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做工的人”!(We All Are “Workers”!)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斟酌”服用”!※

小的時候,每天晚上都很喜歡看八點檔。然而因為課業壓力等因素而漸漸不看。

後來,八點檔的每集時間變長,從1小時延長到2小時;且集數從幾十集增加到幾百集。而每集的對話很長,導致演員因此過勞,但品質也沒有提升。

因此我選擇了看電影,因為每部電影,平均只有2個多小時,因此其對話很精簡。但是,每個鏡頭或是演員的肢體動作就很關鍵和重要,不可輕忽!

就跟《夕霧花園》(The Garden of Evening Mists)中由阿部寬飾演的日本園藝師中村有朋說過,要學習園藝,其他藝術也要跟著學習,例如刺青與茶道等藝術。

因此,如果要看懂電影,除了靠老師和影評人講解外,還須要參閱幕後花絮、映後座談、原著小說、電影原聲帶、或拍攝場景等,因此要看懂電影而有啟發並不容易。

然而近年來,不少優質的電視劇,例如《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也讓我不得不把視野轉向這些電視劇,而我選擇看和我生長歷程相似的《做工的人》(Workers)。

當我小的時候,父親是在某間預拌混凝土廠上班,我家人也經常去該工廠,目前已經退休。長大後,因著考試成績分發至土木科系就讀。而熱心的父親也會經常帶我去工廠和工地參觀,甚至把我同學一起找去拍照並撰寫成報告,而我也對此工業熟悉。當兵退伍後,陰錯陽差地進入工程業上班,在3年多的時間內,工作地點從辦公室外派到工廠、工地、和倉庫等處,除了接觸到不少工程師,也接觸到各種工人、外包廠商、與業主。爾後轉職到市政府與監理所服務,雖然大多數的時間是在第一線的窗口為民服務,看似人生轉了一個大彎,然而接觸到的人,除了市井小民外,更多是最底層的"計程車職業駕駛"。這也培養我同理心,特別是對基層的人民。

這樣的經歷,使得愛看電影的我,對於鍾孟宏導演(同時也是攝影師中島長雄)之作品《一路順風》(Godspeed)中描述的計程車職業駕駛與陽光普照(A Sun)中描述的計程車職業駕駛與汽車保養美容商、黃信堯導演(同時也是編劇)的《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中描述的警衛保全與資源回收業者,以及今年推出的日本片《福島50英雄》(Fukushima 50)中描述的工程師與作業員等之遭遇,除了熟悉與同情外,更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剛看本片的時候,我就納悶為何”做工的人”專指工地工人!?後來看到由林韋君飾演的餐廳服務生秀玲,同時也是柯叔元飾演的鐵工阿欽前女友說,其實我在餐廳工作也是”做工的人”,只是工作地點是餐廳,而不是工地。我就能感同身受。

片中的工人很自卑,但其實無論是工地工人、餐廳員工、神職人員、軍公教、便利商店店員、檳榔西施、妓女、甚至是受刑人,都是”做工的人”(Workers)!更應該感同身受。

雖然有階級制度,但也更應該有同理心。

例如片中的總經理去工地視察時,看到由李銘順飾演的鐵工阿祈因身體不舒服而在工地休息時,不應該指責他而讓他沒有工作。雖然總經理日理萬機,背負著公司營運壓力,但也不該發洩在基層工人身上。

另一部日本片《福島50英雄》(Fukushima 50),將這種外行領導內容的階級官僚制度描述地更貼切。當前線的電廠員工因為救災而忙到暈頭轉向時,總理竟然跑去視察!?還要求底下的人要簡報,並在電廠發洩情緒。把自己對於電廠運作與救災流程的外行展現地淋漓盡致。

至於為何會有這樣的觀念呢?可能原因是雖然理工電資學院的課程中需要不少複雜的數理和技術門檻,但台灣人仍舊認為基層的工人沒有前途或比較骯髒低賤,而導致不少擁有高技術門檻的工人往往社經地位低且收入不穩定。

有不少名嘴與報導常批評,工地缺工且薪水高,為何現在的大學生不肯屈就吃苦去從事相關工作,而把機會給外勞?我心中OS,如果那麼好賺,你們為何要當名嘴和記者!?

