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匯豐
取消派發股息後,今年第二件黑天鵝事件,就是油價出現負數。雖然只是期油價格,而不是現貨油。但期油價格出現負數,都是前所又未有的。
有期油投資者在這次事件中,不但輸了本金,還欠下證券行一大筆債務。對於證券行來說,也不是好事。因為在投資者還清債務前,它們需要代付欠款給期貨交易所。有著名證券行這次要代付七億美元,相等於上一年全年盈利的一半。雖然沒有即時倒閉,但也元氣大傷。
另一方面,有投資者買了期油ETF (i.e.: Exchange-Traded-Fund —
交易所買賣基金)。以為在油價低迷時買入,等待反彈時賣出,就能獲利。結果是,當油價回升時,ETF的價格依然下跌。原因是基金經理,
將期貨合約轉倉,導致了虧損。投資者事後才發現,但為時已晚。
其實,在這些期油投資者當中,有多少個是真正明白,自己買了什麼呢?或者放大一點來說,我們作為投資者,對自己的投資又有多少了解呢?
最好的工具
基本上,所有不同種類的投資產品,無論是證券,物業或商品等等,都只是一個『工具』。它們不是彩票,不能隨便買一個,就期望能令我們獲利。它們更不是我們的情人或敵人,不應因為它們過去的表現,就盲目地迷戀或討厭它們。
我們作為投資者,或『工具』的使用者,首先要了解它們的功能,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
例如,有朋友喜歡借盡
孖展去買股票,目的是以小搏大。其實用孖展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使用者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駕馭它。
就像在武俠小說裡,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內力,就算得到絕世好劍,對自己的傷害可以比敵人更大。因此,不一定要選擇用殺傷力最大的兵器。
回到現實,同樣的道理就是,在買股票時,除了孖展這類高階的工具外,是否可以考慮一些比較簡單的呢?例如是,
月供股票計劃,或
盈富基金,等等。
能力圈
選定了投資產品或『工具』的種類後,我們應檢視一下,自己的能力圈在哪裡。
意思是,在這個產品種類當中,選擇一個範圍自己最熟悉,或有足夠能力了解的。例如,在投資股票時,對哪個行業的公司比較熟悉?又或者,在投資物業中,對住宅和商鋪哪類有多一點了解?
當然,能力圈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經驗去擴大的。今天沒有這個能力,不代表將來都一定沒有。但要避免跌入,像之前期油投資的陷阱,
股神巴菲特曾說:『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如果像他一樣了解自己的投資,這句話沒有問題。但如果只是一知半解,變成『在別人恐懼時賭博』,那就是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