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演講結束後,有一聽眾問我:「是不是該買含台積電比較多的ETF?」我說去年該這麼做,但今年如果還這麼做,現在看來是很慘的。其實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難道這是買ETF應有的考慮嗎?
台股今年從去年收盤的23035點,跌到3月21日的22209點,跌了826點,跌幅3.59%。造成今年台股下跌的元兇當然是台積電。台積電今年從去年收盤的1075元,跌到3月21日的972元,跌了103元,但加上除息4.5元,應該算跌了98.5元,跌幅為9.16%。如果以台積電漲跌1元可以影響大盤8點來算,等於大盤因此跌了788點,等於台股的跌點幾乎就是台積電一支股票造成的。
去年台股因台積電大漲,但今年台股卻因台積電而下跌。
影響所及,0050因台積電佔比近6成,也從從去年收盤的195.75元,跌到3月21日的182.95元,跌了12.8元,但加上除息2.7元,應該算跌了10.1元,跌幅為5.16%。
反觀沒有台積電的0056,則是從去年收盤的36.68元,跌到3月21日的36.4元,只跌了0.28元,但加上除息1.07元,反而是漲了0.79元,漲幅為2.15%。
有鑑於台積電對0050的影響太大,有些新推出的ETF還會對台積電的持股比例設上限,因此今年的跌幅當然就比0050小。
綜上來看,今年該買沒有台積電的ETF,或含積量少的ETF才對,但是真能這樣下結論嗎?
台積電會就此一路下跌嗎?還是有機會再見最高價1160元,甚至再創新高呢?大家或許都很想知道答案,但我只能回答「我不知道」。
如果你真的了解台積電,認為它會一路下跌,當然要趕快賣掉台積電,或是相信它能再創高峰,現在當然該趁它大跌時繼續買進,又何必買ETF呢?有何必關心「含積量」多寡呢?
ETF是給沒有能力評估個股的人買的金融商品。你如果有能力研究個股,就直接買個股,還有需要去研究ETF的成分股有哪些,然後才決定要買什麼ETF嗎?
絕大多數的人都以為自己了解台積電,但又沒把握,所以才去買「含台積電」的ETF,其實這叫「多此一舉」。
去年有些人高喊「買0050,不如買台積電。」今年他們都不敢再說這種話了。就算去年台積電漲幅遠遠優於0050,但我還是只買0050,因為我自知不具備了解台積電的能力。
我買0050,只求「複製大盤」,不是想要「打敗大盤」。大盤加權指數的計算確實受到台積電非常大的影響,當然是很大的缺點,但至少是一個具長久公信力的數據。
如果你想要透過「含積量」的多寡來提升投資報酬率,就是一個想要「打敗大盤」的思維,小心會不斷落入「抓龜走鱉」的尷尬中,然後一再懊惱「早知道就怎樣怎樣」。
面對川普上任後,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的今年行情,我對投資組合的建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