說這種話的人,表示其對於相關產業和制度一知半解。

因為工地工人雖然是高技術門檻且日薪高的工作,但採取”點工制”,只要請假或工地完工就無法領日薪;且在工地工作是高工時、高風險、與高壓力,容易碰上職災並得到慢性病,賺到的錢都拿去繳罰單、賠錢、與看病,所以男主角阿祈感概,雖然一生蓋了不少建案,但都買不起。而社經地位也偏低。

為何要請外勞呢?我家曾經請過印尼看護,和她們談過,係因在印尼工廠當女工每日工時長達12小時,但收入遠低於台灣;而在台灣,雖然僅能領最低基本工資,且要負擔仲介費。但雇主須提供食宿,使的存下來的錢可以在印尼鄉下蓋房子;且當外勞可學到中文、餐飲、長照、或工程等專業技能而帶回印尼工作。

而不少工學院的畢業生,大學畢業後會去唸碩士”洗學歷”,除非有意念博士往學術界發展,否則畢業後的出路不外乎走考試路線,進入工程公司、科學園區、或公部門擔任工程師或公務員。這些工作雖然也是高工時、高風險、與高壓力,但除了社經地位高之外,就算被單位冷凍,至少還是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吃不飽也餓不死,請假也不會扣薪水甚至被鼓勵。

近年來,因為唸研究所洗學歷的成本效益不高,並且也是要經過不少考試,有不少人大學畢業後直接走考試路線進入職場服務。

回到本劇,劇中最大的亮點是李銘順飾演的鐵工阿祈。我以前只知道他是傑出的星馬演員,拿過金鐘獎最佳男主角,並看過他在《熱帶雨》(Wet Season)中飾演冷落妻子的丈夫,工作為上班族。

而他在劇中整個轉型,為了飾演鐵工,把自己增胖,勤練台語,演得有模有樣。

特別是他和游安順飾演的板模包商昌哥、薛仕凌飾演的怪手駕駛阿全在工地裡組成的「噗嚨共」三人組,感覺很像印度片《三個傻瓜》(3 Idiots)。但三個傻瓜其實大智若愚,畢竟在印尼能考上理工學院均算是天之驕子,該片是用來批判印度的理工教育太過僵化且填鴨式,最後的主角在危急時刻跟馬蓋仙一樣可以靈活運用所學。

而本劇的「噗嚨共」三人組整天想著如何發大財,最後被騙。但是有一天男主角阿祈的小孩對中統一發票200萬後,卻決定瞞著家人將發票捐給往生同事的家屬而被曾珮瑜飾演妻子美鳳誤解挨罵。

曾經有個研究,當將錢給富人後,通常會將大多數的錢存起來,目的是要投資理財,除非錢太多或為了節稅,才會把錢拿去做公益;但是給窮人或遊民,雖然不會投資理財或儲蓄,但其消費金額較少,通常只會滿足日常所需,剩餘的錢會退還回去或是救濟其他窮人。片中的「噗嚨共」三人組就是屬於後者。

而其小孩,也遺傳到了父母親的愛心。

先談曾敬驊,他在大學就讀期間首部主演的電影《返校》(Detention)中飾演被白色恐怖迫害的高中生而一鳴驚人;在本劇中雖然也是飾演高中生小傑,但遺傳到父親阿祈的正義感。

因此會在常去的便利商店內幫助由項婕如飾演的店員小玉,就算知道小玉的母親是由方宥心飾演的妓女,父親坐牢,但仍願意和她交往;而小玉也知道小傑家中的狀況,但也願意幫助他並和他在一起。

而由柯叔元飾演的阿祈弟弟阿欽,是謂技術精良的鐵工並賺到不少錢。但因為其身分而導致無法和前女友秀玲在一起,加上工作壓力大而採取吸毒和召妓等方式紓壓與維持體力,而那位妓女剛好就是小傑女友小玉的母親。雖然吸毒和召妓是不對的,但是臨死前將積蓄拿去救贖妓女,讓她贖身。畢竟妓女在他生前也幫助了不少,可見得在社會底層的人係充滿著同理心而會互相幫助,且不會錙銖必較。

本劇中幾個女性的角色,如曾珮瑜飾演的美鳳和苗可麗飾演的昌哥妻子昌嫂也不惶多讓。因為將女性情緒化但堅忍不拔的一面展現地淋漓盡致。更值得一提地,連本劇的導演和編劇,鄭芬芬,都是女性,可見得女

記得當我在唸土木系時,不少師生,包含我在內,偶而會討論甚至研究怎麼會有那麼多女生選擇唸土木,一個班、一個組、或一間研究室內女生的比例最多可將近二分之一?得到的理由(其實也是研究的成果)不外乎是,這些女生的理科很好、從建築科系轉唸、家中從事土木營造建築相關產業、甚至是被男朋友影響等等因素。

更進一步地討論,女生從土木系所畢業後可以從事的職業與工作?結論是甚麼都能做,甚至表現地比男生還要出色,反而是男生要擔心的工作會被女生搶走或取代,因此男生也要加油!而片中的女性也跟我遇到的女性很像,感性的時候很情緒化,但大多數都很理性,表現出堅忍不拔、精打細算的一面,不會像男生一樣爆衝或不切實際。

