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文天文臺】吳映彤:天猶未光,咱用臺語搬最後一齣戲

2018/08/0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藏品/蔡德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照片裡的青年們坐在舞台邊上,臉龐自信明媚。1949年,一群才華洋溢的熱血青年們,在動盪的時代中,艱難地堅持文藝愛好,組成師大臺語戲劇社,有諜對諜的共產黨青年、藝術家、銀鈴會成員共同合作。這是精彩的首演之後,成員留下合照的經典瞬間。
  然而,他們用舞台展現對於社會的深刻關懷,用臺語傳達捍衛在地文化的力量,表現本土特色,卻在幾次演出風光結束後,四六事件發生,成員有人被槍斃、有人受牽連入獄,其他人則紛紛逃亡,社團匆匆解散。當時的笑容都明麗,而今只剩下一張黑白照片乘載著這段蒼白的歷史。


我相信,《天未亮》能給我們帶來天亮的希望。——朱實
  1949年的某夜,一群師大的學生們在師院禮堂粉墨登場,演出的劇名叫做《天未亮》,這是師大臺語戲劇社的處女作,由社長蔡德本改編中國劇作家曹禺的名作《日出》,描述社會陰暗角落的小人物等待希望卻又不幸破滅的故事。
  這群師大的青年以蔡德本為首,是一群對於戲劇和臺灣在地文化有著深刻情感的文藝愛好者。蔡德本在家鄉嘉義朴子教書的時候,透過戲劇撫慰戰時焦慮不安的民心。後來,他帶著對於戲劇的熱愛,來到了臺北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天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師大),認識了當時就讀師大美術系的著名雕塑家楊英風,愛好文藝的銀鈴會成員朱實、林亨泰等人,帶領他們一起參與師大臺語戲劇社的演出。
  有感於當時臺灣的文藝菁英皆受日語教育影響甚深,思考和創作都用日文進行,蔡德本等人開始堅持用臺語創作戲劇,他們將中國與日本的經典劇作改編成有臺灣在地特色的劇本,啟發更多人用母語來思考社會現實的問題,也同時透過戲劇保存自己的文化。
  這群意氣風發的青年們充滿抱負與理想,把對社會的關懷、對文藝的熱情、對土地的愛,投注在戲劇裡,盼望能夠透過這齣《天未亮》,在晦暗不明的時代裡,透出一點亮光。這場演出後,他們在師院禮堂的舞台上,拍下這張合影。
照片後的註解。
(藏品/蔡德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天未亮(日光改編)在師院禮堂表演後,臺語戲劇社有關社員合照。前排右1:朱實, 2:鄭澤雄,5:鄭鴻溪;中排11:蔡德本;後排 右5:林亨泰,16:楊英風,24:林曙光。(藏品/蔡德本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後來他們在舞台上獲得空前絕後的成功,加入了蔡德本於臺大就讀的同鄉青年張壁坤和鄭文峰,一群人又讓《天未亮》這齣戲到嘉義朴子榮昌戲院與嘉義中山堂巡迴演出。他們演出受到歡迎,更陸續改編了中國劇作家田漢的《南歸》、日本劇作家有島武郎的《阿T的死亡》在師院及嘉義演出。除了改編中國及日本的話劇之外,拿電影改編成話劇劇本在這個時期也十分流行,於是他們便把薩姆.伍德(Sam Wood)導演的愛情電影《金石盟》(King's Row)改編成劇本《愛流》在朴子榮昌戲院售票演出,票房極佳。
  在當時,以日語為主的新劇劇團表演是民眾日常的重要娛樂,嘉義朴子的榮昌戲院更是當地居民最主要的休閒場所,以劇院為中心常常聚集許多攤販等著讓散場的民眾覓食。師大臺語戲劇社用臺語改編的創作更貼近民眾的生活語言,選擇的劇本更是情節精彩、刻畫人性,讓他們的演出受到盛大迴響。
  然而1948年,四六事件發生,這是一場師大學生為了提高公費待遇而發起的運動,串連了臺灣大學的學生,這場運動引發國民政府進入校園大量逮捕有左傾疑慮的學生,於後許多臺灣菁英因此在馬場町槍斃。當時,與師大臺語戲劇社成員高度重疊的龍安文藝社,更因為怕遭受審查,引發生命危險,所以將剛出版的刊物《龍安文藝》全數銷毀。
  這群曾經活躍的文藝青年並沒有因此倖免於難,他們或者因政治立場遭受槍斃,如張壁坤,或者因與左傾學生過度密切而遭受審訊及牢獄之災,如林亨泰及蔡德本,都受到巨大而沉重的影響。這個時代的混亂與複雜,讓不少人成為告密者,飽受背叛朋友與被政府機關監視的雙重精神壓力。
  師大臺語戲劇社的成員們在高壓恐怖的氛圍中,無法自由創作,只好選擇沉默,安靜的在教育場域中貢獻生命。社長蔡德本在經歷痛苦的牢獄之災後,於臺南一中擔任英語教師,再也沒有創作戲劇作品,直到1991年退休後才執筆寫下當年的種種,完成《蕃薯仔哀歌》。
  師大臺語戲劇社在師院禮堂的《天未亮》,以及他們於後的幾場演出,不是最後一場臺語戲劇演出,卻是臺灣知識分子最後的努力。他們在從日本、中國學習與改良新劇後,為了傳達知識給臺灣民眾,讓母語再次回到民眾生活中,為自己土地的文化貢獻最後的掙扎,知識青年們在臺北、嘉義巡演的風光,在四六事件後終於成為絕響,成為臺語劇運史上重要的一個片段。


★作家小傳
蔡德本(1925-2015),出生於嘉義縣樸子腳(現今朴子市),小學六年級到日本接受中學教育,回臺後於朴子東國民學校(今朴子國小)擔任教職。1946年考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英國語文學系就讀,成立臺語戲劇社、龍安文藝社、鄉曲文藝社,皆因四六事件解散。1953年公費赴美留學一年,返臺後遭到逮補,1955年出獄後,於1959年擔任臺南一中英文教師,並對於英語教學著作有卓越貢獻。退休後,1994年寫成《臺灣のいもっ子》,翻譯成中文版《蕃薯仔哀歌》及英文版。1996年獲巫永福文學獎及鹽分地帶臺灣新文學特別貢獻獎。2015年於家中安祥辭世。
★延伸閱讀:
  • 《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年四六事件(師院部分)》(晨星出版)
  • 《蕃薯仔哀歌》(遠景出版)
★觀測員簡介
吳映彤 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畢業,現就讀清大臺文所。著有台積TSMC綠繪本《綠奇蹟/台積森林的誕生》、《綠管家/環境特攻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