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老樹再少一棵

三重老樹再少一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到新聞說3月迪卡儂即將在三重集美國小旁動工
「經發局表示,法商迪卡儂公司也將在三重新建商場,3月動工,市府期盼未來有更多國際企業與市府攜手,共創安居樂業環境。」
(新聞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241/4367983)

好啦,其實我不是要說這個,而是這個建造位置剛好有一顆符合文化局保護老樹列管的榕樹,這棵樹在我出生的時候就有了,依造它的樹徑推算超過50年(保守估計啦)~

老榕樹移除前後

老榕樹移除前後

與老榕樹最後的回憶

與老榕樹最後的回憶

受保護樹列管的條件是什麼呢?
1.樹幹胸徑90公分以上(離地高度1.3公尺處)
2.樹齡超過50年以上
3.具地方特性、歷史性或學術研究價值。
(上述依照各縣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條件而不同)

這個標準其實不難,只要有一定年份的廟前老樹比比皆是,集美國小大門旁的印度橡膠樹跟白千層皆有列管,既然不難,那為什麼受列管保護樹木在三重只有9顆呢?

首先是老樹一旦列管,
1.不能任意遷植
2.不能任意伐除
3.不能有礙樹木生長行為
4.樹木持有者(就是地主啦),需適當照顧、修剪受列管樹(地主自己付錢~)

違背會怎樣?

罰錢罰錢罰錢罰錢!!

擁有受保護樹木者,並沒有享受到什麼權利,卻要盡更多義務。
擁有受保護樹木者,並沒有享受到什麼權利,卻要盡更多義務。
擁有受保護樹木者,並沒有享受到什麼權利,卻要盡更多義務。

因此對地主來說擁有受列管樹木是很麻煩的一件事,聽到要列管,有些地主就趕快把樹砍掉了,其實也不能怪他,換作是我們也難免會有招來麻煩事的感覺,那不如就解決掉省麻煩吧,也因為這個樣子,所以受保護樹就越來越少了。

回歸人性,進行樹木保護條例的編修,讓樹木和地主的權益都受到彰顯,才是能夠讓更多老樹受到妥善永續照顧的方法。

樹木小知識
*樹木移植就像換心手術,成功率不高,就算成功移植健康度也大不如前。
*完整的樹木移植技術耗費大量時間金錢,而追求效率的半套移植技術則讓樹木容易衰弱死亡、造成傾倒、毀損、傷害到用路人的風險提高。
*截至2017年,全台灣受保護老樹數量為4106棵。

avatar-img
木拉拉的沙龍
33會員
543內容數
樹與生活的交織 Tree climbing Lif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木拉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4/08/03 全攀爬的一天,曬一下太陽就覺得喘吁吁,今天真的非常悶熱。 全部都是斷頭後長成的大樹,枝條直竄天際,非常不好處理,還有多年未處理的蒲葵,不止難攀爬,清除的時候會掉下大量的粉塵非常傷腦筋。 看著滿地的枝條,五個人修剪效率還是蠻高的。 https://www.yo
2024/07/30 在吊車上修剪了一整天,樹下是非常薄的屋頂,不能有樹枝掉落,工作必須特別小心,把枝條通通插進吊籃裡面,覺得自己好像在築巢,移動到安全的地方再下放枝條。 回程經過林口交流道,真是整天在塞車的地方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2024/07/26 綿綿細雨的一天,好險颱風對北部影響不大。  今天整天在吊車上度過,吊車是與攀樹剛好相反的概念,可以到達攀樹很難抵達的地方,卻又無法到達攀樹很好抵達的地方。 今天修剪量不少,但大家的默契依舊,地面整理非常順暢,順利完工。 https://www.youtu
2024/08/03 全攀爬的一天,曬一下太陽就覺得喘吁吁,今天真的非常悶熱。 全部都是斷頭後長成的大樹,枝條直竄天際,非常不好處理,還有多年未處理的蒲葵,不止難攀爬,清除的時候會掉下大量的粉塵非常傷腦筋。 看著滿地的枝條,五個人修剪效率還是蠻高的。 https://www.yo
2024/07/30 在吊車上修剪了一整天,樹下是非常薄的屋頂,不能有樹枝掉落,工作必須特別小心,把枝條通通插進吊籃裡面,覺得自己好像在築巢,移動到安全的地方再下放枝條。 回程經過林口交流道,真是整天在塞車的地方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2024/07/26 綿綿細雨的一天,好險颱風對北部影響不大。  今天整天在吊車上度過,吊車是與攀樹剛好相反的概念,可以到達攀樹很難抵達的地方,卻又無法到達攀樹很好抵達的地方。 今天修剪量不少,但大家的默契依舊,地面整理非常順暢,順利完工。 https://www.you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