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是甚麼呢?

催眠是甚麼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很多人對於催眠的定義,大多都會想到電視催眠秀,感覺催眠可以讓人做出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或者把自己的提款卡密碼說出來,又或者讓人發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祕密。

『但是催眠真的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樣子。』

催眠其實常常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最常被催眠的經驗就是『廣告』,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可口可樂」這個牌子。

早期可口可樂在推廣的時候,電影院中的影片放映期間,每隔5秒便作1/3000秒的投射:「請喝可口可樂!請吃爆米花!」重複投射這樣的廣告詞69次。6周之後,電影院爆米花和可口可樂的銷量大幅增加。對於1/50秒的曝光,一般人都很難有所察覺。所以,做1/3000秒的曝光投射,觀眾們完全意識不到。

但是雖然無法意識到這種「看不見的廣告」的存在,這種廣告的廣告詞卻能在觀眾「集中精力」看電影、處於催眠狀態時,進入觀眾的潛意識,產生暗示效果,使觀眾產生購買可口可樂和爆米花的慾望。

  在一般生活中還有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都默默地在對我們潛移默化,這就是廣義的催眠喔!

  催眠就是在達到某個腦波的頻率,科學家研究,大腦的腦波初分為五種:

gamma(咖瑪)γ波 - (專注於某件事 30HZ以上) 緊張或興奮狀態。

beta(貝塔)β波 -(顯意識 14-30HZ)日常生活狀態或焦慮狀態

alpha(阿法)α波 - 橋樑意識 8-14HZ)心情平靜放鬆或者剛睡醒時

theta(西塔)θ波 - (潛意識 4-8Hz)淺度睡眠狀態,或者打坐

delta(德塔)δ波 - (無意識 4Hz以下)深度睡眠狀態

每個人在不同的狀態腦波都是可以馬上變得不一樣的,例如你正在一個非常悲傷的狀態,和突然聽到你中大獎的腦波完全不一樣。

催眠就是將腦波的狀態處於theta(西塔)θ波和delta(德塔)δ波,有點像是半夢半醒之間。

催眠師所運用的技巧,就可以將你有效的帶入這樣的狀態中。

催眠的基本定義就是利用語言或非語言的引響,讓一個人從有意識的狀態中,轉變到另一個可以被高度暗示的意識狀態中,這個過程就是催眠。

催眠是每個人就具有的能力喔!!

想對催眠有更深的了解,歡迎臉書搜尋:432Hz療心室

avatar-img
432Hz療心室的沙龍
4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