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會學:從柏拉圖到現象學(中)

2020/06/10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二、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存在論討論外在對象的本性,知識論則討論我們認識這種本性的過程是如何產生的,在知識來源的立場上,一般的哲學教科書會分別列出經驗主義(Empiricism)與理性主義(Rationalism)的立場。但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是科普短文,筆者在這裡不涉及過細的討論,諸如這種區分已然過時、某人其實不應列入經驗主義等。
在下文,我們以笛卡兒代表理性主義、以洛克代表經驗主義。人如何獲得確定性的真知識?笛卡兒認為應該先找到一個阿基米德點(Archimedean point),作為一切不容置疑的基礎,由此演繹出的知識必然也是正確的。在這段過程裡,笛卡兒首先以普遍懷疑的方法探求真,以夢境為例,夢裡一切都非常的真實,只有清醒過來時,才會知道自己在作夢,如《全面啟動》、《楚門的世界》、《蘇菲的世界》等皆是如此,因為世界萬物都有可能是惡魔的詐術,欺瞞我去相信這個幻象,但又無法掙脫,那什麼才是真實的存在呢?
《楚門的世界》(英語:The Truman Show)
笛卡兒懷疑萬事萬物,發現沒有一個是可以確信的存在,包括天空大地、親人朋友、美食惡臭,來自感官經驗的都無法相信,我的意識彷彿是缸中之腦,僅是外界給我神經脈衝刺激讓我相信一切是真的,懷疑至最後,會發現僅有「我的存在」無法懷疑,因為我要先存在才能懷疑,而「我思,我在」,便是笛卡兒找到的阿基米德點。笛卡兒認為事物本身與感官分別是獨立的,兩者應當要分開來看,知識是可以透過思考獲得
理性主義哲學家 勒內·笛卡兒
跟笛卡兒觀點相反的則是洛克。洛克認為在檢查知識是否為真之前,我們必須先檢驗知識的來源,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詞是來自於我們的觀念,而觀念又是來自於我們的感官經驗,理性僅僅是連接經驗但不能憑空不仰賴經驗地生成知識,將人的最初的心靈比作白紙,感官經驗在白紙上畫記、填上內容,而非理性本身便存在於白紙上。簡言之,這派學者知識的起源為感官經驗,必須要透過「觀察」才能獲取,才會形成事實。
洛克形容心靈就像一張白紙
洛克著重主觀的觀點反映在著作上,《政治論》中提到知識論的運用,只有被統治者認同的政府才有合法性:不是因為命題為真,所以我們同意(客觀);而是因為我們一致同意這個命題,所以他是真的(主觀)。主觀的觀點,進一步成為「眼球隱喻」帶入知識論的問題,眼球可以看到全世界,但看不到自己,人的意識理解如同眼睛,我們用眼睛來觀察別的事物,但是他卻無法看到自己本身。羅素將經驗歸納的經驗主義比作金字塔,層層累積知識雖有出錯但可更證,而邏輯演繹的理性主義比作倒金字塔,知識由真確的法則為基礎,發展出的知識體系非常牢固,但一但基礎點被摧毀體系便會整個傾倒。
眼球可以看到全世界,但看不到自己
總結而言,理性主義認為理性作為穩定的知識來源且高於感官,重視演繹邏輯,將推理作為知識的充足條件,認為人類對於知識的主動性,並以可知論的觀點視知識是外在、客觀、絕對,人因而有主動認識的能力。在現代的代表有數學、邏輯學、理論研究等,而在政治上的表現傾向集權。
經驗主義,認為知識起源經驗而非理性,相信證據,著重理論見基於對外物的觀察,仰賴實驗研究而後逕行理論歸納,優於單純的邏輯推理。以霍布斯、洛克等為代表。重視歸納邏輯、證據材料之時之事的充足條件,並認為人類是被動的,等待材料供給意識。而知識不一定是被給定的、預設好的(但還是一種可知論的態度)。代表學科有現代科學,醫學、生物學、社會學等,在政治上的表現傾向民主。兩者各有其優缺點,理性主義過於自我,把人設定為主體,但是卻可以是絕對中立的;而經驗主義的變化性又太高,很容易受到外來因素影響,但是卻可以是較為民主性的。
理性主義 VS 經驗主義
至此,列舉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與簡單介紹其內涵,但必須提醒讀者本文的侷限性:把經驗跟理性主義這兩個立場想得過於對立。我們在閱讀各個哲學家的原文中,可以觀察到兩派的學者其實都互有合流之處。理性主義者無法不藉由經驗世界的文字、完全脫離經驗闡述他的抽象觀點,經驗主義者也無法不運用邏輯與理性去進行架構體系與經驗分類,乃至科學主義當道的當代,理性主義甚至成為了一種求知的背景,看似淡化隱居幕後,但我們都是在理性的基礎上進行經驗的實證累積。

