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看完《不消費的一年》之後

2019/01/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消費的一年,凱特 · 弗蘭德斯。
一切始於一個念頭,既然追求再多也無法滿足,不如反過來,別再擁有更多。
想法是行動的源頭,接受別人的想法也是,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打算也開始計劃自己的不消費生活。
只能買消耗品。
其他物品除非有必要,否則不買。現有的每樣東西都要是有用的,如果覺得沒用,那乾脆丟掉。好好瞭解自己究竟擁有多少東西,究竟需要多少東西,這樣出門在外就不會隨意添購任何東西,只為了彌補缺少的感覺。
人們很容易有缺少的感覺,但那只是感覺,並不是真的缺少什麼。長時間大量購物、暴飲暴食、出門狂歡、在家看電視,輪流用不同方式來消耗人生,就算感覺只是子虛烏有,也成了花錢的藉口。然後在冷靜下來之後,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消費主義崛起的年代,大家都想換更大的房子,開更好的車,想要更多更多的東西。人們學會用錢解決問題,反正想要什麼都能買到,購物可以買來更充裕美好的人生。
用消費堆砌消費,買下超出能力範圍的東西,希望能挽救崩潰深淵中的自己,然而什麼都買了,就是沒有買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想要的生活是什麼?你想要的成功是什麼模樣?
停下來思考,讓自己有機會問問自己,現在的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告別放棄思考的隨波逐流。
凱特發現自己不是重視物質的人,卻擁有一大堆家當,搞不清楚哪來這麼多東西。眼前所見都是多餘的,可是都是自己買來的,不知不覺就買了很多理想中的自己會用到的東西。
因為不相信自己原本的模樣,轉而尋求物質生活,想藉此改頭換面 。那些從來沒翻開的書,拆封然後束之高閣的才藝道具,都是該被丟掉的用不到的東西。承認自己不會成為那個理想中更好的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真正的樣子。
多不如少,過得簡單,即是富足。
不消費的結果是拿回人生的主導權,找回真實的自己。只保留最基本的必需品,然後發現原來只需要最簡單的東西,就能好好生活。
消費就是財務,個人財務就是個人問題,對某個人管用的方法,另一個人可能就行不通,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當你決定要徹底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得自己劃清界線,設定自己的原則,面對自己的感覺,不能只有空談。
當你決定做點不一樣的事,一定會有人質疑你,即使丟東西和不買新東西都是你自己的事,還是會有人有意見,別人好像只用一句話就能衡量你整個人的價值,但只有你能定義你自己的存在。
我想過得好,至少要比現在更好。擁有自由,好好生活。期待開始執行自己版本的不消費計劃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我是壹肆說,用散文寫故事的人,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歡迎追蹤、留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我們下篇文章再會。
245會員
347內容數
用散文寫故事,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在現實的縫隙書寫真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