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看到一部實境秀由 Discovery 拍攝的,內容為一名億萬富翁如何在 90 天內,於陌生的城市用 100 美元打造一間市值百萬的企業。先不論節目有沒有作假,我看完後只有一個感想:「這部秀根本可以當作 PM 教科書了!」
每一個專案在進行時,除了處理自己負責的部份,也要適時盯著大家的進度,因為一個項目的落掉,可能導致後續項目要跟著延期甚至跳票,而遇到問題時,身為 PM 要能掌握情況,並且盡快提供解決方案,除了項目的進行外,也要顧慮到每個人的做事風格、情緒,當每個人對於專案都有向心力時,這個專案才能走得更穩以及更久遠。
🔺 節目名稱:
Undercover Billionaire / 富豪谷底求翻身 / 富豪谷底求生記
🔺 主角:
Glenn Stearns / 葛倫史登斯,Stearns Lending 的創辦人
🔺 個人背景:
Glenn 於 1963 年出生,成長於一個父母、祖父母酗酒的家庭,小時候被診斷出有閱讀障礙,甚至在小學四年級時被留級。14 歲時與當時 17 歲的女朋友(目前任職於 Glenn 的公司)生了第一個孩子。
由於發現借貸業的商機,於 25 歲開始創業,所成立的 Stearns Lending 公司為 2013 年美國前五大私人借貸機構。如今擁有私人飛機、遊艇等,房產遍佈世界各地,六名孩子(年紀橫跨 10 ~ 40 歲)、妻子陪在身邊。
🔺 實境秀目的:
證明你不必家財萬貫,也不用有富爸爸,靠自己也能做到。The American dream is still alive.
🔺 目標:
於 90 天內,於賓州伊利打造百萬企業,如果沒達成則自己要投資一百萬元。(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啊)
🔺 創業基金:
- 100 美元
- 沒有聯絡人的手機(不能運用自己的人脈)
- 很吃油的舊卡車
🔺 預告片:
節目的一開始很可愛,當 Glenn 從自己的私人飛機下來時,財產從 22 億美元降到 100 美元,就這樣從億萬富翁轉變為“貧”民,身價直接少掉 7 個 0(笑),而 Glenn 也表明在挑戰期間內會改名,畢竟你不知道人家願意幫助你是因為你背後的身價,或是真心想要幫忙創業(雖然我覺得有攝影團隊時,別人就會另眼相看了)。
挑戰開始:想辦法活下去
首先,剛到一個城市的 Glenn 先為自己訂定了一個目標,一周內賺到 $3,300 以應付基本生活開銷,方式不外乎就是開源節流,除了尋找打工機會外,為了省錢 Glenn 甚至睡在車上,畢竟即使找最便宜的旅館,二晚的價格就可以讓這場挑戰直接宣告結束了 XD
先找到銷售商機。
其實很多創業的人,很容易淪陷在自己的產品有多威、服務有多好,但是最重要的是「是否有人願意付錢買單?」如果市場上根本沒人有這個需求的話,你提供的東西對人家來講只是一個垃圾。
Glenn 在尋找工作時,同時注意到了當地的商機:
1. 販賣二手工業輪胎
賓州伊利曾經是一個重工業製造為主的城市,隨著產業衰退、大量工廠倒閉,導致工作機會減少、人口外移,路邊隨處可見被隨意丟棄的五金材料,其中二手工業輪胎可以賣不錯的價格,所以 Glenn 花了蠻多時間在尋找,最終也在一個廢棄工廠找到幾個二手輪胎,進帳了不少。
2.聖派翠克節
當地有一個傳統節日,聖派翠克節,每年 3 月 17 日舉行,主要是紀念愛爾蘭的守護神 (patron saint) 聖派翠克主教,當天會舉辦盛大的遊行,每個人會用「綠色」來裝飾自己,包含衣服、鞋子、帽子、頭飾等,Glenn 趁這次買進很多打折的綠色裝飾,並且以高價賣給遊客,其中,他也提到如果說「群體內有一、二個人跟你購買時,有機會整群的人都會一起跟你買」,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網站都要做「分享」的功能吧,由朋友推薦商品的下單率比廣告推薦的還高很多 XD 。
五元買賣跟五億元的買賣是沒有差別的,重要的是說服對方相信自己需要你提供的商品或服務。
挑戰前期:訂定創業目標
經歷了一連串的市場分析、訪談、詢問專家,也幸好 Glenn 有尋找專家詢問,發現釀酒的執照申請過於繁瑣,光申請執照就超過 90 天,所以 Glenn 果斷地馬上轉換創業方向,最終決定創業的方向為開一間 BBQ 啤酒餐廳。

