接增值港幣,再快速地在尚算理想的匯率下,把港幣轉成加密貨幣或其他國家貨幣,大大讓入金方法變得簡單方便;另外,在購入 WireX 卡的付費計劃後,亦可以以港幣直接在香港商戶中直接刷卡付款,以賺取他們的 WXT 幣,所以 WireX 成為了本熊十分常用的付款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取卡後由於用卡購買過一些電器,現在已經回本了。
由於有不錯的個人使用體驗,Tori Zero 與 WireX 合作或多或少都為買家打下一枝強心針,導致開售前的群內氣氛十分活躍。不過要留意的是,WireX 定期會進行客戶資產檢驗,被查驗的用戶有可能會被凍結帳戶直至查驗結束為止,所以本熊不建議把過多的資產放在 WireX 中。
ii. 荷蘭拍賣公售後的白單
由於沒有白單,所以本熊在 Tori Zero 的旅程基本上以開售為始。本熊還記得當天 Elysium System 都在忙,因此本熊兩個社群走來走去。幸好 Tori Zero 的公售採取荷拍方式,因此只要盯著荷拍的價格在抵達心中的理想價格後再購入即可。當然,為了避免碰上 Gas War,本熊的目標價格比最便宜的價格再貴一點。
因為公售的底價會直接影響第二批白單的價格,所以第二批白單持有者都一直盯著公售情況。當天,大家就是一直盯著緩慢的銷量,期待理想價格到來,誰知荷蘭拍賣的價格下降到 0.18 ETH 時,賣量突然閃電消失 1000 多個,讓公售瞬間結束,第二批白單價格因公售底價八折後被定義為 0.144 ETH,比起普遍人想要的 0.08 ETH 多出了接近一倍的價格,使所有第二批白單持有者馬上 FUD 起來。
有趣的是,FUD 的人幾乎都是中文使用者,他們十分懷疑數量閃電消失的原因,是項目方自己買的,目的就是讓第二批白單的售價定在高價位。但事實上,以
Etherscan 的紀錄所示,閃電購買的不重覆錢包數量單在一分鐘內就多達 252 個,實在沒有任何人找到證據證明是項目方自己購入的,所以到了現在都依然無人得知到底是項目方出問題、有鯨魚或有組織介入,還是這批人真的低估了項目的潛力。
結果,這批 FUD 人士發現沒有 Flip 的可能性後便離開,更甚是作出報復性拋售,令項目最終無法完售,亦因而開始了入破發之旅。
iii. 試圖平息 FUD 失敗
由於群內有不少成員都是中文使用者,而他們由於語言問題,大多以中文溝通為主,並甚少與群內的英文使用者溝通,甚至不太清楚項目實際是做什麼的。這群人就在群內形成了一個獨自的小社區,有點像移民到歐美地區的華人社群。
事實上,這個現象在不少的歐美項目中都十分常見,但同時這些人亦是對項目方來說最難管理的一群,特別是當相關語言的 MOD 做得不夠完善,反應不夠快時,這群人會難以成為項目的忠實成員,而且容易被 FUD 所感染。而由於荷蘭拍賣的問題,令懷疑迅速傳播起來,更甚是在英文頻道進行不理性的質問,嚴重影響社群健康度。
因此,平息這些人的憤怒算是 Tori Zero 團隊的當務之急。於是,項目方除了直接把最終的賣出數量變成項目的總量之外,還曾經「清掃過地板」,即把掛低於發售價的都買下來,並承諾這些被項目方購回的 NFT 只會用在項目宣傳及合作用途上。
但是,FUD 的最終結果令大部分群組成員都離開了,而眼見掃地並未能達到顯著效果,團隊也在開啟盲盒後停止清掃,中文區的 MOD 更人間蒸發,從此中文社區進入「無人」的狀態。
解盲後的社群
A. 剩下來的人們
兩敗俱傷後,社群狀態很糟糕。雖然 Tori Zero 是少數開啟盲盒後,價格不跌反升的項目,算是稍微鼓勵了願意留下來的人們,但亦就只維持了一段相當短的時間。由於社群狀況及 FUD 問題,讓外界不敢購入 NFT,結果二手市場無人接貨,供多於求,最終讓破發問題持續。
OpenSea 上 Tori Zero 的二手市場銷售圖表
另一方面,雖然項目方在開售後依然不時出面回應群內成員的疑問及與大家聊天,也有在閒聊中說一下企劃進度,但由於語言問題,這些互動都在英文頻道發生,導致中文頻道用家不太清楚群內及項目方狀況,結果社群內的 FUD 進一步加劇,不夠後群內開始進入死寂狀態。
B. 項目方的經營方式
官方販售完結後,似乎大量的 MOD 都離開了。他們全都不辭而別,沒有人知道為何他們會離開,但這些離開卻確實地影響了社群。
一、公告方式改變
或許是因為人手不足,結果團隊的公告方式從 Discord 的公告頻道中,直接移遷到專門用於轉發官方社交媒體的頻道中,以發佈官方推特貼文來當作公告,令所有群內成員以為團隊 rug 了。
