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焦點─台灣的核能發電與反核運動
2001年 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的核能4廠興建工程,民進黨首次執政的行政院堅持停建,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做成解釋,認為行政院片面停建核4廠與憲法規定不符,行政院與立法院在政治鬥爭中妥協,簽署核4復工協議書,宣佈核4重新復工繼續興建,但核4的命運卻是更加詭譎多變,攻防戰越演越烈。
核能4廠位於台灣北部台北貢寮海岸上,在核能4廠興建前,台電已在北部的台北石門和台北萬里,以及南部的屏東恆春運核能3座核能電廠,行政院1980年核定核能4廠建設計畫,一直都沒有出現明顯的反對聲音,但民意疑慮核電廠安全性卻是暗潮洶湧。
核能4廠命運巨變,始於1985年體察民眾的總統蔣經國,飽受宿疾糖尿病之苦決定,沒有解除民意疑慮前暫緩興建4,但反對核能電廠的民意不但沒有解除,反而更加強烈。
蔣經國1988年逝世後2個月,貢寮反核自救會隨即成立,是台灣地區第1個地方性反核組織,台灣反核團體並於屏東恆春核能3廠及台北貢寮核能4廠發起為期3天的反核示威抗議遊行活動,為以副總統繼任總統大位的李登輝,帶來強大壓力。
李登輝1991年指示行政院通過恢復核能4廠興建計劃,立即引來反核學生在五四運動紀念日夜宿包圍台電大樓,李登輝意志堅定不為 動,指示國民黨籍立委在立法院貫徹政府的決策,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成立核4公投促進會,發起反核4千里苦行,獲得在野的民進黨強力背書,直接與準備強渡關山的李登輝正面對決。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於1999年核發核能4廠使用執照,民進黨在2000年總統大選擊敗執政長達半個世紀的國民黨首次取得中央政府執政權,陳水扁總統於10月27日指示行政院長張俊雄宣布核4停建,引爆激烈政爭,股市在2個月內大跌1,191點,跌幅達20%,大法官會議迅速做成520號解釋,為核能4廠攻防戰劃下休止符,核能4廠重新復工,預定在2006年7月商業運轉。
核能4廠第一波攻防戰付出巨大代價,台電表示核4停工110天損失近新台幣35億元,全部由台電自行吸收;在野的國民黨評估,核能4廠持續104天攻防戰爭,至少造成4兆元損失,每名國民平均損失40萬元,核4攻防戰繼續交火。
民進黨籍行政院長蘇貞昌不理會反核民意,批准追加預算448億元支持續建核4,台灣2008年再度改朝換代,國民黨擊敗民進黨重新取得中央執政權,總統馬英九也支持續建核4,民進黨卻是立場丕變,以核4為政治鬥爭工具反守為攻,黨主席蔡英文提出「2025非核家園」,先後發動3波的「核4公投千里苦行」再度登場,要求行政院直接宣佈停建核4,引發數波激烈的警民衝突。
學者出身的行政院長江宜樺在強大壓力下,迅速決定做出重大讓步,宣布沒有完成公民投票決定核4未來命運,核4完工也必須通過安檢,不放置燃料棒也不運轉,暫時將已耗資3,300億元,完工98%的核4封存在時光膠囊中,且沒有時間表,將核4命運留待後代子孫以智慧解決,但反核團體並不埋單,走上街頭包圍總統府和立法院,警方多次以鎮暴水車驅離抗爭群眾,社會陷入擁核與反核的激烈對峙。
核4命運最終「由街頭決定」,於2014年6月正式封存3年,再無限期延長,台灣面臨難解的每年電力缺口約193億度,相當於全年用電量5%,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燃煤發電廠火力全開,付出的代價是空氣品極度惡化,人人都必須付出健康的代價,這就是民主政治,杞人憂天或怨天尤人,不過是和自己過不去而已。(延伸閱讀1:核能電廠的罪與罰~台灣的核能電廠與反核運動);(延伸閱讀3:核能電廠的罪與罰~全球核能電廠發展進程與反核運動)
◆核能電廠何去何從是台灣高度爭議的公共議題之一(圖/TandY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