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說「選股」、「擇時進出」必敗?
方格精選

憑什麼說「選股」、「擇時進出」必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只要簡單的邏輯和國小數學,短短2分鐘就可以證明這件事。
以下舉例,來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福塞斯·夏普(William Sharpe)

整個市場只有2種投資人:主動型(選股、擇時進出)和指數型(買進持有ETF)

市場總報酬=(主動型報酬+指數型報酬)之平均

市場總報酬,並不會因為你的努力研究而增加,且總報酬是由全體投資人的平均。
若不計成本,指數型的報酬就等於市場報酬,那麼主動型報酬也會等於市場報酬

假設市場報酬為10%,指數型的成本為每年0.2%,指數型報酬為9.8%
假設市場報酬為10%,主動型的成本為每年2%,主動型報酬為8%

別忘了…主動型投資人的輸贏是零和遊戲,有人賺大錢就代表有人輸到脫褲子。

有人買就要有人賣,才會成交,想想會是誰坐在牌桌的對面?
國際法人投資機構、華爾街專業分析師、AI操盤手、避險基金、政府基金...

想想巴菲特就坐在牌桌的對面…你會是獵人?還是獵物?

結論:擊敗市場的口號不僅過時,更與現實脫節。

pexels.com

pexels.com

再和你分享一些數據

0050好擊敗?十年來只有這兩檔勝出

根據2020年6月1日的資料
台灣上市股票總共有942檔、上櫃股票總共有776檔
上市櫃總共有1718檔股票,十年來只有這2檔打敗0050,如果每張股票被選到的機會都相等,那代表只有0.1%的機率會贏,也就是說大部分的選股投資人,都輸給大盤。
p.s不過該報導的算法比較奇怪,應該要算各支股票的十年報酬率,比較有意義。

以美股來看,也只有7%的股票贏大盤,大多數投資人都取得比大盤更低的報酬率。
要選對股票很難、而且還要抱得長長久久、不被影響、穩如泰山...更是難上加難。

那All IN台積電好了?

1. 過去績效不能保證代表未來走勢。
2. 單一產業、單一個股,風險比較高,而且也不能保證獲利一定比較多。
3. 也許未來台積電的報酬率一樣輕鬆贏大盤,建議讓高手去玩吧...個人不建議存單一個股。下次分享資產配置的時候,再多說一點。

巴菲特過去25年來推薦了14次指數化投資,一位成功的選股大師巴菲特,卻不斷推薦一般人使用指數化投資,只因巴菲特知道選股有多難,而一般人卻樂觀地認為自己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選股奇才...

結論

買進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ETF,並且長期持有,是比較正確的投資方式。

延伸閱讀
avatar-img
許弘德的沙龍
142會員
46內容數
協助新手小散戶解決投資問題的小宮廟,歡迎來廟中一起學習投資、求投資平安。 本廟是以「長期投資ETF」為主軸,方法是「定期定額、長期投資、資產配置」 撰寫的主題是「投資邏輯、投資心法、學習投資」 把束之高閣的投資想法和理論,化為簡單通俗的白話文說給您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弘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有酸民對綠角說,你ETF賺那麼多錢...還不是因為你買得早、價錢買得便宜,所以才賺那麼多。 看完我心裡想說......欸斗,要不然呢??? 那為什麼你當時不買呢??? 用主動投資的思維(買低賣高),來操作ETF(複利長期投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兩者投資邏輯完全不一樣,混在一起很容易走火入魔..
聽完我的投資方法,總會有人想問... 「現在投來得及嗎?」 「希望這不是高點...」 「如果買到最高點怎麼辦?」 你會如何思考「投資時機」這件事? 你會依照什麼標準來進場呢? 時機到底重不重要?
剛開始學投資,每一次都覺得自己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但一到戰場上時,常常面臨到跟書上、電視上講得不一樣,或者產生出新的問題。透由股票市場認識自己的投資屬性、操作習慣、情緒控制、風險承受等,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就像你學會騎腳踏車後,沒人拿得走。 在股票市場中,我學到這10件事,願幫助你少走彎路。
曾有酸民對綠角說,你ETF賺那麼多錢...還不是因為你買得早、價錢買得便宜,所以才賺那麼多。 看完我心裡想說......欸斗,要不然呢??? 那為什麼你當時不買呢??? 用主動投資的思維(買低賣高),來操作ETF(複利長期投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兩者投資邏輯完全不一樣,混在一起很容易走火入魔..
聽完我的投資方法,總會有人想問... 「現在投來得及嗎?」 「希望這不是高點...」 「如果買到最高點怎麼辦?」 你會如何思考「投資時機」這件事? 你會依照什麼標準來進場呢? 時機到底重不重要?
剛開始學投資,每一次都覺得自己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但一到戰場上時,常常面臨到跟書上、電視上講得不一樣,或者產生出新的問題。透由股票市場認識自己的投資屬性、操作習慣、情緒控制、風險承受等,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就像你學會騎腳踏車後,沒人拿得走。 在股票市場中,我學到這10件事,願幫助你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