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憲法之父」麥迪遜(3月16日壽星)

『人如果是天使,就不需要有政府; 政府如果是天使組成,就不需要制衡。』
3月16日知名壽星:「美利堅憲法之父」麥迪遜(James Madison,1751-1836;總統任期:1809-1817)
貴為美國第四任總統,名列「開國元勛」,麥迪遜誕生於昔日英屬北美殖民地維吉尼亞州,畢業於昔日新澤西大學(今天的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早年以力主宗教信仰自由化的執業律師身分展開政治生涯,歷經州議會代表、眾議員和國務卿等職務的洗禮,成為近代北美「啟蒙時代」裡的代表性人物,更是《美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的主要簽署人之一。而與盟友共同合著的《聯邦黨人文集》(Federalist Papers),透過精闢的論述,勾勒出了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架構。
西元十九世紀初期,面對內外局勢都尚未站穩步伐的美國,一個所謂「民主化理想國家」是否能長治久安的延續之際,麥迪遜站在最高領導人的視野,擔心的不是個人權利的如何長期把持,反而是著眼在派系寡占、把持政權的問題!他認為一套未受監督的民主機制,容易讓政客以假借人民名義操控,並透過選舉來謀取個人利益,甚至最後可能會出賣祖國!故麥迪遜非常重視社會利益和公益團體的多樣性,也不斷呼籲民主社會應適當能使每個機構均有平等發言的管道,以求其社會之穩定性和均衡!
《美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麥迪遜亦主張,民主國家體系下的有效制衡方式,包括了「權力分立」、「國會兩院制」和「聯邦體制」等等,正由於他的理念明確奠定了後世美國憲政與政治的思維出發點,進而被推崇是美國的「建國國父群」成員,以及「憲法之父」。
此外,為抗衡國內「中央集權制」的聲浪,麥迪遜在西元1792年時成立了不同於「聯邦黨」的「民主共和黨」(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後來更以創黨元老之姿,參與西元1808年和西元1812年總統大選,兩次也都順利以過半得票(普選票64.7%和50.4%)贏得選舉;兩屆八年的任期之內,他除了採取對原住民的歸化與保護,期盼美洲印第安人接受歐式農業,融入英美文明外,更要求美軍不得讓新移民侵犯原住民的固有土地。
但最重要的大事紀,莫過於美國與英國之間爆發了加拿大領土爭奪戰的「1812戰爭」(第二次獨立戰爭),但身為美國建國後第一位對外發佈宣戰令的總統,麥迪遜卻也一度因英軍攻佔華盛頓特區而避難他處,締造了至今唯一一位,呃...美國總統因白宮被攻破而逃離首都的不光明紀錄!只不過,這場耗時兩年八個月的戰役,最終的協議停戰,讓美國在國際社會贏得了高度的聲望,也使美國人愛國的熱情再次受到感召,並導致反戰立場的聯邦黨從此在美國政治舞台上消失。值得注意的是,戰爭過程中,英國海軍對美國港口的封鎖政策,導致了進口物資的減少,但卻也相對地促成美國本土製造業的興起,外援轉內需,使美國經濟開始朝著更加自主化的方向快速發展。
對了,還有個民間說法(傳說),麥迪遜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目前「身高最矮」的總統,嗯,他大概只有163公分(5呎4吋)...但,呵呵,還是高過拿破崙啦!
璀璨的万華鏡下,365+1,點點繁星在夜空裡閃爍著,似嘻笑或沉思,編織成璀璨奪目的銀河千景。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終歸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潺潺細水,取一瓢的點滴拾遺,悄然偶遇的時空現場,我們都是舞台上的主角,看哪!芸芸眾生,每一天來到世間的人物群像,名為啟明之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