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實驗室
文章數
113
追蹤數
150
已付費
1
追蹤專題
付費閱讀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日本文學
世界文學
思想類
文學實驗室
電影、動漫、隨筆
關鍵專欄
公告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日本文學
世界文學
思想類
文學實驗室
電影、動漫、隨筆
關鍵專欄
公告
置頂文章
柄谷行人《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文學,作為一種人的「風景」
藍玉雍
2021-06-08
24
太宰治《人間失格》書評:他人的眼光就是自己的地獄
藍玉雍
2019-08-05
28
三島由紀夫《鏡子之家》書評:在「距離」的玩弄裡,體會自我的迷失和縫合
藍玉雍
2020-03-08
15
日本文學
在影像與文字中尋找「不存在」的真實——短評極短篇小說集《不存在的書》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除了想研究世上存在的一切外,也對許多「不存在」的東西感到著迷,且著迷的程度可能往往還比現實中的事物還要來得巨大。一生使用了七十幾個名字寫作的葡萄牙詩人佩索阿,就曾說:「理所當然存在的事物無法吸引我,反倒是令人無法置信、不可能的事物,而且還是本質上不可能的事物,才會深深吸引我。」
藍玉雍
2023-02-13
25
山川方夫《夏日送葬》推薦序:以驚悚描寫存在的虛無,在幻影般的文字裡省思人的真實
先跟大家說聲新年快樂!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一年都能踏上新的旅途,擁有充實、新的收穫。在此,感謝新雨出版社編輯的賞識,邀請本實驗室幫今年一月新書——《夏日送葬》書寫推薦序推給大家。這也是本實驗室第一次為新書書寫實體推薦序,希望文章能幫助大家更能享受這本小說的閱讀,並對文學感到興趣。
藍玉雍
2022-12-31
19
《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建立關係與面對他人的「語言」辯駁
「這世界是閉上眼睛的,如果我們不睜開眼睛看向他人,我們是無法建立關係的……。」——芥正彥
藍玉雍
2022-06-13
24
【新書介紹】《六個說謊的大學生》:「不可告人」的過往真的不可告人嗎?
在尋找告密信的「犯人」過程中,隨著不同人物的過往被爆料,小說出現好幾次的劇情翻轉,每一次都讓人對角色的印象產生截然不同的變化,同時也讓我們更加好奇「犯人」會是誰,為了讓自己不被識破是告密信的始作俑者,「犯人」又會怎樣爆料自己的往事?來讓自己看似也是「受害者」的其中一員?
藍玉雍
2022-04-26
28
又吉直樹《人間》:以笑打破包覆「自我」的那層膜
作品中的自己,真的是自己嗎?很多時候,「自我」似乎不是被自己勾勒,而是被在意的他人所勾引出來的化身。在《人間》裡,每個角色都像作者某個部份、片段的自我,和他對話、互動。試圖找尋真正的自我,和坦然生活在這個複雜的世界的方式。這種找尋在書中體現為各種徬徨、困惑以及失落,並最終聯繫到人為何要創作的意義。
藍玉雍
2022-01-24
16
森見登美彥《熱帶》:一本書真的有「讀完」的時刻嗎?
閱讀,常常是無盡的旅程。這不只是因為人可能在他的一生會看很多書,而是因為,同樣一本書中,曾經勾引內心的文字,即便閱讀過後,可能仍然在大腦裡徘徊不去,彷彿我們仍然在「閱讀」他。就像尚未定型的記憶,在模糊的回憶中,不時浮現、重疊、拆解、重構,最後變為屬於自己的想法。
藍玉雍
2021-12-27
23
川越宗一《熱源》:在民族與國家之外,重新尋找人與人最真誠的關係
《熱源》是川越宗一2019年發表的作品。這本小說的內容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非常吸睛,因為《熱源》和一部頗有名氣的動漫《黃金神威》,有著相似的創作背景。但川越宗一的《熱源》著重描寫的,是不同民族在還沒成為「日本人」前,他們如何共存生活;以及在被成為「日本人」(或「俄國人」),彼此互助,一起面對新的壓迫。
藍玉雍
2021-10-25
17
瀧口悠生《未死之人》:聲音交錯的記憶與人在人群中的孤獨
喜歡日本電影的人都會發現,日本的電影,主題是家庭、親人關係的作品非常多。像是是枝裕和的《橫山家之味》、《小偷家族》、山田洋次的《春之櫻》或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等等。這些作品對於家人之間的愛恨情愁往往刻畫細膩,甚至超脫親情的描寫,挑戰社會對家庭的定義,受得不少注目。
藍玉雍
2021-09-07
20
森見登美彥《熱帶》後記:結局之中,作者和讀者的關係
一直以來,人們常常認為如果沒有讀者,作者寫的作品再好,終歸沒有意義。但或許我們都錯了,一部作品有沒有意義,和他有沒有讀者是分開的。強調讀者是意義的來源並不是說一部作品如果沒有人讀,那他就沒有意義。而是在說,一部作品的意義,如果我們沒有去讀,那我們也根本不會知道。
藍玉雍
2021-06-28
18
森見登美彥《熱帶》:一本書真的有「讀完」的時刻嗎?
閱讀,常常是無盡的旅程。這不只是因為人可能在他的一生會看很多書,而是因為,同樣一本書中,曾經勾引內心的文字,即便閱讀過後,可能仍然在大腦裡徘徊不去,彷彿我們仍然在「閱讀」他。就像尚未定型的記憶,在模糊的回憶中,不時浮現、重疊、拆解、重構,最後變為屬於自己的想法。
藍玉雍
2021-06-28
21
柄谷行人《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文學,作為一種人的「風景」
柄谷在《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不只質疑了人們一般對「文學」的想像,也重新刷新對「近代」和「主體」的理解,甚至到最後,也讓人們重新反思「國家」的本質。因為「日本」、「近代文學」、「國民」、「我」的建構,他們的起源都是一種語言、文體的革新,所產生的效果、所產生的「風景」。
藍玉雍
2021-06-08
24
加納朋子《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看似平坦,其實永遠暗藏崎嶇
加納朋子《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截自博客來。 《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是日本推理作家——加納朋子的新書,她的《七個孩子》榮獲過日本第三屆鮎川哲也獎,《玻璃長頸鹿》則榮獲第48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另外在台灣,《魔法飛行》則獲得許多讀者的青睞。 她的小說,雖被叫做推理小說,但裡面沒有驚悚的殺人案件,也沒
藍玉雍
2021-02-04
26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