三、科學

科學的基礎是素樸實在論與經驗主義。換言之,它對於一陳述的正確性,例如「石蕊試紙浸在液體中變成紅色」,認為可以通過仔細的觀察來證實。任何觀察者都可以直接運用他的或她的感官來證實或檢驗它們的正確性。對於它的對象,科學家相信自己所生產的科學知識像一面明鏡般,忠實地反映出自然世界的「實在」(reality),因而科學並非主觀的觀點,而是代表獨立於人心之外的客觀知識。
以上這是非常典型的素樸實在論與經驗主義觀點。可是,為什麼僅憑有限的數目,科學便可從一單稱命題得出構成科學知識的全稱命題?他們會說:「假設一些條件滿足,則從有限的單稱得出普遍性的全稱命題是可接受的。」這些條件有三個:
1. 形成概括基礎的觀察陳述的數目必定是大。
2. 觀察必須在各種各樣的條件下予以重複。
3. 沒有任何公認的觀察陳述和推導出的普遍性定律發生衝突。
因此只要滿足此三條件,科學就會宣稱:若大量的A被觀察到,且A都具B的性質,則所有A都具有B性質,例如我觀察了1000人,這一千人都具備「可死亡」的屬性,因此我宣稱:所有的人都會死。而一旦有一些基礎事實被確認,我們就可以透過邏輯演繹將其他事實推理出來,例如
前提1:所有的人都會死(定律)
前提2:我是人(初始條件)
我會死(預見和解釋)
上述的生活小例子使科學看起來很單純,但事實上這種思維方式卻支配了過去的運作好幾百年,最典型的例子是物理學解釋虹的論述。這次我們把前提1從簡單的「所有的人都會死」換成比較複雜的一些關於光的作用的定律。這些物理定律都是在實驗室中做了大量實驗得出的,例如:光的反射折射定律、折射程度依賴於顏色。
接著我們把前提2也換成比較複雜的形式,例如一點雨滴從天空某個領域落下,而根據現有的光學定律我們就可以這麼進行演繹:
如果我們假定一顆雨滴大體上是球形的,那麼,一束光通過一顆雨滴的途徑大體上可以被描述。如果一束白光在雨滴的某一點射入,那麼,如果折射定律是正確的,紅光將沿著某線通過,而藍光將沿著另一線通過。再者,如果支配反射的定律是正確的,那麼……。於是幾何學的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假如雨雲足夠大,觀察者就可看見一個有顏色的弧。
由此我們也能看到,所有科學的解釋和預見的一般形式都可以總結如下。
前提1:定律和理論
前提2:初始條件
結論:預見和解釋
直到現在,這種區分方式在社會學中也依然清楚可見。為什麼總會有人把社會學分成理論研究和經驗研究?背後其實通通是出於這種科學觀而影響的。他們認為:理論研究提供假設並待經驗研究驗證,理論研究也依循經驗研究的成果得出一些普遍性定理供日後的經驗研究做參考。

