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讀到一個概念是「來自童年早期、不真實的核心信念」。一位男子,在五歲時帶了美術課作業回家,那次的作業是要畫牛仔。他用盡全力畫,老師也難得給予稱讚,於是他拿給母親看,殊不知母親放聲大笑、批評,並擺出畫中不精確的手腳角度,以嘲諷的姿勢模仿牛仔跳著。從此以後,這位男子再也不畫人物畫了,塗鴉主題只剩下船跟飛機。
直到他45歲那年,在療癒課程中一一檢視自己的核心信念,其中之一就是:「我不擅長畫畫。」他問自己:「這是真的嗎?」並開始報名水彩課,發現自己很享受畫畫過程,於是不停吸收知識、練習,直到有天附近的咖啡店兼畫廊竟提出了替他辦展覽的機緣!
雖然他最終並未以畫家為業,但在生涯中仍辦了兩次畫展,第二次甚至是在市政廳。來看展的人還是會拋出一些動搖信念的話語,例如:「辦個展很困難耶!」「人臉是水彩畫中最難的主題!」但他都明白這些是信念的子彈,是值得質疑的、令人感到限縮、受限的信念。當他摘下這些因受到否定而拋棄的自我時,也重新形塑了完整的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他說:「挑戰大腦中每個自限性的信念,有時你會成功、有時你會失敗,但無論如何你都會成長。」
這段結語我非常喜歡。我也是個從小就深植「我不會畫畫」信念的人,一直到前兩年,要我畫人的話,我都還是只會畫薑餅人樣的肢體。已經想不起來是什麼事件讓我有來自早年的信念了,不過還是很高興自己願意跨出去嘗試人像的繪畫課程。儘管到現在,陰影、肌肉等立體感仍難以在我下筆那一刻就建構出來,但無論如何都還是在不斷摸索中,感受到自己腦中神經突觸的新連結。新的刺激,就帶來新的認知世界。
有朋友說反而喜歡我一開始臨摹的畫風,有自己的特色,但我似乎暫時沒有感受到想自己發展特色的渴望,正繼續享受吸收學習的快樂。未來也期待自己能夠激盪出些什麼!重要的是,先拋開不真實的核心信念,自然就有無限的可能!
一直以來的薑餅人肢體畫(2016)&學畫前努力想畫得像照片的嘗試(2018)&最近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