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9 月底前往英國的時候,學校並沒有特別告知課程全部轉線上課程,只說 lectures 會轉網課,那時候我的天真想法是:應該是大講堂講課轉吧,我們還有很多 lab(實驗課/實機課),還是可以接受。當然也還抱持著一絲希望,覺得等疫情好轉,就可以轉實體課程,就毅然決然地飛來了。
結果,上了一學期的全網課,以及更嚴重的疫情下,宣布下學期也網課,呵呵。等了那麼多年的留學夢,碰到這種事…(淚)
網課工具
- Blackboard
學校的官方平台是 Blackboard,根據 wiki: Blackboard 是一個數位教學平台,由美國 Blackboard 公司開發,老師和學生可以在這個平台內進行各種課程方面的交流。
應該是蠻多學校都套用同一個系統,功能有上傳錄影、線上考試、live 課、繳交作業、討論區。介面不太友善,一開始用很卡,而且每一堂課的菜單設定稍微不同,導致常常找不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分組討論找不到入口。
這個系統最尷尬的地方是,中國學生受到高牆的影響,無法正常上課。
像有一次討論課,其中一個組員人還在中國,他只看得到老師分享的 ppt 畫面,但聽不到老師的講課。後來靠我靈機一動,打微信給他,把我電腦喇叭開大聲一點,讓他能從微信聽到講課。
因此,雖然這個是官方工具,但很多課程會搭配使用 teams 做即時講課。
- Teams
在上班的時候正好碰到公司導入 teams,原以為離職可以跟這個難用的東西說掰掰,沒想到又重回他的魔掌之中。簡單說一下他的優缺點:
- live 上課可以開自動辨識語音的同步字幕,雖然不是 100%翻譯正確,但已經非常助於學習了。
- 找人方便,知道名字就可以找到人,也可以開私聊。
- 有錄影功能,但影片會自己消失(約一週後,可能是老師設定的)
- 缺點
介面設計很怪,因為要看 code,所以最重要的部分是左上角跟左下角,但是 teams 的功能列很容易剛好擋到這兩個位置,尤其是螢幕截圖的時候,teams 會偵測你離開視窗,導致功能列自動彈出,最重要的部分就會被擋到。
網課上課方式
這學期有三門課:c 語言、計組、intro,老師們選了不同的排列組合給我們上課,有錄影+ Live + Lab,也有老師根本不錄影(這門課的奇葩事蹟我們下回細談)。
Recording 事前錄影
大部分的講課都改為錄影,好處是學生可以重複觀看,也沒有因為網路不穩沒上到課的問題。個人覺得跟實體比起來,我比較喜歡錄影課,這樣也不需要自己帶錄音筆,而且不懂的地方可以暫停或加速,是可以很客製化的學習方式。
安排得最好的是C語言,感謝教 C 的 Neill 教授讓我覺得選擇來這邊也沒那麼蠢的。一週的課程安排大概是錄影兩小時,live Q&A 兩小時,lab 6+2。
相反的,有老師不錄影,不講課,讓人很鬱卒,因為如果是實體課,怎樣都不可能不講課吧?還是他也沒時間上實體課呢?這就不得而知了。聽說去年教計組的老師被評選為優良教師,好像今年剛好離開我們學校,換了這位 David 接任,但 David 好像是被迫扛下來,所以我們班的課程算是最低優先級,先上兩張圖看一下老師直接表示沒時間錄講課。
同學問說: 沒有講課我們班是第一班嗎?
老師回答: 我沒時間錄影。
Live Q&A
根據錄影和該週進度,老師會搜集 po 在論壇的問題在 live 課回答,也會現場接受問題 call-in。課程內容充實程度跟學生問問題情況呈正相關,有些時候可以從他人問題學習,但有些就頗尷尬,例如 Intro 課是屬於通識的課程,也就是講一些 CS 有哪些範疇、畢業 project 方向及寫作,Q&A 大多時候很安靜,沒什麼問題,跟教授還有助教大眼瞪小眼,提早結束也是常有的事,像有一次我忘記要上課,大概晚 20 分才想起來,上線的時候發現 17 分時就結束了。
Lab(?)
線上 lab 課若是C語言還好,因為就跑程式,就作業遇到問題直接按螢幕分享,問助教問題。一開始大家都沒有想問問題,浪費助教兩小時,後來課程就調整成前一小時自由問問題,後一小時每個助教有自己的頻道,會專門講一題,有次助教很可愛的在結束時說“請訂閱並按下小鈴鐺”。
最神奇的 lab 課又是計組。
電路圖跟電路板實驗時,我們也是各自在宿舍用自己的東西,電路板的 pin 很小,而且電路接來接去,透過螢幕根本看不到別人的長怎樣。幸好不考試,不然大概會很慘。
Peer learning
只有計組有,這門課更絕了,沒有助教也沒有老師,完全就是幫大家畫個時間在課表上,美其名讓大家互相討論學習,但效率不彰,有時會遇到私訊同組同學,同學說不參加,久而久之我也逐漸當作沒這堂課了。
以上就是目前在英國線上課程的學習情況,可能每間學校不相同,給大家參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