三、社會學中的科學性:孔德的實證主義與涂爾幹的社會學

若從這個角度理解的話,社會學確實是一門科學。我們舉的例子是涂爾幹。若我們同意涂爾幹是一名社會學家的話(而且放在現行的學術傳統和框架下,基本上沒有人會懷疑和反對這一點),而在其大部分的學術生涯中,確實就是不停地在從事這種將社會學科學化的工作。
根據李維倫老師的看法,實證主義(positivism)是一種以很直接簡單的實在論為基礎的知識觀點,根據黃光國老師的看法,也可將其視為極端的經驗主義結果。這兩個名詞是什麼意思,均在上文詳細介紹過它及它的反面,不再贅述。那麼,誰是實證主義的奠定人?我們通常習慣以孔德作為起點。
孔德最有名的觀點之一是知識發展的三階段法則。這三個階段中,首先神學是第一個階段,人們傾向以上帝、靈魂等外在者解釋事物,而形而上學則是第二個階段,這時的人們習慣用抽象的哲學思考來解釋事物,例如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最後才會進入所謂的實證階段,意指人們擺脫了神學和形而上學,轉而用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等基礎上的知識解釋事物,是一種內在者的思維模式,這也就是我們上述花了極大篇幅闡述的科學
對於科學,孔德也認為它有一種歷史的序列,它長這個樣子:「數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社會學」。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學在孔德那裡,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科學發展到最高階段的一種體現。在人類開始階段,首先以數學和天文學的姿態從神學和形而上學的教條秩序中解放出來,接著人們把目光轉向自然和自己,誕生了化學與生物學,最後「社會」才被列入為科學的研究對象,這就是社會學。(註:心理學在這裡沒出現不是巧合,而是孔德認為心靈和靈魂只不過是宗教和哲學的迷信,真正科學的心理學應該是研究人的身體和大腦。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其實也就是今天的生理心理學在做的事)。
不過雖然孔德確立了這些方法論和原則,但他本人自己從來沒做過這類研究,真正把實證主義的概念推廣到社會學上,並做了許多類似研究的人,其實還是涂爾幹。涂爾幹是法國第一個設立社會學教授職位的大學的受任者,在他看來,社會學應該建立在以經驗科學為基礎的調查方法上,我們可以有一門關於社會秩序的科學,《自殺論》就是這麼一部第一次運用實證主義方法進行大規模數據分析的社會學著作。
在《自殺論》中,我們好奇的問題是:究竟人為何會自殺?最直覺的答案似乎:「因為這些人在心理和精神上有異常和障礙,所以他想不開了才自殺。」沒有人會懷疑,這太過直覺了,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麼想的,但涂爾幹企圖要駁倒的就是這種心理學式的回答。在涂爾幹深入進行實證主義式的調查後發現,這個社會的自殺可以區分為四種:利己型自殺、利他型自殺、失範型自殺、宿命型自殺。失範型自殺是涂爾幹一項很偉大的發現,這表明了社會整合力的缺乏亦是自殺的關鍵原因。
涂爾幹為社會學的科學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所以說,若科學意味著運用一套數字化的、結構性的方法去分析經驗世界的話,那麼毫無疑問地,社會學當然是一門科學,除了《自殺論》以外,社會學還存在著許多極為豐富的量化研究。
社會學家 艾彌爾·涂爾幹

四、休膜對歸納邏輯的批判、康德的回應

一、休膜的懷疑論

藉由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我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社會學,只是不幸的是,此時哲學又來了,它要挑戰的對象是科學。我們說科學是建立在經驗主義基礎之上的知識體系,所以才會如此推崇實驗和觀察,但是科學賴以建立在其基礎之上的經驗主義發展到極端後會有什麼問題和危險?這道問題在休謨那裡得到了很好的表達。
這裡,其實我們又是一度回到了第二節第二小節裡給大家介紹的知識論的討論。在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千古之爭中,休謨以懷疑論之姿從這些討論中殺出來。作為一位終極的實在論者,他把經驗主義的原則貫徹到底,休謨採用了洛克的白紙理論、觀念概念與感官印象互換重組的觀念拷貝理論、心靈內容的原子論,對因果律的解構(摧毀因果律),因為人們習慣性聯想因果關係,例如太陽曬,石頭熱,但不全然知道中間運作的因果機制,因與果之間還有許多因果,人們只是憑直覺強硬連接二者的直接關係,脫離一切印象、知覺、感官、經驗與感覺的都不是真的,但就算今天是真的,明天呢?因為二者事物只是在時間上次序有先後,在當下可能是相關連的,但卻非是因果的。
但是,因果關係卻是科學最重要的基石。觀念拷貝理論補充了洛克的白板說,觀念與印象並非要絕對對應,還原想像的東西無法脫離經驗,但人們可以想像擬人化的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獨角獸(馬+翼+獨角),因為觀念憑著感官印象得以重組。
以往知識論都是符合亞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論:「觀念」符合「對象」。當對象不斷的變動,我們永遠都追不上他,例如黑天鵝,休謨的懷疑論才得以成立,知識只是經驗的堆積而已。