除了要組建團隊、面試團隊的成員,同時 Glenn 也要想辦法籌措創業基金,而籌錢的方式可以感受到他真的很敢衝 XD
1.轉賣二手車
以低價購買二手車,進行簡單的清理後再以高價賣出。其中令我佩服的是 Glenn 將自己身上將近 9 成的資產壓在車上,然後就放在路邊等有興趣的人聯繫,也許創業就要這種拼勁,只要確定目標後就大膽地放手去做,畢竟一開始只有 100 美元的他都可以存活兩週了。
2.轉賣房屋
Glenn 的計劃是向銀行貸款以支付房屋頭期款、裝修費等,將房屋裝潢翻修再以高價賣出。當然在進行房屋翻修時也是各種狀況,因為在預算低、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僅給 15 天裝潢),只能請團隊抽空來幫忙,而且中間還發現有房子有發黴情況,除黴工程導致裝潢需要停工四天,整個翻修房屋 project 就是個災難(笑),也因為裝修進度一直不如預期,到了中後期 Glenn 才願意增加預算讓設計師增加人手進行趕工,不過最終成品還是不錯的,房子也順利脫手 XD
挑戰中期:多頭馬車
先前已經確定要開 BBQ 啤酒餐廳,名稱將取為 UnderDog (無名小卒),而在餐廳開幕前需要同時進行:
- 翻修舊房屋進行轉賣 → 籌備開店資金
- 尋找啤酒業務 → 結合當地酒廠在餐廳進行販售
- 參加肋排節 → 開餐廳的前哨戰,若得獎可以為餐廳加分
(其實原本順序應該是餐廳、肋排節併行,但是原本看好的店面房東臨時不租了,所以導致 Glenn 要重新尋找店面,這也是 Glenn 第一次沮喪到去海邊散散心,不然整個挑戰 Glenn 是一直東奔西跑的狀態。)
永遠要記住挫折是一定會遇到的,不如坦然接受並從中學習。
即使店面要重新找了,但是其他項目還是要繼續運作,Glenn 將啤酒、肋排業務分別交由 Matt 和 RJ 兩位成員負責,其中 Matt 非常讓我驚豔,當他確認接下啤酒業務後就整理了一份企劃書,是以整個 Business 進行規劃,也列出每個人負責的項目、團隊的目標(看到他在台上報告時,我好想幫他歡呼!)
啤酒業務
一開始 Glen 和 Matt 就把目標訂在當地最有名的酒廠 — 聯合車站酒廠,希望可以在 UnderDog 販售他們家的啤酒外,也請他們釀造以 UnderDog 為名的品牌啤酒,這樣除了可以跟其他餐廳進行差異化,還可以活絡當地的酒廠,而且藉由知名酒廠名聲加持,其他酒廠也更會願意一起跟進。
不過第一次的提案不是那麼的順利, Glenn 把提案講得太複雜了,他提到要開 BBQ 啤酒餐廳,想要販售聯合車站酒廠釀的酒,又馬上提到想要異業合作,共同開發一款啤酒銷往全國,這讓廠商覺得他聽到好多「計畫」想要同時進行,可是也許先確定一個方向會比較穩當。
經整理後,Glenn 和 Matt 將提案化繁為簡,只提供對方需要知道的重點,最終提案的重點為以下兩點,酒廠也接受了提案。
- 在餐廳販售聯合車站的啤酒
- 委託聯合車站開發一款 UnderDog 品牌啤酒
不要限制你的選手。
Matt 除了啤酒業務外,因為他也有資訊的背景,所以也有協助官網的製作,甚至在製作烤爐時,他也有幫忙焊接加工,根本十項全能!團隊中就是需要這樣的人才,除了可以做好自己的部分,有閒暇時也可以幫助團隊一把。
肋排節
要參加肋排節最重要的就是廚師了,不過 RJ 的進度不如預期,Glenn 就請 Matt 報告進度會議,藉由同儕壓力給 RJ 一點刺激,果不其然,RJ 立馬找到廚師來進行面試,也舉辦了試吃大會,最後決定由 Christine 擔任主廚。
因為大家都是第一次參加肋排節,所以對於一切的流程、要準備的東西、備料的數目、來客數都不太清楚,後來 Glenn 請來了一位顧問來告訴大家肋排節的運作方式,如果沒有他,整個肋排節應該會直接 GG。
事前準備
- 設計、製作烤爐
- 確認每個人的分工、位置
- 攤位佈置(帳篷、廚房設備、前後台設置)
- 推廣品牌
- 行程演練
比賽期間
- 確保食材味道穩定
- 適時確認餐點庫存足夠(肉要烤 16 小時左右)
- 製作評比用的肋排
參與肋排節的過程,團隊之間也一度發生了衝突,從這中間也可以發現團隊溝通的癥結點。
- 沒有做好向上管理
- 沒有適時把進度同步給大家
- 在比賽過程中咎責
- 沒有適時說出自己需要幫助
沒有做好向上管理