後來,一些持有者發現到這件事後,便向管理層反映這種做法的問題,以及要求把公告重新發佈在 Discord 群內的公告頻道中,最後總算得到了答覆,讓公告問題回到正軌。
群內的公告頻道更新日期相隔快一個月後,終於再次恢復運作。
二、社交活動幾乎全面停止
除了一開始的開圖派對之外,群內就再沒有特別的官方活動舉行,而由於白單派發方式的關係,吸引回來的持有者大都是依然屬於 Web 2.0 世界的「居民」。這些「居民」會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了「買家」、「客戶」的層面上,而非會跟團隊互相合作及提點的社群成員,更甚是「監察者」也不是:
因此,Tori Zero 的成員不會像
Elysium System 的成員般,樂意發起自發性活動拯救社群,而是更傾向於選擇拋棄:「這個項目不行嗎?那就找下一個吧。」
另一方面,團隊成員就活動一事,亦表明自己正忙於處理手上的另一個項目,所以沒有時間為 Tori Zero 進行社群活動。雖然在開售前項目方就提及過他們會有其他項目同時進行,並可能會在日後空投部分獎勵給 Tori Zero 的持有者,但不少持有者在聽見這個答覆時,還是難免會有點不安。
三、實行路線圖卻與持有者認知的不符
Tori Zero 在解盲後,便積極推動「自動化白名單」系統。事實上,Tori Zero 的持有者都會在每個星期五,透過他們的系統自動獲得跟持有數量相同的「神秘盒子」,以抽獎方式送出與項目合作的白名單,或可購入白單或其他產品的代幣。透過這個系統,當持有者抽到其他項目的白單後,基本上只需要加入對方的 Discord,並在耐心等待約一星期後,向對方確認自己的錢包地址是否在他們的白名單中即可。
本熊有因為這個系統而受益,並在當中尋得了一些好項目,獲得一些短期利益之餘,也認識到了更多的人。但是,由於這些合作得來的白單,有不少都逃不過破發的局面,令很多沒有 DYOR 的持有者不滿,並指責團隊只會跟「垃圾項目」合作,把自己蝕本的責任推到團隊身上。
另一方面,亦有不少持有者不清楚這個系統就是路線圖上的「Pink-Sheet Marketplace」,結果只以為團隊在做些「不用花心思的工作」敷衍持有者,更指團隊要 rug 了,令社群內迎內了第二波的 FUD。幸好群內亦有成員保持理性,直接反駁說:「如果他們是 rug 了,我們每星期都免費獲得的白單是從哪裡來的?」才讓這波 FUD 快速熄滅。
C. 熊市
一波未完,一波又起,熊市來到,1 ETH 的價值從高位的 USD 3600 慢慢變成 USD 980,NFT 市場及玩家被進行了一次大清洗。而 Tori Zero 在經歷上面的各種問題後,直接迎接熊市,令群內氣氛更加地糟糕,FP 最低點更是 0.01 ETH,實在令人嘆息,而在高點入手的更應該快暈了。
死灰復燃與未來發展
A. 非口頭支票的合作 - WireX
此部分限 Teahouse VIP Pass NFT 持有者或付費訂閱者閱讀。
B. BWL 的銀飾物換領
此部分限 Teahouse VIP Pass NFT 持有者或付費訂閱者閱讀。
C. 代幣可換取一塊實體土地
此部分限 Teahouse VIP Pass NFT 持有者或付費訂閱者閱讀。
D. 實體人偶要來了
此部分限 Teahouse VIP Pass NFT 持有者或付費訂閱者閱讀。
E. 技術開發進度
此部分限 Teahouse VIP Pass NFT 持有者或付費訂閱者閱讀。
結論
部分內容限 Teahouse VIP Pass NFT 持有者或付費訂閱者閱讀。
必須承認的是,Tori Zero 的現在社群狀態真的非常糟糕,但項目方的堅持,以及那些想要短炒的成員都離開後,這些因素都為整個項目加了個基本分數。說實話,面對這種長期項目,等待永遠不是個問題,最怕的是團隊技術不夠、項目方失蹤。
不過,經歷了長達兩個多月的 FUD 後,Tori Zero 團隊展現了一定的決心和成績,讓本熊相信他們接下來會繼續開發項目,並給所有一直默默等待的持有者理想的結果。
不知道讀完這篇文章的你,有沒有對 Tori Zero 這個項目有點心動呢?要記住的是,本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進行任何投資前請 DYOR 喲。
最後留下本熊在熊市時收集到的 Tori Zero,真的十分喜歡。
本文章將同時於 Mirror、Matters、Potato Media 及 Penana 刊載。
合作活動、文案可電郵聯絡 kumasanki@iboomcreat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