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察:我的第一次諮商,片段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ㄌㄧㄥˋ果的前情提要〕
有朋友說我的故事或許可以幫助到一些人(ㄟ乾有人看嗎??),我不敢說幫助啦,這太偉大了。如果之後我有完整寫出來也會受到不少的批判吧,但我很樂意接受各個觀點。要當成看我的碎念、回憶錄、還是配飯配泡麵吃,我就先當成隨筆寫吧。隱身在文字底下的我,說穿了就是再普通不過的…該說女生?女人?還是女孩?反正很快我就30變成阿姨了(菸)。
這件事情,讓我認真思考的話,女生、女人、女孩,甚至連母親,四重的身分重疊,我覺得我用盡了力氣去…(愛)一個人,之所以括號起來,是因為現在的我完全沒辦法說出愛這個字,連打字我都很尷尬。
其實我也還沒有想到我要如何闡述這一年多之間的故事,既漫長(不是指時間的漫長,而是那種不知何時要結束的漫長)、又糾結、太多形容詞。對於事件本身,目前就想寫的模糊模糊(看的人也太雖小吧?),但對於我每次的感覺,我想精確地描述出來。
※來個提醒:我目前還是有在繼續諮商,基本上一個月一次。
〔進入本文〕
是的,我是故意、很刻意的、非常用力的,我就是要找你的諮商師諮商。
事發後沒幾天,自己一個人跑去吃水相,點了干貝奶油義大利麵還加點套餐,一堆麵包跟飲料(養生排毒的奇異果汁)。我一個人坐在可容納四人的長桌,在我前方的是一組家庭(爸爸、媽媽、看起來念幼稚園的小妹妹),一開始,我不以為意,直到妹妹趴在靠背上,雙手扶著小臉,直視著我,不可避免的,對上了這純真的眼神,直白且熱切的凝視好像是對我的疑問:姊姊,妳怎麼一個人吃飯?
果然那種想彌補自己的心,一瞬間就被看穿,我的神經、毛細孔、一切的一切變得好緊張,環顧四周(我終於肯環顧四周),週四的晚間六點半,客滿,有家庭、有朋友,此起彼落聚餐的聲響,不知道在聊甚麼那麼開心的笑聲,好刺耳(我終於認真去聽周遭有甚麼)然後,只有我是一個人,沒錯,全餐廳只有我是一個人,我感覺這世界容不下我,連空氣都在排擠我,我都在厭惡自己,因為,麵包剩了就算了,而我那盤還算不錯貴的一大利麵剩下了半盤。拿起手機,迅速Google家中附近的諮商所,「阿這家以前去過了!(2017年吧,去了一次)」「好那就這家吧沒去過。」迅速的打了電話預約諮商時間。
可是我要談的不是這一次,這家總共三次,因為對我來說,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是,我無法敞開,面對諮商師,我冷靜又好笑,甚至覺得沒甚麼呢,我很好的呢,恢復中的呢。結束後從諮商所回家的這十分鐘,就是那種,我很想哭,卻只有兩三滴,可是這兩三滴的質量很重,組成的成分太複雜,到家樓下,擦擦眼淚,上樓,我是好笑的姐姐,父母的乖女兒,Yes always。
和你怎麼開始聯繫的過程就先省略了,得知你換了一家諮商師之後,問了你評價如何,你說老師很好,很有智慧,給你很多幫助。於是我跟你要了聯絡方式,預約了時間,我找他,不是要智者告訴我我怎麼了,而是那時糾結的我,我想知道為甚麼你這樣子做,如果我不釐清,我幾天幾夜都是同樣的疑惑困住,而當然,我有我的諮商的前提,我希望達成的目標(但這就之後再說!)
選擇跟你同樣的諮商師需要多大的勇氣?為了解決這停滯不前(根本倒退吧)的生活,我嘗試了多少方法?
—諮商當日,晚間8點—
在河旁的諮商空間,有很多的書(心理學、中國文學)、書法,二樓好像是給小朋友學畫畫吧,我一定是不遲到的,站在門口觀察了一下環境,我說謊,我只是要分散我忐忑不安的心而已。老師來了,和藹可親,親切的打聲招呼後,就進去一樓的諮商室,老師坐在椅子上,而我坐在沙發的正中間,我手握手機,沒有放下。
打量了這個空間,包含老師。
「原來你就是他的諮商師呀…」
「他也在這個地方諮商嗎?也坐跟我相同的位置嗎…」
(這只是心裡話,我當然沒說出來。)
老師開始跟我說諮商的守則(這叫做守則嗎?),兩張紙,1、2、3、4…有幾點,忘了,我其實沒在聽內容,好,簽名就對了,一張給我一張給老師。接著,老師簡單地介紹自己,價錢怎麼算…
「妳是○○介紹來的,那因為我也跟○○諮商不少次,介紹的價錢會更便宜一點,多少多少錢…」
對著老師禮貌的微笑後,我手依舊緊握IPhone XR,然後頭低低的…
「那妳今天要來諮商的主要目的是甚麼呢○○(我的名字)…」
…安靜三秒
「老師,我就是○○跟你諮商,他故事裡面的女主角…」
「我不知道他是怎麼跟你形容我的…」
擋不住了,我哭,不停的哭,毫無顧忌地哭,不停的說話…
「老師,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為什麼我那麼愛他那麼盡力了,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為什麼我還是失望?」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真的不明白…」
「老師,他真的愛我嗎?」
「老師你可不可以告訴我,我到底哪裡做錯了?」
「我真的不明白…我真的不懂…」
「可不可以告訴我,他在想什麼…」
「老師,告訴我好不好,他真的愛我嗎?這樣真的是愛嗎?」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老師暫停了一下,思考了一下。事發後,日日夜夜,多少的疑問都向著自己,好難熬。(諮商的收穫以後再說,我的路還遠著呢!)
