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棍講填海》

2019/01/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無名
香港新中史學社
11/01/2019
甚麼人會比一個普通的太監更易做壞事呢? 答案就是一個讀過書的太監。 大家千萬不要看輕太監識字的禍害, 明朝初年, 太祖朱元璋就曾經立一鐵牌在宮中規定太監不得讀書識字, 違者嚴懲。 朱元璋怕的就是此輩識字後禍亂朝政, 可惜他的後代沒有重視這個警告, 自成祖朱棣開始, 明朝宮中的太監不只可以讀書, 而且勢力還越來越大,除了擁有所謂的「內廷」、「二十四衙門」編制外, 還擁有「#東廠」、「#西廠」、「#錦衣衛」等特務機關;明朝末年, 太監更在宮中組織所謂的 「#內操」,即是將宮中的太監編成軍隊, 成為各個首領太監的親軍。隨著太監的勢力越來越大, 他們對朝政的參與也越來越高, 例如 「#司禮監」的 太監因為受過教育, 文化水平最高, 而且他們執掌皇帝專用的紙筆及印璽, 因此當皇帝倦勤時「司禮監」往往可以上下其手, 明朝的政治敗壞便是從這裏開始。

明朝的讀書人很喜歡與皇帝頂撞, 他們稱這是「氣節自許」;但是自明中葉神宗一朝後, 明帝便顯得對這種「氣節」 很不耐煩。 在皇帝的角度看來, 「外廷」 的官員這種習慣不是甚麼 「氣節」 而是「謗君訕上, 沽名釣譽」,意思就是大臣借強烈並高調地頂撞皇帝而博取忠直的名聲。 因此自萬曆朝後,明帝與所謂「外廷」的大臣隔膜越來越深, 大家都互不信任,這時皇帝便起用太監來監察大臣的工作了。在皇帝看來,身邊一眾太監從小便陪著自己長大, 親近熟絡, 可資信任;而且太監沒有後代, 不會與自己爭奪皇位,因此當皇帝決定壓抑大臣的權力時,往往便會借重太監。

太監監察大臣行政, 甚至取代大臣工作的遺禍深遠, 可以說是直接導致明朝滅亡的一大成因。外派的太監除了與 「內廷」的太監互相勾連外, 此輩因為無後代, 因此特別貪財。 本來在太平時節,以「中國」 物產之豐盛, 養多幾個貪婪的太監也沒有甚麼大不了。 但是明朝末年天下大亂, 內有民變四起、外有滿清進犯東北, 太監干政的禍害立時便顯現出來了。 例如管後勤的太監不理局勢如何危急都必定要索取賄賂才肯發下兵器糧餉, 甚至在前線 「監軍」的太監一接戰便立刻投降, 李自成的「流寇」(「#農民起義軍」)為何可以摧枯拉朽一樣攻陷北京,很大原因便是因為守居庸關的「監軍太監」杜之秩開關投降,導致京城的門戶大開。

香港自從「回歸祖國」後, 很不幸,「祖國」 那套太監干政的 「傳統文化」 也全面一併移植過來。 幾天前, 「史棍」 #丁新豹 「博士」(下稱「丁監」),在 「#饒宗頤館」 大講「#香港填海史」, 據說 「#全場爆滿」云云 (「老臨」乎?)。丁監指香港自一八五一年起開始在中環填海,當時香港置地的創辦人 #遮打爵士 力排眾議, 大力支持;工程由政府負責, 費用則由海邊地主支付, 填好後土地則依舊由地主所有——百年後回望, 當年填海顯然惠及後代子孫云云。 ⋯⋯

本來社會對大學學者的合理期望是會為道德底線把關, 丁監在香港的學術界打滾多年, 掙得一點地位後卻立刻反戈為沒有民選基礎的「#獨裁政權」背書,借「#歷史教育」之名支持其大開庫房倒錢落海, 丁監這種無恥行為與當日開關投降的杜之秩又有甚麼分別呢? 再考其演講內容, 滿紙荒唐, 一派胡言。 英國政府受民主選舉規範,有「#憲法」、言論自由、傳媒等重重監察,尚且不能完全避免私相授受, 但是其貪污行為尚不至太明目張膽。 而「#中共」 呢?這個社團式的政權靠 「#土改」 起家。 「中共」在歷次「土改運動」中從 「地主」手上沒收的土地有那一次是交回人民 「發展」 呢?——丁監飽讀歷史,豈會不知「中共」 的 「土改」 是如何血跡斑斑, 因此丁監這類學者主動獻身便特別可惡。 假如當日有現場聽眾真的信了丁監的謊言支持填海, 然後填完後才發現做價超過一萬億的新造土地完全由「#中資」把持, 商業區全部由「中資」霸佔, 而海邊的豪宅區由大陸富豪佔據, 「內陸」 的公屋區則全是「豆腐渣」爛房, 住在裏面的基層市民則日日飲用由 「#中國建築」 舖設水管所導致的鉛水。那時錢又花光了, 生態環境又全被破壞了, 中資地產商、建築商的口袋卻填滿了香港人辛苦賺來繳納的公帑稅金,丁監是否準備負責呢?

因此筆者認為填海不是不可行, 但筆者的意見與游蕙禎小姐相同, 先把丁新豹活埋到「#人工島」打生樁罷!大家都是「中國」人嘛, 打生樁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不?
#全部送去堆填
#打生樁
圖片來源:網路
前排居中者爲李焯芬
(右)丁新豹;(左)劉智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香港新中史學社
    香港新中史學社
    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https://www.facebook.com/香港新中史學社-1841367012840137/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