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1:【跨領域的時勢】

2021/02/0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19 跨領域的文創草包期
友人總是嘲笑我,是企業二少跟別人想的不一樣,然後有奇葩古怪邏輯的想法。這讓我想到四十不惑那年,高人閒來無事的贈言:「妳將來會跌破眾人眼鏡,成為作家…」最怕那種沒事送話的高人,好像逃不出宿命的棋盤,脫軌的人生以為新創了格局,結果又回到未解的棋陣當中......聽了真的是晴天霹靂火,燒光頭都沒友人相信,連雙親都無法理解我會滾進作詞作曲的音樂產業。
繪製 © jclees58.com
至今閱讀履歷,我也只讀過兩本完整小說,一次是在紐約友人家中隨手翻閱的英文浪漫愛情小說,另一本便是在台認真讀完德國作家翻譯成中文的唐蕃歷史人物故事。這跨領域和一條龍作業的出口貿易有何不同呢?!心得如下...
讀書,就好似墜入深不可測的迷幻黑洞
一本素人小說,如同作貿易的印刷商品,但是書中的世界,卻要隨機隨緣的引薦者或投資家,才能落實於影視產業。因為有點兒私人的閱讀障礙,我總會一邊讀文字,腦海即刻浮現書中場景,這讓我讀一本好書都顯得混亂且異常疲累,時常拖慢閱讀速度而不了了之。就連考多益Toeic我都會腦中畫格框分列重點(像電子機板的路線分布圖),在2005年限考時間內拚到775分,也算是大專程度極限了。因此閱讀變成是一項艱難又深奧的挑戰,真正踏入時勢所趨的文創,對我自身能力威脅頗大,畢竟普遍閱讀者,也是有分級的。對我來說,一本書若沒有實質被讀者心靈吸收的效益,就不算是個實用的商品,也因為這個考量,我才會先推出無國界的音樂作品《千年之印》。
青春期時看字書,一旦無聊內容便打瞌睡,所以我只挑自己興趣的項目認真速讀。從沒有耐性,訓練到耐心十足;從看不下別人拐彎抹角的囉嗦作品,逐漸忍讓轉而欣賞百樣米人。我自創中西融併寫法,期望勾人心魂進入想像世界裡,一日一萬字是常態練習習慣,直到友人團慎重地一一回饋說:「寫法很耐人尋味,會聯想起以前O庸、O匡、O易的武俠風格…可是妳又獨樹一格...」我才放鬆放緩下來。我的天啊!!對文筆沒自信,還以為寫很爛,為何友人和教授回答起來,都會停頓又思慮半天才吐評語出來,感覺低空飛過的險境~"~
除了追好劇是我的日常功課,網漫也千部狂追,奇幻武俠小說...我可是一本都沒看過~"~實在是無法置啄...在方格子這裡,我也是新手創作家,很多工具都還不熟,VC有新創思維,不厭其煩的教導,在無法返加期間,我就藉著練習插畫技巧和繼續寫作。
極力於寓教於樂的內容,我想分享新手踏入文創產業的艱苦談,為了IP藝術,我以素人立場踏入後,接下去做了什麼前置作業的功課,來度過疫情宅法,一起和文創族群零成本地埋頭苦幹…
被FB的廣告吸引,嘗試玩票性投放實驗 :
在2020年想衝動實驗的投放廣告,是為了理解FB通常如何操作與分析回報,畢竟華文的文創總不能只依賴兩岸交流,而不對外出口國漂流一下芳蹤。
那年初春,疫情才剛要開始,侄子臨時轉學寄宿求我教養,返加行程被打亂,閒在工作室寫寫基因檢查經歷,與澳洲友人編起歪樓版的〈麥克疫情日記〉1-7集,那時全球各地的警戒心還沒有現今的嚴峻形勢。當時宅在家,同樣考慮自費出版〈千年之印〉上卷作品,插畫風格還在摸索期,感覺需實體紙本送國家書局擁有ISBN後,才有可能準備郵寄提供歐美相關人士商討: 就先在音樂光碟部分/繪製的小說封面,進行第一階段投放FB廣告,來實境觀察藍海水溫效應。
雖然我也和日系動漫商聊過,可是動輒百萬的MV也不是草民玩票的能力範圍,文化部也只輔導專業產業公司轉型海外參展,在素人作者新手階段,有很多的不明確,因此我就先把手游遊戲拓展觸角,暫時封包了!

第一次掏腰包用粉絲頁廣告
FB廣告實驗1.
在第一次FB粉絲頁的投放5日廣告,只針對北美及在台受眾圈選範圍,它的回報分析統計,真是少的可憐……但是,也透漏出18歲到65歲之間的興趣度,甚至清一色全是男士們看過來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有手游的煙硝味濃厚,想想【朝代神姬】IP真的很適合戰場上的第一印象。。。衝啊。。。
PS:不過...衝太快總會跌個狗吃屎,這只是投石問路,請廣告實驗指導它的背後靈,能告訴投放者甚麼效果罷了!總要繳學費吧...

