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洞察日記】 提升國民的文化素養之時,應先學會用好的心態看待遊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情提醒: 如果你是觀念保守的人或講求政治正確的人我會提醒你不要看這篇文章

因為每天在上班的關係,都會經過特定的路段,沿途中會看到不少遊民在路邊乞討。有的會拿著碗跟你討零錢、有的則會跟你所發票,各式各樣的類型。每當看到他們在路上乞討我都會想: 到底是發生了甚麼事才讓他們不得不在路上乞討? 好手好腳為甚麼不去工作? 心中不免會出現一種類歧視的感覺,甚至會替這些乞討者貼上「好吃懶做」的標籤。

我想很多台灣人一定會直覺的往這方向去思考,但有另一個疑問也同時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 人出了社會為什麼一定要工作? 不工作不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為何要被貼標籤

心中開始有這樣的疑問時,我彷彿發現我們社會似乎還不夠包容更多元的生活方式。雖然台灣這幾年一直強調多元文化,但似乎都過於偏頗於某些議題,比較常聽見的不外乎,同志婚姻、男女平權、禁止歧視原住民或新住民等,但我們是否忘記了這個社會最底層且最邊緣的人──── 遊民

他們生活的方式或許非主流,但不應因為這樣就被歧視或被任意貼標籤,我甚至認為應該給這些無法工作或不想工作的人一個基本的生存權,也就是每個月提供他們基本工資讓他們活下去,畢竟人人都有生存及生活的權利。

說到這一定會有人心裡不甘: 為什麼要給這些人錢? 如果給他們錢就意味著天下有白吃的午餐,這樣以後所有人都不要工作就直接領基本薪資就好了。補充: 無條件基本收入

我想上述的說法確實有道理,但完全忽略了人的潛能以及人是非理性動物,在談論上述大家都有的疑問時,我們必須回歸到一個核心問題 ──── 人為何要工作

為何要工作這個問題的答案多數人會回答: 要工作才能賺錢,要賺錢才能活下來。

這鐵定是很多人的答案,雖然不能說這樣的說法不對,但我只能說這個問題的答案絕對不是那麼膚淺。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當科技發達的現在我們有很多選擇,但我們對這些選擇卻束手無策,我們仍然過著唯物精神的生活。我們過於重視工作上會獲得的報酬及福利,但卻忽略心裡是否快樂健康,只想著只要工作薪水還行,工作糟糕一點也無所謂,我可以做一輩子。

我想抱持這種想法的人非常多,我只能說: 這些想法會扼殺你的潛能; 更會扼殺你的同理心。

之所以會說到扼殺同理心是因為,我們終究會在這不講究唯心精神的社會體制下習慣,習慣這一套有點讓你不舒服甚至有點病態的社會,甚至你還會合理化這一切,說著: 這就是現實啊。

所以那些不遵照這些現實規範走的人就會容易被貼標籤或是被歧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剛才說到的遊民,在現今的台灣社會他們無疑仍是讓所有人最看不起也最擔心的存在。因此我想當整個社會多數人都有當一個無業遊民並不奇怪的社會共識時,社會上才會更多元的思考,人民的思考水平才能在這時得到很大的提升,台灣也不在需要刻意去強調社會的多元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喃喃字嶼的沙龍
12會員
93內容數
網路上的資訊這麼多,懶得花時間瀏覽,亦或是無心看太多文字嗎? 說文嚼字系列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你可能聽過youtube上有很多說書人,但你有聽過"說文人"嗎? "說文人"就是為大家說明及解讀關於網路上特定議題的文章,當然會加入個人主觀或客觀觀點。網路世界早已與我們不可分割,他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 現實中的資訊顯而易
喃喃字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問:是否可以給個理由 讓2025年的現在的青年人讀哲學 AI:在2025年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青年人閱讀哲學的理由,可以著重於以下幾點: 1. 應對AI時代的挑戰: AI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倫理、道德、社會問題。 哲學能夠提供思辨的框架,幫助青年人更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例如: A
2025/03/04
問:是否可以給個理由 讓2025年的現在的青年人讀哲學 AI:在2025年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青年人閱讀哲學的理由,可以著重於以下幾點: 1. 應對AI時代的挑戰: AI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倫理、道德、社會問題。 哲學能夠提供思辨的框架,幫助青年人更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例如: A
2025/02/23
問AI:我想說的是 "創新" 是否代表著某個群體或個體的常態性價值取向發生根本性改變。 案例如: 以前覺得女性不能參政 現在卻很普遍; 又或者以前對普遍對國家認同負面 現在轉向正面; 以或者對於人文的重視遠高於過往。 這些現象背後是否都代表著創新的推進。 AI: 您提出的觀點非常深刻,確實抓住
2025/02/23
問AI:我想說的是 "創新" 是否代表著某個群體或個體的常態性價值取向發生根本性改變。 案例如: 以前覺得女性不能參政 現在卻很普遍; 又或者以前對普遍對國家認同負面 現在轉向正面; 以或者對於人文的重視遠高於過往。 這些現象背後是否都代表著創新的推進。 AI: 您提出的觀點非常深刻,確實抓住
2025/02/09
問: 請問 我正在自學數位行銷領域知識 但有部分知識 無法學以致用,因為無對應的使用場景及標的,例如: 數據分析知識與seo優化 請問數位行銷領域那些知識是比較不會有無法學以致用的部分? 我個人是認為: 文案、設計、社群經營、廣告投放,書寫企劃書 以上領域似乎比較能學以致用,請問針對我的問題,您是否
Thumbnail
2025/02/09
問: 請問 我正在自學數位行銷領域知識 但有部分知識 無法學以致用,因為無對應的使用場景及標的,例如: 數據分析知識與seo優化 請問數位行銷領域那些知識是比較不會有無法學以致用的部分? 我個人是認為: 文案、設計、社群經營、廣告投放,書寫企劃書 以上領域似乎比較能學以致用,請問針對我的問題,您是否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