二、康德的挽救方案

可是如此一來,科學的基礎不是蕩然無存了嗎?德國哲學家康德感受到了這種危機,所以他的哲學工作就是企圖將理性主義、經驗主義、懷疑論統合在一起。康德將這兩大學派的主張統合起來,也就是「哥白尼式的哲學革命」,他的解釋就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哥白尼一般,將原本的「地心說」變為「日心說」。因為他認為這兩者其實都沒有涵蓋到疏失的點,理性主義變成了自說自話的獨斷,而經驗主義卻認為一切都是要靠感官來找尋知識,否定了事物本身既有的規律,就是「形式」直接被忽略,但是這不可能來自經驗,這樣就不合理了,也因為這樣產生了休膜的懷疑論,舉例來說,當一棵樹倒下,因為自身沒聽到,就判定倒下其實並未發出聲音,這就是感官認知與現實的落差。
康德在知識論上,掀起了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曾經說過:「沒有感性,將不會有任何對象被給予我們,而沒有知性,則將不會有任何對象被加以思考。沒有內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沒有概念的直觀則是盲目的。」因此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這兩者其實缺一不可,畢竟它們本身的意義就是相異,並不能互相取代,必須相互結合才能夠產生出知識。
面對休謨「理性如何不可能」論點,科學的基礎岌岌可危,因此為了捍衛科學康德便挺身而出。康德的策略並不是正面回應休謨的問題,因為他也明白一旦懷疑論被貫徹到底,我們是如何也無法辯駁的,所以康德選擇的策略是去回答「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並將回歸因果律,以可能為前提。
德國哲學家 伊曼努爾·康德
舉例而言:數學如何可能?先驗感性論;自然如何可能?先驗邏輯論;形而上學如何不可能?先驗分析論;未來的形而上學如何可能?先驗辯證論。先驗感性論的感性直觀形式(時間、空間),認為一切的知識從經驗開始,但不全都源自於經驗。而以先天綜合判斷對休謨發出批判,把人想像成為電腦,外部世界的資訊就像輸入資料,代碼可能是錯的,但還是照常運行,物自身不可知,真理不可知,只能從經驗表象得到知識,主觀是由先驗的結構去把握。以命題出發做出判斷:「這朵花是美的」人的先驗的認知結構具有普遍性的設定,先天賦予人審美觀。
什麼是物自身?人像是電腦,外部世界的資訊就像輸入資料
康德提出了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為理性劃界的「物自身」,又譯為「物自體」或「自在之物」,物自身是現象的基礎,人們承認可以認識到現象,一定要承認作為一種現象的基礎的物體自體的存在。康德認為只能認識世界的表象,而物自身則不可得知,或是獲得的條件非常嚴苛。