土木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意思是”民生工程”;而公務員的英文是”civil servant”,意思是”公僕”。但本劇不但適合土木工程師或公務員看,更適合普羅大眾,因為看了會讓人更有同理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謝的沙龍
103會員
144內容數
電影音樂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看過影集版《做工的人》,大概都會被其中艱苦工人的生命故事所感動。影集版以短短六集的篇幅,描繪出工人的日常、夢想、信仰、困境和悲喜。如今,終於等來《做工的人 電影版》。故事將時間拉回至11年前,那時,噗攏共還不是噗攏共,他們只是努力打拚、認真過日子的工人。
Thumbnail
看過影集版《做工的人》,大概都會被其中艱苦工人的生命故事所感動。影集版以短短六集的篇幅,描繪出工人的日常、夢想、信仰、困境和悲喜。如今,終於等來《做工的人 電影版》。故事將時間拉回至11年前,那時,噗攏共還不是噗攏共,他們只是努力打拚、認真過日子的工人。
Thumbnail
花同樣的時間大家來 PK,他挖的土方、揹的水泥,一定倍數於我。他會的,我不會;不分本勞還是外勞,大家都是靠本事賺錢,生活,不過就是如此,除了努力向前,你還有什麼選擇。
Thumbnail
花同樣的時間大家來 PK,他挖的土方、揹的水泥,一定倍數於我。他會的,我不會;不分本勞還是外勞,大家都是靠本事賺錢,生活,不過就是如此,除了努力向前,你還有什麼選擇。
Thumbnail
做工的人,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曾經耳聞,寫底層勞工的辛酸,但讓身邊的讀書人都讚不絕口,追蹤已久的書店老闆、出版社負責人也都強烈推薦,甚至為此書在臉書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長文,紀錄完讀的心得。 http://moo.im/a/4iBEGH 但反骨的我一直拖著沒買書,倒也不是不肯支持這本著作,只是感覺自
Thumbnail
做工的人,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曾經耳聞,寫底層勞工的辛酸,但讓身邊的讀書人都讚不絕口,追蹤已久的書店老闆、出版社負責人也都強烈推薦,甚至為此書在臉書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長文,紀錄完讀的心得。 http://moo.im/a/4iBEGH 但反骨的我一直拖著沒買書,倒也不是不肯支持這本著作,只是感覺自
Thumbnail
利用暑假,我把「做工的人」總共六集看了一遍,前頭的劇情嘻嘻哈哈噗嚨共,我只是當成一般喜劇看待,但看了一半集數以後,我愈發愈看愈不對勁,心裡頭冒出一個疑問,為何做工的人賺不了錢?
Thumbnail
利用暑假,我把「做工的人」總共六集看了一遍,前頭的劇情嘻嘻哈哈噗嚨共,我只是當成一般喜劇看待,但看了一半集數以後,我愈發愈看愈不對勁,心裡頭冒出一個疑問,為何做工的人賺不了錢?
Thumbnail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斟酌”服用”!※ 小的時候,每天晚上都很喜歡看八點檔。然而因為課業壓力等因素而漸漸不看。 後來,八點檔的每集時間變長,從1小時延長到2小時;且集數從幾十集增加到幾百集。而每集的對話很長,導致演員因此過勞,但品質也沒有提升。 因此我選擇了看電影,因為每部電影,平均只有2個多小時
Thumbnail
※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斟酌”服用”!※ 小的時候,每天晚上都很喜歡看八點檔。然而因為課業壓力等因素而漸漸不看。 後來,八點檔的每集時間變長,從1小時延長到2小時;且集數從幾十集增加到幾百集。而每集的對話很長,導致演員因此過勞,但品質也沒有提升。 因此我選擇了看電影,因為每部電影,平均只有2個多小時
Thumbnail
艱苦的人才懂艱苦人的感受。台灣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感動訴說每個人背後的偉大故事。
Thumbnail
艱苦的人才懂艱苦人的感受。台灣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感動訴說每個人背後的偉大故事。
Thumbnail
你知道你每天住的房子,和橋梁高鐵捷運等交通設施,是怎麼來的嗎?《做工的人》劇中所描繪的,就是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可能都未曾留意、卻是在每個方面都跟生活密不可分的:勞工。當然它不可能代表「所有」勞工,因為能被納進這個詞彙的職業太多;但劇中角色的心境和辛酸,肯定是許多勞工的共通之處。
Thumbnail
你知道你每天住的房子,和橋梁高鐵捷運等交通設施,是怎麼來的嗎?《做工的人》劇中所描繪的,就是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可能都未曾留意、卻是在每個方面都跟生活密不可分的:勞工。當然它不可能代表「所有」勞工,因為能被納進這個詞彙的職業太多;但劇中角色的心境和辛酸,肯定是許多勞工的共通之處。
Thumbnail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Thumbnail
台灣首部大型工地實景拍攝,HBO原創影集《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由《聽說》編導鄭芬芬執導,《我們與惡的距離》大慕影藝製作,李銘順、游安順、薛仕凌、苗可麗等人主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