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施政報告被忽略的一點 — 懲教將成為香港首個引入「面容辨識技術」的執法機構?

有關施政報告被忽略的一點 — 懲教將成為香港首個引入「面容辨識技術」的執法機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林鄭發表施政報告,五千億人工島與國家安全旋即成為焦點,惟在土地房屋與政制爭議之外,實在需要提醒公眾不容忽視所謂發展「智慧監獄」的「創科」政策。

這個年頭任何政策加上「智慧」二字,則恍如趕上大勢所趨,緊貼科技發展云云,唯據消息人士引述,實質所謂的「智慧」元素,便是監獄利用「生物特徵」、維生指標(如心跳率)和「面容辨識技術」監控在囚人士。

監管在囚人士,本屬懲教份內職責,要錄影也是意料之內,但披上創新科技的外皮,內裡又怎會只是升級閉路電視,在錄影鏡頭增加影像分析系統那麼簡單?

中國近年推動「社會信用積分制度」,以無數閉路天視配上「面容辨識技術」,促成了全方位的監視系統,即使執法人員不在,僅靠天眼鏡頭和大數據分析,就已能讓到執法單位無間斷掌握人民行蹤。

過去,香港仍未有執法部門引入相關技術,始終不論警政系統如何保守也好,在這裡私隱問題還是普羅大眾的隱憂。然而,因著林鄭今天的宣佈,懲教就成為了香港首個引入「面容辨識技術」的執法單位,猶如電影《1984》中「老大哥」對全民監控的情節。

固然,監獄本身就沒有自由和私隱可言,亦是社會主流所忽略的角落,但我憂慮的是如報導所言,若「面容辨識技術」於懲教管轄的監獄執行得行之有效,會否有一天「以創科提升執法機構能力」為名,交由警政系統在香港安裝無數天眼,把大陸監控人民一套搬來香港?

由懲教開始,執法單位是否將會逐步引入「面容辨識技術」,進行全天候的監察工作?以「創新科技」之名,行全方位監控為實,這點實在值得我們所憂慮。

最後,作為在囚過來人,看到加上「生物特徵」和「維生指標」之類高端科技的建議……若真的想以創新科技提升監獄設施,我倒建議懲教署,倒不如快點把尚用鎖匙開關的閘門,更換為電子拍卡開關,好像這樣會較為實際一點。

原刊於Facebook


avatar-img
黃之鋒的沙龍
131會員
72內容數
<p>這裡有的,不僅是屬於我的成長印記,也呈現著在香港這個城市,為著推動民主轉型,一個少年會有著怎樣的思緒。</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之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區區不足百天刑期算不得甚麼,只希望讓到身處獄中度過數個年頭的政治犯們,在數年後步出監獄時,會因我們的付出,看到一個更有希望的香港。
首次入獄的最後一天,除了一貫閱報、清潔和追看進入結局篇的電視劇,則以看畢《我是馬拉拉》一書作結,青少年期間曾有理想或夢想的多不勝數,但可以付諸實行也是少之 又少,只慶幸我能成為如此幸運的一位,在年少時
從九月下旬開始,不論電視新聞還是報章,也持續報道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公投動向,鑑於身處獄中飯堂電視經常播放相關動向,有時在新聞台不斷重播的情況下,同一則報道, 例如是今天數十萬人上街抗議西班牙政府扣押自治
區區不足百天刑期算不得甚麼,只希望讓到身處獄中度過數個年頭的政治犯們,在數年後步出監獄時,會因我們的付出,看到一個更有希望的香港。
首次入獄的最後一天,除了一貫閱報、清潔和追看進入結局篇的電視劇,則以看畢《我是馬拉拉》一書作結,青少年期間曾有理想或夢想的多不勝數,但可以付諸實行也是少之 又少,只慶幸我能成為如此幸運的一位,在年少時
從九月下旬開始,不論電視新聞還是報章,也持續報道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公投動向,鑑於身處獄中飯堂電視經常播放相關動向,有時在新聞台不斷重播的情況下,同一則報道, 例如是今天數十萬人上街抗議西班牙政府扣押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