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散文《幼童》2019-07-13

2020/04/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便利商店,突然眼前有個才到我大腿一半高的小男孩奔過,原來我經過他爸爸前面,其實是我差點擋路。
他高舉一個東西說「爸爸我想買這個」,爸爸小聲但語氣很嚴厲地說「你在那裡拿的?快放回去」。我瞄了一眼,原來是哈根達斯冰淇淋,那種小盒握在小朋友手裡剛剛好。
小男孩聲音很好聽,說「可是我想買」,爸爸的回應依然是小聲但嚴厲的「放回去」。
本來想,爸爸叫他放回去,是因為哈根達斯很貴嗎?後來想想也不一定,也有可能小朋友最近不適合吃冰?
因為精神不是太好,離開便利商店以後,滿腦子還在這件事上面晃蕩打轉。某一刻突然發現,小朋友要吃的其實不是「哈根達斯」,是「冰淇淋」。他不知道哈根達斯比較貴,但是哈根達斯是他視野裡能看到的唯一冰淇淋。放其他冰品的大冰櫃,內容他是完全看不見的。此外哈根達斯的獨立小冰箱,還是店裡他唯一能獨力拉開的冰箱門。
然後又想想這不一定,他說他想買「這個」,並沒有顯示出他知道那是冰淇淋,說不定他想吃的是盒子圖案上的那種水果,又或者他只是覺得盒子很漂亮。
回家路上經過一對站在摩托車旁的母子,似乎是因為時雨時晴,所以媽媽要小男孩穿上雨衣。小男孩也跟剛剛便利商店裡的差不多大,他跟媽媽說他要先戴上帽子,才能穿兩隻手。媽媽忙著看手機,用強硬的語氣說「不用戴帽子」。小男孩大聲說「要!」,媽媽立刻再度強硬語氣說他不准再這樣生氣。
這觸發我心裡一個感慨,我已經無數次遇到小孩子表達的時候,大人壓根沒在聽。也無數次遇到,這種完全不把孩子當一個完整的人的態度,把小孩激怒。然後大人再來指責小孩的「態度」。要說態度,大人的態度真的比較差。
我心裡也想到,兩個大人或許就是從他們的成長環境中,複製來了這樣的方式。但他們可能沒有能力知覺的,就算有人跟他們提醒,也可能覺得不在意,反正他們也「好好的」長大了。
以前小時候我覺得活著好辛苦,長大在書店裡看到一些教養書籍,還覺得「如果這些書早個二十年出版該多好」。但後來太多例子告訴我,「那可不一定」。在現代,當小孩依舊是件辛苦的事情。
講到教養書,身為一個成長過程傷痕不少的人,我內心一直有種想要幫自己重新長一遍的欲望。以前不知道有「內心小孩」這種東西,也不知道在書店的什麼部門,於是我一直以為要去逛和教養有關的部分。後來我發現,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自從發現這塊市場很有得賣,各種妖魔鬼怪都跑出來。
我因此被嚇跑,過了好久才發現原來有「療癒自己」的書。然後很不幸,這塊橫跨心理與靈修的園地,後來也群魔亂舞,只是大家都披著愛與光的外皮。
想到這覺得有些悲傷。常會不經意看到一些小小的光點,譬如見到一個小男孩,雖然字彙不多,但努力清楚跟他母親說明,他為什麼一定必須先戴上帽子才能穿雨衣的兩臂。但人的生命帶有的那種靈光,卻多麼容易就被掩蓋、消失。我們就長成了把世界搞成這樣的大人。

訂閱宣傳:

防疫防吃土,首月加入訂閱相挺感謝您!

2020年4月期間訂閱本專題,即可在持續訂閱期間,用每月60元價格,瀏覽「思覺特調症候群」專題所有新舊文章。5月起關閉本方案,未取消訂閱的訂戶,仍可繼續每月用同樣價格閱覽。
5月起的新訂戶,訂閱價格是77元喔。 趁現在就抓緊時間訂閱吧!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大致說來是寫小說、創作音樂,偶爾寫詩。常記得夢所以常寫夢,偶爾也幫自己解夢。也分享些生活與療癒的散文隨筆,偶爾有些神秘學相關的文章。小說《尋龗手記:有關星辰的祕密》 https://reurl.cc/QWmby5 及詩集《冬風》 https://reurl.cc/zroNxV 電子書,歡迎購買。
散文。 日常,奇幻,記憶,未來,自省,異想,自我療癒,幽默,其他非詩、非歌非音樂、非小說非夢、非解盤非解牌。 部份文章限訂閱讀者閱讀。
如果要發表留言,請先登入註冊會員
散文《舊外套》2018-12-31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散文《幼稚園》2018-10-04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打造你的創作天地
在這裡尋找共鳴,與方格子的 35 萬格友分享觀點與生活。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