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從一月最後一天,開始進行30天記錄。第一個30天記的是流水帳。隱約和「武漢封城日記」有一種透過集體潛意識相連的記錄需求,但是最終我還是沒有進入感覺與內省,只觀察了我如何運用我的精力。第二個30天,我改為記錄閱聽輸入和創作輸出,再加上家園環境的清理內容。
今早清貓砂時,想著第二個30天快完畢了。想要繼續進行第三個,卻還不確定第三個30天要用什麼形式,記錄重點要放在什麼上面。
今日延續清理舊物、整理環境,終於發現進度緩慢的原因,是因為我用心投入,細細辨別。以前的整理比較像是決定一個標準,然後執行。現在則是辨別這些東西跟我過去的關係,現在給我帶來什麼感覺,在我未來中適合什麼定位。
發票小紙片等等,主要是要把混雜在一起的分開,動作很機械性。辨別要留下的,可回收的回收,不可回收的丟棄。但當我為了想把所有書本都上架,所以把以前的單機電腦遊戲收進紙箱的時候,內心感覺特別明顯。
這些需要早期電腦系統的單機電腦遊戲,現在不會再特地裝起來玩了。但是它們紀念了苦悶的青少年時期,一個讓意識從現實暫時逃遁的路徑。
我突然想起,編故事、寫小說、看漫畫、畫畫、看小說、玩電腦遊戲,這些因為會「妨礙功課」被家長禁止的事情,對我來說有多重要。我家的家長,並沒意識到這些活動的意義有多重大。因為我的意識可以暫時離開現實世界,所以我才能一直活下來的。
一些同班過的同學,都知道小時候我被禁止看電視。嗯,被禁止了沒錯,但並沒有增加我讀書的時間。爸媽在看電視的時候,我就在樓上房間裡搞這些。房間沒有門可以關,所以我的耳朵隨時豎起來,聽到些微腳步聲,就要快速把東西收起來。
我的聽力在音樂班的平均水準裡面,算是很不錯。當然不錯,我的耳力不是因為愛音樂,也不是由於要升學而練習提昇,是為了保護靈魂的逃生出口而訓練出來的。從某層面說來,我家對我來說是一個隨時有敵軍伏擊的戰場。至今,我仍有類似美國退伍軍人的PTSD現象。
這個耳朵聽力和高度壓力的相繫關係,也給我的健康帶來許多問題。輕度的梅尼爾氏症是其一,我看到歌手江蕙的報導以後,才明瞭自己應該也是這個病。此外,不算是病症但帶來困擾的是,我常聽不清楚別人說什麼。不是因為聽力不好,是因為太好,所有背景音都很大聲,人的語音反而就顯得不清楚。
這個聽力太好,其實不是一種「好」,是一種隨時感到危險的本能反應。有很多時候,我在路上戴著耳罩式耳機,卻沒有在聽音樂,而是為了把周圍的聲音濾掉。因為過多的聲音或音量,也反向給我帶來高度壓力,讓我覺得不安全。
說了一些受苦的面向,也要提一下,敏銳的聽力不是沒給我帶來好處。但那是長大離家以後的事。
對於我熟悉的語言(目前只有中文),我可以比大多數人輕易,光從說話就辨認出一個人的狀態。用螢幕解析度來比喻,一般人可能1024x768就覺得看清楚了,但是我的平常解析度可能就有到達4K。因為聽到的細節更多,所以從吃虧中學習的速度特別快,我可以更早期地避開不可信任的人。順帶一提,辨認微表情我也挺在行,也同樣算是「受益」於童年壓力。
還有,也因為聽覺的靈敏,所以至少避開了兩次夜晚車禍。一次是電動機車,一次是大卡車。身為行人的我,雖然肢體不快,但我聽到聲音的時間更早,彌補過來。
最近清理舊物也一直在不斷感覺與探問自己,或是整理回憶。真正的目的是因為我希望要朝未來而去,而療癒自己好像是必然要進行。但說起來,我卻沒有特意安排要「療癒」自己,僅僅只是舊物太多太佔空間,非處理不可。療癒有多種不同的過程、途徑與速度,但根本前提一定要真實面對。當我處理過去的雜物,面對突然被勾起的回憶,也就蠻必然地得到了療癒。
訂閱宣傳:
防疫防吃土,首月加入訂閱相挺感謝您!
2020年4月期間訂閱本專題,即可在持續訂閱期間,用每月大約一杯珍奶的價格,瀏覽「思覺特調症候群」專題所有新舊文章。5月起關閉本方案,未取消訂閱的訂戶,仍可繼續每月用同樣價格閱覽。
5月起的新訂戶,仍然是大約一杯珍奶的價格,但是就要換成使用鮮奶的珍奶了。 所以,就是現在,就讓我們幫助彼此不要吃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