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焦點─中國五四運動
1919年 在法國首都巴黎舉行的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和平會議,決定由日本繼承戰敗的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殖民權利,出賣中國權益,北京大學等13所學校上萬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結,舉行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示威抗議,引爆影響深遠,促成當代中國命運全面性巨大變革的五四運動。
北京大學學生於5月3日晚間舉行大會,達成集結天安門舉行學術界大示威等4項決議,包括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等校的3千多名學生響應,次日發起「外爭主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合約簽字」遊行示威活動,在天安門廣場集結,由北京大學學生傅斯年擔任總指揮,宣讀「北京學生天安門大會宣言」,要求嚴辦親日派的賣國賊交通總長曹汝霖、貨幣局總裁陸宗輿,以及駐日本公使章宗祥等政府官員。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在強烈民意壓力下,1個月後撤換曹汝霖等3名官員平息眾怒,並指示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但星星之火已經燎原,影響當時的社會經濟套教育思潮,並為仍在萌芽階段的共產黨提供絕佳的發展溫床,30年後取得中國大陸江山,徹底改寫中國歷史。(延伸閱讀:兩個中國~重大學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