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使用手機的方式,是否需要改變?

2020/10/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用價值觀、喜好、生活習慣...來決定要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每個人有不同的決定,沒有一定好或不好
最怕的是,有時候太多的未知,讓我們以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其實不知道。
想想看安非他命的發展史,安非他命一開始上市是1932年的美國,是用來治療鼻塞的噴劑,後來發現能讓人心情愉悅、提振精神、集中注意力,人們漸漸開始有濫用的傾向,到將近40年之後,1971年才被美國政府列為管制藥品。
所以事情的發展通常是,一開始發現(或發明)了某個好用的東西,但沒有去想到使用後會有什麼副作用或影響,要到愈來愈多人使用之後,慢慢了解背後的代價是什麼,學著跟這個"新"東西相處,在好處與副作用之間找到平衡點。
現在最大的社會隱憂也許是智慧型手機,
第一代iphone正式發售是在2007年,到現在也才13年。
剛開始它只是一個酷炫的科技產品,沒有人想到生活的改變竟然會這麼巨大。
雖然漸漸有人開始注意到手機成癮、遊戲成癮等問題,但要等到有足夠多的正式研究來提供方針、制定政策的時候,對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人為時已晚。
我們現在就需要好好思考自己和手機的關係。

|你使用手機的方式,是否需要改變?

手機的出現是以一種商業產品的形式,所以我們關注它的規格、功能、和價錢,卻很少考慮到對生活的衝擊。
問自己3個問題,釐清你跟手機的關係:
1. 你用手機的時候感覺在放空,是一種習慣,你並不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2. 滑手機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本來只想看一下,但忽然一個小時就沒了?
3. 要不是有其他非做不可的事,像是上班、接小孩、打掃...,不然你還會花更多的時間滑手機?
如果你隱約感覺到用手機的時間,排擠到你吃飯洗澡睡覺、奪走了你所有的空閒時間、斬斷你跟伴侶的互動、干擾你跟小孩的親子關係,那麼也許你該好好檢視自己使用手機的方法,是不是每天在減少你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 三個思考方向

【從功能出發:滿足真正的需求】

釐清自己跟手機的關係,會明白哪些是自己真正的需求,哪些是被推著走。
真正的需求是一旦滿足了,行為就結束了。
像是叫車、點餐、接電話、查地圖、看天氣...等,你有看過哪個人在叫車app上面無法自拔的嗎?

建議1. 將手機裡的APP分類:工具、垃圾食物、吸血鬼

  • 工具類:幫助你節省時間、尋找資訊,是你需要手機的真正理由。
  • 垃圾食物類:像youtube、新聞、line...,通常是因為無聊想放鬆一下,雖然也不會真的快樂或放鬆,但你還是可以控制自己。
  • 吸血鬼類:遊戲或是社群,你知道一旦開起來,可能就會用掉1、2個小時,而且在聚會的時候、上廁所的時候,只要有30秒以上的空檔你就想打開來看看的app

建議2. 刪除吸血鬼APP,有節制的使用垃圾食物

【從習慣出發:打破無意識的使用、建立新習慣】

建議1. 睡前不用手機

除了藍光會干擾睡眠,更重要的是,你記得沒有手機以前的生活嗎?
忙碌了一天後,睡覺之前的心情是「呼,終於可以睡覺了。」
不管白天發生了什麼好事壞事,睡覺就是一天的句點。
但有了手機之後,睡前那種平靜的感覺沒有了,還想繼續滑手機,但「再不去睡覺就太晚了。」睡覺變的有點不情願,這一天也好像沒有結束,還想再看一點什麼、做一點什麼。
讓每一天好好的句點,睡前五分鐘不用手機,做好睡覺的準備: 刷牙洗臉、塗乳液...,而且把手機放在臥室外面。

2. 零碎時間用別的事情來取代手機

找一個隨身都能做的事,讓零碎的時間變得有趣,例如坐捷運的時候觀察四周的人、或是準備一個小筆記本,寫下現在沒有在用手機的心情如何? 突然閃過的想法? 今天做了什麼? 什麼事讓你快樂?

【從心理層面出發:面對真正的問題】

使用手機之所以讓人成癮無法自拔,不只是因為多巴胺,還因為大腦學習到,這個行為能夠保護你不受負面情緒的侵襲,於是只想躲在滑手機裡,不去面對讓你不舒服的事。簡單來說,手機成了逃避現實的方法。
現實的問題很多樣,也許是帶小孩壓力大、也許是跟伴侶的溝通不順利、也許是工作很無聊,但躲在手機裡1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父母會了解自己的小孩嗎? 眼前的伴侶還能互相扶持嗎? 工作會變得更好嗎?
面對問題雖然不容易,卻是個機會,讓人成長、自由。
如果錯過了當下的機會,未來要面對的,將可能是連本帶利更龐大的風暴。

建議:思考藉滑手機逃避的事情是什麼,用實際行動來突破困境

思考自己是不是藉由手機在逃避什麼事情?
鼓起勇氣和信心,想想看自己能做什麼來讓事情有所改變,
要學新東西? 要找工作? 要培養新興趣? 要調整心態?
不管過程是否順利,至少你可以確定,10年後的你肯定比現在更好。

一書一會
一書一會
讓我們把書和生活結合在一起吧,書裡的智慧化成概念,讓生活一點一滴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