五、對科學的批判:從黑格爾的角度

乍看之下,科學從康德手上被哲學拯救了,但在哲學之內,黑格爾又發出了批判,特別在這種批判中,我們其實也能看到如何從哲學的角度思考科學的危險性。
黑格爾的批判是如何成立的?首先康德的底層邏輯是:理性是有限的,因為物自身不可知,所以理性能夠達到的邊界就在我們自身。「我們看到的,僅是我們看到的;我們能知道的,也僅是我們能知道的。」上述的觀點看似有些主觀唯心主義,但康德說不對,我是一位先驗唯心主義者。先驗在哪裡?感性直觀形式、知性十二範疇、圖式、統覺。這些都是人的先天能力。因此雖然是主觀的,主觀之中卻包含了客觀
康德的十二範疇
但德國古典哲學不滿意這種結論。對黑格爾來說,理性是無限的。在這裡,黑格爾把理性塑造成了理性之神,也就是所謂的絕對精神。對黑格爾而言,歷史是絕對精神的外化,人類終究有天會透過歷史進程達到絕對精神、達到理性,現在只是尚未達到。為什麼我們可以達到?因為真理早在一開始就已經以一種整體的形式對我們給出了,所以:不是問「我們為什麼可以達到」,我們早就能達到;不是為什麼的問題,因為它就是一個事實,而是要問「我們怎麼達到」。在這裡,絕對精神是一種結果,它指的有很多方面,大致是觀念、理性、上帝等,歷史則作為絕對精神展開自身的一種手段,在開端早就是一個整體了。
當然必然的追問是:什麼叫做一開始以整體的方式給出?什麼意思?用最易懂的科普形式讓人明白的話,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體會什麼叫「整體」?一開始以整體的形式給出的意思究竟是什麼?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什麼叫活著?」答案很簡單:還沒死就叫活著。可是,如果筆者再給出這樣一種翻轉:人從一出生就已經死亡了,只是還沒死透而已,大家是否同意?如果可以同意,那麼真理是整全的意思其實便是如此。人從一開始就已經死了,活著是死亡的過程,同理:真理從一開始就是整全了,只是我們尚未達到而已,歷史是達到絕對精神的一種過程。
任何事情都反映著「真理是整全」這件事,可是我們不能在一開始就擺出來。例如:蘇格拉底是蘇格拉底,這句話得不出任何道理,因此定義和分析哲學的出現還是適時甚至是必要的。我們必須去拆分它、用分析思維去介入作為整體的真理,勇敢地描述出來:「蘇格拉底是男的、蘇格拉底有黑頭髮」,最後,經過一段過程,「蘇格拉底是蘇格拉底」這句話才有威力和意義。再舉個具體實例:游泳。我們在學游泳時,一定是一步步學的,先學手再學腳,用拆分的方式學習(還原論),可是在實踐的當下,它一定是一個整體(整體論),但一開始擺出這個整體,人類也不會懂,一步步地拆分幾乎是種必然,偏於一方都不好。我們不能在一開始擺出來。
學游泳一定是還原論地學的
這裡又帶到下一個概念:「開端而非實現」。這也是一種整全觀。實現完是一個整體的過程,開端只是一個點,一種結果。「開端而非實現」可以應用在很多議題上,例如定義。通常人們問定義時,其實只是為了澄清一個自己不懂的概念而已,但是當我們真的定義時,其實還是不會懂。譬如一秒的定義:「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幅射的9192631770個週期的持續時間。」可不可以定義?可以,但只是開端,而不能作為實現。定義和邏輯支配著現實的經驗世界,但不只有經驗世界而已,價值、美、意義,這些宗教、文學、哲學、藝術和美學支配的領域,也是重要的。科學主義正是妄想用邏輯來侵入美學的領域。
這也就是為什麼,黑格爾不像康德如此消極地看待矛盾(Contradiction)。康德的思維依然還是有停留在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的那種影子。遇到矛盾而停止,這是以形式邏輯為基礎的科學的思考方式。所以面對二律背反,康德直接就下一個結論叫:物自身不可知。可是黑格爾認為,為什麼我們要把矛盾(或二律背反)當成是不好/錯的東西看待?因為:那不就是事實本身嗎?
為什麼一開始人類會以為理性是有限的?因為人類必須透過對立來把握自身。舉個例子,「原住民」是從哪裡來的?所謂「原住民」的誕生,是在非原住民的外來人開始出現之後,才會界定的。我必須透過把「他們」界定為原住民來界定漢人,但其實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不分人種。如果不再用漢人的視角看待原住民,就會發現原住民的富足就在我們眼前。
所謂「女性」的誕生,是男人必須透過界定她們來確立我自己,但其實本來就是不分的。我們說女性是根據生理器官不同而區分的,那麼為什麼不是根據頭髮?根據膚色?最後一個例子:正常是從哪裡來的?如果我們要說我們正常,誰給我們的正常?我們說我們是正常人,其實一開始是一個整體、一片虛無,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正常,正常和異常是同一的,我們在說這個正常的同時,其實是因為我們先設定了一個東西是不正常的,才能理解什麼是正常。
真理本來是整體的,分析的結果只是更加地破碎化,例如:美是一種整體,我們非得要給美下個定義、把美分類,只會離美愈來愈遠。所以主體跟實體一定是處在依賴關係、辯證關係當中。看一件事情不能只看它正面,正面背後必定有個反面。馬克思就是繼承這種思想,去分析資本主義和經濟現象。同樣面對一件經濟現象,亞當斯密的分析方式是一種還原論、拆解的分析方式,而馬克思則是辯證地看事情。對黑格爾而言,真理不能像科學所做的一樣被規定為命題與事實的符合,而是應該被規定為整全的和絕對的整體。
最後一個話題是辯證法。對辯證法最直觀的理解是「正反合」,但黑格爾本人沒有這麼說過。這種說法很容易讓人誤會正反合完後,最後會跑出一個新的東西,其實不是這樣,正反本身就是一種合。辯證法並不難理解,事實上我們日用辯證法而不自知:
「危機即轉機。」
危機與轉機被辯證地統一起來。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危險跟安全,被辯證地統一起來。
鄭興《過於喧囂的孤獨》 「過於喧囂的孤獨,過於平靜的追逐,享受這甜蜜的痛苦。」
熱鬧與孤獨,被辯證地統一起來。
艾利·魏瑟爾: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不關心。」
愛跟恨,被辯證地統一起來。恨你,正是太過於愛你。
G. W. F.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照我看來 — — 我的這種看法的正確性只能由體系的陳述本身來予以證明 — — 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僅把真實的東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為實體,而且同樣理解表述為主體。」
實體跟主體,被辯證地統一起來。
哲社
哲社
「哲 社」:一群有志於哲學與社會學的廢物大學生所組成的小社團 「哲學/社會學」的「抽象/現實」關係,形同雲雨和汪洋,哲學是眾學在形而上的發源,社會學是眾學在現世的匯流。而我們將從社會學向上溯源,透過我們的閱讀與轉譯來「折射」知識,展示世界萬化原理的初始與終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