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Life:澳洲打工度假
文章數
62
追蹤數
24
已付費
2
追蹤專題
付費閱讀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觀點啟發
生活雜談
農場採果生活
營收損益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觀點啟發
生活雜談
農場採果生活
營收損益
置頂文章
在澳洲打工的我們,處境與行為跟在台灣的外勞沒什麼兩樣
Patrick.Wong
2021-02-10
137
看澳洲仲介如何「無痛拔鵝毛」的向勞工「間接」收取仲介費
Patrick.Wong
2021-05-04
5
該不該去澳洲打工度假?破除三個常見的職涯與職場迷思
Patrick.Wong
2021-02-17
7
觀點啟發
澳洲生活的日常花費:《衣》篇
在澳洲購買服飾與鞋子,不論是原價或是折扣力度,都比起台灣有感,更不論澳洲的薪資水準是台灣的兩倍多,價格卻跟台灣差不多。 購物季或出清特賣時,打折下來甚至比台灣便宜,所以時常看到在台灣本身就有購物狂性質的背包客,在澳洲變得更加失心瘋,買得比台灣還瘋狂。 更是驗證:錢沒有不見,它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Patrick.Wong
2022-01-04
3
成就更好的自己:離澳前的規劃與未來展望
人在江湖走,自省還是要有,來澳洲打工度假,就是出國開開眼界,看看世界的遼闊。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打工度假也有走到終點的一天,針對自己離澳前的規劃與未來展望:專注地走在自己相信的這條道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Patrick.Wong
2021-11-02
8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隨著開放打工度假的國家越來越多,這問題至今仍是個大哉問。 如何化劣勢於優勢,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每一段人生經歷,如果連自己都覺得讀大學沒用、打工度假就是荒廢人生,憑什麼要別人覺得你是塊待琢磨的璞玉呢?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定是加分多於減分!
Patrick.Wong
2021-10-12
13
澳洲打工最困難的時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
周圍的親友或同事,總會覺得澳洲打工是一件很歡樂、輕鬆簡單的事情。最偏誤的認知,就是「只要簽證辦好,人飛過去直接上工」的迷思,認為澳洲那邊會有人幫你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大小事。 實際的澳洲打工度假,「打工」的部分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初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更是考驗一個人的能耐與抗壓性。
Patrick.Wong
2021-09-28
7
經營數據不藏私,兩年來的地圖資訊經營報告大公開
總結來說,第二年的經營不僅不如預期,也不如第一年來的優秀,也因為疫情回到台灣,因此也沒有打算認真經營第三年,因此上述有提到第三年改善方案,也不打算去執行與驗證,純粹當作自己一個參考紀錄,供未來的自己回首時,方便回想自己當初的思路,與紀念自己曾經走過的路。
Patrick.Wong
2021-09-07
3
我有個賣地圖資訊的副業:第二年的墨爾本工廠地圖資訊經營報告
前一年經營下來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反倒是今年,地圖資訊的經營就跟今年世界各處不斷發生的災害一樣,還碰上遙遙無期的疫情,資訊銷售跟去年比起來,業績幾乎腰斬一半。除此之外,重點是有人冒充我的身分,盜賣我辛苦製作的資訊,少了好幾單的生意才發現有這號人物存在,營收就跟扶不起的阿斗一樣直直落下。
Patrick.Wong
2021-08-31
3
利用資訊差創造資訊價值,總結兩年來的墨爾本工廠資訊經營數據報告
多少有在追蹤我的可能知道,我有個賣地圖資訊的副業。經營的過程中不時會更新資訊,最後一次更新是在四月離澳隔離的時候。時過境遷,轉眼間一年又過去了,是時後來總結一下這兩年來的經營狀況。 跟去年比起來,業績幾乎腰斬一半。除了疫情導致背包客減少跟工作機會流失外,重點是有人冒充我的身分,盜賣我辛苦製作的資訊。
Patrick.Wong
2021-08-24
3
利用資訊差創造資訊價值,我在澳洲建立人生第一份被動收入
在墨爾本初期,自己耗費不少時間找工,自己發現一條可能的商機,結合以下三點,: 1.地圖資訊過時; 2.利用資訊不對稱創造資訊價值; 3.背包客棧的收取費用功能。 將自己找工的這段資料整理成一份最新版的地圖資訊,賣個緣分價,讓擁有資訊的人少走許多前人的冤枉路。 於是有了最新版的墨爾本工廠地圖資訊。
Patrick.Wong
2021-06-01
5
看澳洲仲介如何「無痛拔鵝毛」的向勞工「間接」收取仲介費
澳洲的法律規定,合法的人力仲介是不能直接向勞工收仲介費的。因此澳洲人力仲介轉變商業模式,對勞工「無痛拔鵝毛」的「間接」收取仲介費。 有別於亞洲地區賺取一次性仲介費的方式,澳洲人力仲介透過做好就業市場上的媒人,利用資訊差,時薪制的仲介費不僅可以讓勞資雙方滿意,更能獲取滔滔不絕的現金流,達成三贏的局面。
Patrick.Wong
2021-05-04
5
如何利用資訊的不對稱來創造資訊價值?我從澳洲仲介得到的啟發
仲介身為就業市場的媒人,存在目的是為了解決勞動市場的供需問題,幫資方找到人才、為勞方找到工作,在媒合成功之後獲得報酬。如何壟斷資訊,做好「稱職的橋樑」,確保勞資雙方的資訊一定要從他們的管道流通,是它們最關鍵,也是最核心的業務流程。
Patrick.Wong
2021-04-13
7
換個環境重新開始,究竟是新生活的展開,還是「舊」習慣的延續?
先前在替代役時期,曾閱讀過一本書名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內容圍繞著一個主軸:「習慣」。整本書的文眼: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習慣就像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想動了;一個習慣的養成,就像是跨出舒適圈的過程,令人不禁斯靠:換個環境重新開始,究竟是新生活的展開,還是「舊」習慣的延續。
Patrick.Wong
2021-03-22
5
該不該去澳洲打工度假?破除三個常見的職涯與職場迷思
短期來看,一、兩年的澳洲打工無利於職場歷練的累積;長期來看,從22歲大學畢業一直到65歲退休,有40年的時間可以給你歷練,一兩年的中斷似乎只是個小問題。經驗學習曲線告訴我們,時間拉長,學習效益會隨著熟練而遞減,甚至趨近於零。 總結來說,即便去澳洲打工度假,斷了一兩年的職涯累積又如何?
Patrick.Wong
2021-02-17
7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