在比賽前一天盤點所有材料設備、用品時,發現還缺少了很多東西,而大部分的人只是回答說「明天東西會出現」,其實這讓管理者心裏會非常不踏實,因為對 Glenn 來說他只能看到地板上用粉筆劃的線來假設那邊會放著設備。這就有點像期末報告時,有團員平常一直不參與討論,一直到報告當天才出現,如果對方很有經驗,也許可以馬上消化資料在台上唬人,可是如果對方很雷,可能就會變成結結巴巴地照稿唸,未知的可能性太高了。
沒有適時把進度同步給大家
烤爐是肋排節最重要的設備之一,但是一直到比賽前,廚師們都沒用過新烤爐做過一次肋排!(當然大家也沒有一起出餐過!)這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任何新工具多少要預留上手時間,更何況烤肉前要先將烤爐空燒,所以當 Glenn 一直在彩排當天吵著設備缺這缺那時,廚師們最 care 的都是烤爐,整個團隊大概只有廚師們沒事前看過烤爐了吧 XD
在比賽過程中咎責
好不容易解決完設備、食材、衛生的問題後,正當大家要開始全力衝刺時,卻一直發生庫存不足的問題,可能才剛到中午,某一種食材就賣完了,而且每天都有發生同樣的問題,此時 Glenn 一直對著 Christine 碎念庫存的問題,導致 Christine 大暴走直接拿包包走人,後來是其他人安撫,Glenn 也道歉後,Christine 才回來完成比賽。在當下每個人的壓力一定都很大,可是如果只是一直怪說你怎麼不盯著食材,事情還是無法有效的解決。
沒有適時說出自己需要幫助
廚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能順利出餐,不過伊利肋排節是一個可以吸引的五萬人以上的節日,對於廚師更是一大挑戰,既要穩定出餐還要準備給評審的肋排,甚至要一直確認食材庫存,以便提前將肉準備好,這次比賽 Christine 光是顧烤爐就已經佔掉她所有精力了(有看廚神當道就知道每次團賽,負責肉類區的廚師有多崩潰 XD),也是到發生衝突後,Christine 才跟 Glenn 提出她沒辦法分心注意庫存,這才進而重新進行人員分配。
比賽最後一天,一場大雨打亂了節奏,主辦方不得不宣布提早結束,UnderDog 是最後一組收攤的隊伍,對於 Glenn 來說,肋排節除了得獎可以幫餐廳加分外,更重要的是在比賽期間賺取開店資金,這樣才可以支付新店面的裝潢家具費。
幸好評審也帶來了好消息,UnderDog 得到了兩個獎項:「青少年評審獎」、「最佳肋排獎」!(得獎的肋排是由另一位牛仔廚師做的 XD)
挑戰後期:面對最終審判
至此終於可以專心在 UnderDog 的實體店面了,並且等待估價員來評估 UnderDog 的市值。結局不免俗的當然就是 Glenn 公開富豪身份,除了分派每一位團員未來的職位,Glenn 也提供各位有參與團隊的人不錯的報酬,在此之前大家可都是無償奉獻呢!完全是靠一股榮譽心以及想重建伊利的心撐到最後。
(想知道最後 UnderDog 有沒有達成市值超過百萬,可以去找節目來看 XD)
現況
UnderDog 目前還有正常運營,Glenn 偶爾也會在社群媒體上 PO 出穿著印有 UnderDog Logo 的衣服,感覺應該是跟伊利的大家還是有保持著不錯的關係。最一開始的 Glenn 只是想跟節目組打賭美國夢還在,但是挑戰到最後,他已經真心愛上這群幫助他的人、地方,雖然他已經是個富豪,但是在挑戰的過程他沒有擺出高姿態,一樣跟著大家挽起袖子洗碗到凌晨兩點,也許這也是 Glenn 可以征服人心的原因吧。
官方資訊:
結語
挑戰的中後期,Dawn Van 一直覺得 Glenn 太衝,沒有先規劃好創業流程,從一開始急著翻修房屋,再到原本要租的店面被拒絕,要臨時找新的店面,這一切都讓 Dawn Van 不解 Glenn 到底在急什麼?但是除了受限於節目組的 90 天限制, Glenn 的風格更偏向是走一步算一步,因為如果真的要全面去想好每一個步驟的話,他可能永遠無法開成餐廳,時間跟錢每天都在燒。
有時候也會反省自己在工作時,是不是都在怪老闆亂定方向,但是在人力、知識有限的情況下,如果一直著重在規劃,也許不會比實際去執行更可以快速驗證方向的正確性,畢竟團隊空轉除了燒錢外,也會讓團隊沒有共同目標來凝結向心力,想想老闆其實也是挺為難的,付薪水還要被罵 XD (但是遇到慣老闆當然一定要罵 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