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OVID-19爆發,許多企業被迫實施遠距上班,並大量仰賴Zoom等視訊平臺和公司同事及客戶開會。這也引發Zoom倦怠(Zoom fatigue)現象。史丹佛大學一項研究說明了引發Zoom倦怠的原因。
自去年3月企業大規模實施遠距視訊協同的作業型態,許多員工在以Zoom或微軟Teams等視訊工具開了一整天的會後,出現倦怠、焦慮、虛脫的徵狀,這些現象被稱為「Zoom倦怠」。史丹佛大學虛擬人機實驗室(Virtual Human Interaction, VHIL)於本期《Technology, Mind and Behavior》期刊發布研究論文,解釋造成Zoom倦怠的四項成因。
第一項成因是過度的眼神接觸。研究人員指出,一般人際接觸中,人類的視線會轉移,一會看說話者,一會寫筆記或看向其他地方。但在Zoom視訊網路會議機推薦中,所有人都得長時間盯著螢幕上的人,造成長時間眼神接觸。另外,隨著現代桌機螢幕尺寸愈來愈大,螢幕上顯示的人臉也太大,造成人類不舒服。研究人員解釋,當對方臉部太大,大腦會解釋這時將出現高度緊張狀態造成人體過度亢奮,因此長時間的視訊相當耗費心力。
第二項原因是,在視訊時用戶會不斷看到自己的影像。研究人員引述其他研究指出,當人們看到自己的影像,會對自己更加苛刻,因此視訊過程中除了對方臉孔,另一個畫面顯示自己的影像,憑添更大壓力。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從鏡中看到自己會引發負面情緒。
第三個原因是,和真實世界的人際接觸相比,視訊造成的認知負擔更重。普通情況下人類溝通存在大量非語言(nonverbal)線索,人們也會下意識尋找這些線索,像是肢體語言。但在視訊網路會議機推薦中能顯示的非語言線索大為減少,使用者必須更加費力去搜尋,以及表現溝通線索,像是使用者要小心頭不能亂動以免跑出訊息窗格,或是為了確保對方知道你同意,用戶得更大力點頭或舉起大拇指等,都讓視訊溝通更為吃力。
最後一點較好理解: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開視訊會議,是以不自然方式限制身體活動量。研究人員指出,身體有適當活動時,反而工作表現會更好。
VHIL主任Jeremy Bailenson建議,為減少Zoom倦怠,使用者不妨縮小視訊窗格以減少過度的眼神接觸和他人的臉孔大小,並使用外部鍵盤來擴大用戶和螢幕間的距離。同時利用視訊工具內建功能來隱藏自己的影像,或是暫時轉成純聲音模式,以減少壓力。最後,研究人員也建議利用相機或鍵盤創造出一些活動空間,例如攝影機擺遠一點允許使用者稍微移動腳步或在紙上塗寫,和平常的會議一樣。
(iT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