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公投後的語言學家

更新於 2018/11/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七百多萬人不想看到我結婚?So what!? #thankyounext
沈澱幾天之後的感想:
1. 改變溝通模式。平權團體每次都能打破護家盟的謬論,但護家盟似乎不用回應平權團體的發言,不是嗎?這樣的不對等無法稱作溝通吧?為什麼有自己支持的立場,卻常常變成反方的回聲桶呢?
1.1. 有時候我覺得挺同陣營就是「太聰明」,雖然可以精闢闡述道理,但通常效果僅是自暖;反方或甚至不持特別意見的人,在面對這些議題通常不是用理智思考(see Bourdieu, 1979 on classification)根據Bourdieu,人們藉由品味區分自己和他人(distinction)的時候,使用的並非理性的邏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用真正客觀的角度來評斷事情: “the game of culture are protected against objectification by all the partial objectifications which the actors involved in the game perform on each other” (p. 12)
1.2. 為了溝通,我們需要跳脫數據式分析,開始真正了解在「非正即反」這種兩極化思考以外的意見(see Wang, 2018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online debates)數據可以幫助我們觀察一些趨勢,但是面對爭議性議題的時候,我們的意見很少是黑白對立,而沒有灰色地帶的;更多時候,我們需要了解的不是「同意」或「不同意」,而是「為什麼」同意或不同意,而這些很難藉由問卷調查的結果來顯示。不過這反而卻是真正的社會運動:不是藉由數據來證明甚麼或是說服別人,而是在促膝長談之間,了解恐懼與無知,才有可能化解對立,進而達到溝通。
2. 同溫層真的是假議題,社群網路其實已經把你的個別生活圈壓縮在一起(collapsed, see Page, 2010),你可以觸及到的人並非小圈圈#我愛我的同溫層but you're so more than that. 這次的公投結果並非「同溫層效應」,只是反映社會現實(民調:民意基金會, 2016; 時代力量9, 11月, 2018)
參考文獻:
Bourdieu, 1979. Distinction. Routledge.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前言:本文原寫作於2023年七月中旬。但這個問題至今無解,其實本文能解釋的角度有限。但能先說一些結論:政治立場是個人「價值觀的總和」,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只是政治立場不同就會鬧到拒絕往來、絕交、分手、分居、離婚?因為人是潛意識知道這件事的:這個人跟我的價值觀差太多了。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男女之間的刻板印象和對立,並觸及了婚姻中的家庭暴力、出軌等問題。作者通過一個群體討論的案例,提出不應該將個案問題變成男女之間的戰爭,而應該從更全面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你有沒想過在現今的社會人為何要結婚?是不一定要結婚才能和愛的人一起生活和養育小孩呢?最近無意看見英國一間中學的辯論比賽題目,題目是結婚是否已經過時?這只是一個辯論題目,所以結婚是否真正過時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我就聽說過香港每十對結了婚的人中有五對是離婚的,包括我在內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曾認真思考結婚的意義是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說是兩個人愛的證明及保障。但結婚為什麼卻又變成了愛情的墳墓?是兩個人一起捨棄生活中再有愛情一詞的覺悟,廝守彼此,共同實現社會責任及遵守家庭約定。同一個屋簷下裡面除了浪漫與激情之外,也被相互攤開的平凡與現實填滿。
  前言:本文原寫作於2023年七月中旬。但這個問題至今無解,其實本文能解釋的角度有限。但能先說一些結論:政治立場是個人「價值觀的總和」,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只是政治立場不同就會鬧到拒絕往來、絕交、分手、分居、離婚?因為人是潛意識知道這件事的:這個人跟我的價值觀差太多了。
Thumbnail
結婚生小孩這個議題似乎頗火,簡略分析一下,婚後組成小家庭在現代社會似乎並不特別具備競爭優勢,單身或者男女朋友甚至同居交往反而少了很多麻煩。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家庭價值觀日薄西山,婚姻也不再是性行為的前提,同居更逐漸取代婚姻,不但受法律保護並為社會所接受。 在台灣,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男女之間的刻板印象和對立,並觸及了婚姻中的家庭暴力、出軌等問題。作者通過一個群體討論的案例,提出不應該將個案問題變成男女之間的戰爭,而應該從更全面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你有沒想過在現今的社會人為何要結婚?是不一定要結婚才能和愛的人一起生活和養育小孩呢?最近無意看見英國一間中學的辯論比賽題目,題目是結婚是否已經過時?這只是一個辯論題目,所以結婚是否真正過時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我就聽說過香港每十對結了婚的人中有五對是離婚的,包括我在內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