我要說的就是這三個字「為什麼」。過了兩個月多,我才意識到這件事情。高一初戀,進大學前被劈腿失戀(登記分發都出來了我要怎麼換學校?),我抱著我老媽的第一句話「為什麼他不要我了?」我是深深的,不明白、不了解、為什麼、我沒有變、日子、卻、這樣、趁我不知不覺地改變了。那年17,那年25,過了整整八年,我從學生都成為上班族了,我還是重蹈覆轍,口裡說出一樣的問句,這句為什麼,只要能證明我哪裡失誤了,我就可以承認我失敗了,承認我感情死的有道理,承認我一定得承認這個結果,是我失手,是我過頭,是因為我找不到哪裡做錯,我看你的眼神如同那個孩子看我的眼神一樣的純粹,等我回神過來我必須是個大人承擔結果時,我已經加速度的下墜,然後不知道是自我還是自尊碎的四分五裂,開始失去感知的能力,簡稱:麻木。
可是我想要感覺到痛。唯有感到痛或者快樂,我才是真實地活著。
即使摔成一灘爛泥,還活著,意志還在,我就還是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育兒十七年,照顧多寶的生活真的是是既忙碌又充實。我非常明白生養孩子的日子需要妥協和犧牲些什麼。所以即便私心很想大家多生小孩,越多越好,但我從不推坑。 當孩子慢慢長大到我快要能有一點me time的同時,進入的職場,工作近五年,全然的跨領域,起步得晚,同時也因為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與熱情,我拚盡全力,
Thumbnail
歡迎大家再次來到「無框教室」,我是安然。很高興能繼續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一路走來的心得與體會。實在很抱歉,這段時間身體有些微恙,喉嚨狀況不佳,拖了一段時間才更新,再加上製作這個節目後,我常常在反思自己在教學和教育這部分的落實與否,這部分待會再來分享。今天是第五集的播出。在這一集中,我將深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近9個月來對自我情緒覺察的感受與成效,並提出了對情緒的新看法,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而消極的情緒發洩只是一種必要但偏向消極的解決方式。通過覺察練習和情緒的安撫與過渡,作者認為人們可以更好地與情緒共處,進入一個平衡的情緒狀態。
Thumbnail
在第一集我先跟著柚子甜抽出的兩張牌卡來做「回首來時路」的覺察,先誠實的回顧過去的狀態,才能明確知道自己現在人在哪裡、要如何前往理想的未來呢? 而今天這集則是來到「許願」的步驟,透過抽出三張《情緒光影卡》來覺察靈魂渴望的願望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育兒十七年,照顧多寶的生活真的是是既忙碌又充實。我非常明白生養孩子的日子需要妥協和犧牲些什麼。所以即便私心很想大家多生小孩,越多越好,但我從不推坑。 當孩子慢慢長大到我快要能有一點me time的同時,進入的職場,工作近五年,全然的跨領域,起步得晚,同時也因為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與熱情,我拚盡全力,
Thumbnail
歡迎大家再次來到「無框教室」,我是安然。很高興能繼續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一路走來的心得與體會。實在很抱歉,這段時間身體有些微恙,喉嚨狀況不佳,拖了一段時間才更新,再加上製作這個節目後,我常常在反思自己在教學和教育這部分的落實與否,這部分待會再來分享。今天是第五集的播出。在這一集中,我將深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為了找尋生命的真相,此生願意付出多少呢? 那年,剛從傳統的佛教團體離開,是因為發現將近十年的打坐冥想跟幾本佛學的書,無法使我從一次情傷的苦海裡解脫,那樣的盲點使我開始對外尋找,一條不同的修練道路。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近9個月來對自我情緒覺察的感受與成效,並提出了對情緒的新看法,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而消極的情緒發洩只是一種必要但偏向消極的解決方式。通過覺察練習和情緒的安撫與過渡,作者認為人們可以更好地與情緒共處,進入一個平衡的情緒狀態。
Thumbnail
在第一集我先跟著柚子甜抽出的兩張牌卡來做「回首來時路」的覺察,先誠實的回顧過去的狀態,才能明確知道自己現在人在哪裡、要如何前往理想的未來呢? 而今天這集則是來到「許願」的步驟,透過抽出三張《情緒光影卡》來覺察靈魂渴望的願望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