第二次友人贊助廣告投放
FB廣告實驗2.
隔兩個月後,小說版本打樣實品有了概略輪廓也寄往國外,我閒來無事又對小說書的長相又有不同意見了。
因為想改變成日系漫畫來瘦身尺寸,隨手攜帶外出,空檔時間方便翻閱!但是,在到處蒐羅友人人脈關係,陸續回報提供編輯部的意見觀點,我又產生想要促成翻譯日文或德文的機會,來讓外籍人士欣賞一點亞洲歷史文化的人物介紹,那就勢必要練習插畫和插畫師異業合作,用視覺效果吸引外國人的目光。 此時,我也和音樂家異業結盟,雙贏優惠權利金,共謀國外發光的機會...
然而那時疫情擴散開來,全球各國當地民眾顯得有點排華狀況,國外移民朋友多,自然就聽聞許多不同民族的矛盾情況。就疫情關係,讓中文語言使用華人,全被歸類同樣中原來的種族令人印象不佳。
我轉向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市場實驗,就在第二次FB廣告受眾數字有點嘗到回應,它的點亮指數有開始出現日韓注意及印度市場的點擊回饋。還是一樣的反應,這回年輕族群18-24歲增多,還是男多於女的統計,可見【朝代神姬】的品牌商標註冊效果,若不做手遊市場就太可惜了!(手遊商快看過來,不要再做代工國王了XD...唉...真的看過來我也會有創作疊加的壓力吧...)

第三次測驗廣告投放
FB廣告實驗3.
又隔兩個月,我第三次投放FB的廣告刊登,賣書不是重點,而是用【Dragon-Queen】英文代號,只針對印度及泰國市場測試音樂。結果還是眾男多於女,而且反映出來的熱烈,還透漏出溫暖的訊息傳遞,甚至異國陌生人的主動留言分享。我很訝異這樣的投放廣告後,FB數字報告所顯示出來的結果,因為我在國際貿易的履歷,往往外銷出口產品只接觸生活水平較高消費的歐美市場,這是不是個轉型文創時機?把自己打回新手重返電商模式,來配合政府的南向政策,拓展週邊商品的機會?!
在三次投放廣告中,就如同繳了1500元的補習費,我喜歡實務經驗來取得現實學習經歷,大膽嘗試看看也沒有甚麼太大損失。這次經驗分享,是探得印度和泰國市場有古文化的關係,所以對國王陛下之類的歷史故事很有感,在MV第4話的插畫創作封面,我也抓取古色古香的視覺效果,穿越因果的原創作品,對印度人來說蠻受用,而且包容度頗高。
對於千年之印下卷的現代故事,轉入移民的現實生活,對曾經一時成為殖民地的國家,我都有很深的體驗感觸,想繼續創作系列作品。這就是我進入文創題材的廣泛汲取草擬期,多元文化觸角一直發生在日常生活中,靈感其實是泉湧不斷的~那您有沒有注意到自身周邊生活中的刺激因子?!很多人常問我靈感如何來,都是以上這樣點點滴滴現實生活中拉編出來的~

付費99讀極短篇小說第一砲
也許時機已到,在去年底參加影視音樂產業的研討會,也理解到音樂界的瓶頸,若台灣本土文創再不參與異業結盟整合外銷市場是不行的。
過去都和外貿協會在世貿中心當廠商,共同致力於海外國際展覽,對於周邊商品的東西比較專業。關於這個新興文創影視動漫產業道路,我也完全是個新生作文/作曲創作家,這真是始料未及。叫我寫新創小說,不創作書中主題音樂,插個詞再編個片尾曲,不畫個想像中的唯美插圖,這實在是很難過的一件事。我連國慶日投稿某文學影視百萬小說參賽作品《大宛鷹緣》(註:「宛」唸淵),都還特別有靈感做了一首愛情喜劇的曲子呢。音樂老師私下評論說很有韓風的味道,我也想試試專為外銷韓國市場的作品,看外國買不買單。現在只能音樂獨享…自戀狂般的反複聽聽檢查悅耳度,因為錄製作曲費,聽起來也不便宜,我一直強調很新手...這真是浩瀚的世界,為何都學不完?!!(就算學霸,痛苦指數也是會攀升滴...)
在以素人作者的角度,來看台灣文創的軟實力,它確實是有被封包在地的發炎情況,讓插畫家和其他產業的精英份子暗自出走異鄉他國發展。我也很好奇的是,會作畫的奇才都臥虎藏龍在日、韓、美、泰國等市場賣力工作,這樣的隱沒名聲出走異鄉打拼,是不是就像當年2003年時台商投資出走潮的翻版一樣,肥了他國瘦了母國?!
我就只是單純為母國而努力,不管別人相不相信,只是想做潮流早該做的事,認同的同好者,就努力一起抗戰吧…Part I.就先吐到這裡~下回再聊滿頭包的經歷~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半退休的兼商,因落後腳步看不下去,才重出江湖滾入紅塵,只為刷新追劇和振興網漫動畫的目的。
從傳統製造出口商的小螺絲釘,要跨入一個不同領域的文創門檻,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我注重實務經驗,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現在疫情局勢要反其道而行,轉念要倒吃甘蔗享受宅經濟萬卷書的箇中滋味。因為文創IP,所以我墜入興趣的深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