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的碎碎唸—最懷念的討厭

2020/10/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想爸媽是什麼時候嗎?是第一次離家孤身到城市求學?或是下班後的冷夜裡,窩在狹小的公寓中?想念晚餐的味道、想念言談間的笑意、想念父母關心的眼神,甚至,連那煩人的碎碎唸都開始想念。
通常父母的碎碎唸,不外乎一些無關痛癢的內容:早點睡、這麼晚還沒起床、不要再用電腦了...除了這些基本款,還有些是隨著年齡增加的進化版:(交往時)這個男人不好、(結婚後)趕快生小孩...。雖然是小事,但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原以為可以好好放鬆休息,誰知沙發還沒坐熱,碎碎念攻擊就迎面而來。不是大砲般的毀滅模式,而是像正要睡覺時不幸耳邊傳來的嗡嗡蚊子聲,無法消滅又揮之不去,煩死人了!
這些碎碎唸之所以煩人,通常是因為我們已經意識到了個體性。不論是否被察覺,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有自己想做或不想做的事。而碎碎唸幾乎全是祈使句,用命令的口氣,做這做那的。我是個一意孤行的倔強脾氣,父母的叮嚀都是耳邊風、只要發現爸媽要開始碎碎唸了,心情尚能應付時,還可以勉強擠出笑容轉移話題;有時自己也已經身心俱疲,就會直接大聲拒絕然後離開。
直到出了社會,明白原來溫暖包容不是理所當然唾手可得,見識人情冷暖,學會笑著隱藏真實的情緒。突然在結束一天忙碌的夜闌人靜裡,好想念爸媽,連那討厭的碎碎唸都想念。不過一回到家,除了興高采烈更新近況外,美好的互動似乎也有保鮮期,大概到第二或三天,爸媽就會忍不住開啟碎碎唸的一面,通常當下的自己也是只剩討厭毫不懷念的。如此循環反覆,就是我們的日常。既可愛又可恨的,是來自父母的碎碎唸。
這份碎碎唸,雖然又冗又雜,卻飽涵著對方溫暖的關懷與掛念。這份情在別處都找不到,上司嘮叨是為了公司與他自己的績效、宗教團體的勸導因為他們覺得在傳播真理、情人的關心底下也有想被愛的動機。只有父母,是即使知道會被你討厭,也忍不住想硬著頭皮倚老賣老多說上幾句,只為覺得是為你好。
我比較自己與周遭同齡好友們來自父母的碎碎唸,發現不同家庭的碎碎念內容是不一樣的,它往往反映了父母親的追求或遺憾。為錢操心的,叮嚀兒女要培養一技之長、嫁娶千金之子/女;婆媳不睦的,只願女兒後半輩子遇著好婆婆;渴望友情的,希望孩子凡事忍讓與人為善...等等例子,不勝枚舉。
雖然我當下也沒辦法心平氣和接受這些碎碎唸,但是我現在會在事後試著回想爸媽說這句話背後的動機,藉此了解父母親。畢竟亞洲的父母真的很少主動與孩子談論心事,所以只好靠著我們自己努力企圖以管窺天。我們都愛著彼此,卻找不著最合適的方式。讓我們開始吧!從令人懷念又討厭的碎碎念開始。加油!
圖片擷取自網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DingDongSay 說叮咚
    DingDongSay 說叮咚
    曾經被文章說中心裡的委屈而得到解救,於是希望透過文字能幫有共鳴的人發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