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有多少東西 part 1

2019/02/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切始於兩本書:凱特 · 弗蘭德斯的《不消費的一年》、澀谷直人的《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起心動念始於閱讀。
從很久之前就有個念頭,想要減少自己擁有的物品。如果隨時都能打包一切帶走、可以說走就走,也是一種生活的浪漫。不過「念頭」和「想」的意思就是:不論說再多,都不會真的去做。
就像澀谷直人在書裡說的:『能夠改變人的並非意志,與其「努力丟東西」,不如「努力搬家」。』而我看這兩本書的時候,剛好是去年底突然決定要搬家的時候。
因此在搬家的時候檢視了一遍自己擁有的所有物品,有不少東西都沒通過「帶去新家」的面試,和舊家一起成為歷史名詞。但由於搬家是分了幾次陸續搬、邊整理邊搬,所以其實沒有很認真地感受剩下的物品有多少。到今天四個月過去了,剛搬完家的清新感也消失了,又開始重新思考,我到底有多少東西?
此為示意圖,非當事房間。
如果要把一切打包帶走,我究竟需要帶走多少東西?
想知道自己有多少東西,又懶得去數有多少本書、多少件衣服、多少零碎的物品,所以我決定:用重量計算。使用了行李秤、IKEA大購物袋、雙手萬能、和覺得快要閃到的腰。(警語:把重物提離地面會用到很多的腰,千萬要小心。)
我的行李秤最小測量值是50克,IKEA大購物袋本身是150克,不過因為我並沒有非常精細地量到「所有」東西,像是地上的延長線就沒有拆起來秤重,所以這部分的細微誤差就不去精算。
開始測量前其實沒有特別去想最後的總重量是多少,反正量出來就知道,可能就差不多一個人的重量,不過書比較重,所以大概會是100公斤左右吧。為了方便記錄,將房間裡所有東西按照類別和區域分成六個大類,電器、衣櫃、收納抽屜、床上、可掀式床板下方收納空間、書桌和書櫃。
分批裝袋秤重之後再將數據加總,電器11公斤、衣服25公斤、抽屜39公斤、床上11公斤、床下46公斤、書桌48公斤。嗯,好像還好嘛,感覺差不多......才怪。
為什麼我一個人就有180公斤的東西啊?
剛才忘了看時間,總之我從測量完開始寫文章震驚到現在,怎麼樣都想不明白,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使用到這麼多到這麼重的東西。當然肯定是沒有的,一定是有很多東西其實用不到卻通過了四個月前的「帶去新家」面試。
還以為自己是東西不多的人,卻在秤重之後,才發現自己和凱特 · 弗蘭德斯一樣,明明不是重視物質的人,卻擁有一大堆家當,而且搞不清楚哪來這麼多東西。
澀谷直人提倡的極簡生活特色是「能夠看見所有物品」,只留下無須遮掩、就這樣擺放出來也沒關係的物品。因為現在房間裡的傢具都是傳統收納型(櫃子、抽屜、床底下),決定先將這部分放旁邊,留到之後再執行。
接下來我要開始新一輪的「留下來」面試,通關條件是要符合凱特 · 弗蘭德斯在書裡說的:『現有的每樣東西都要是有用的。』所謂有用,不只是物品本身有用,而是要自己會用到才算有用。
245會員
344內容數
用散文寫故事,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在現實的縫隙書寫真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