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過,那一棟棟掛有無數冷氣的高樓大廈, 是如何築起的嗎? 也許是烈日下,也許是寒流來襲時,又或者是颳風前的那夜。 黝黑的皮膚,是長期曝曬之下沉澱的傷痕, 忘了曬傷的痛楚,忘了搔癢難耐的汗疹, 只要能夠繼續工作就好。 熬到正午時刻,上班族在冷氣房裡輕鬆交談、享用便當時, 他們只要能找個亭阿腳,有個遮陽處, 稍微舖個報紙墊著,就能滿足地吃午餐便當。如果時間許可,也許會就地躺在地上,休息片刻。 流了整日汗水,體力透支的身軀,有多疲憊,只有自己曉得。 小時候有好幾回,爸爸乾乾淨淨地出門,回來偏偏一身泥濘,活像個跌進土坑的樣子,真的餓翻了,他會直接坐在地上,先飽足一餐,再好好沖個澡。就算一身土,他也曉得,盡可能減少家人的負擔,不弄髒家裡的寢具。 在外頭的工人也是如此。 如果你曾注意,他們知道在工地工作後,身子難免帶些泥土或粉塵,不太會進餐廳。因為知道在外工作的辛苦,他們也用同樣的心態同理別人,不想造成別人的麻煩。 忘了有幾回的颱風天,別人的爸爸都在家裡歇著, 自己的爸爸則因工作必須在外頭待命, 我和弟弟總開玩笑似地念起了小學國文課本的《爸爸捕魚去》:「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其實,不過就是爸爸讓我們懂得的道理,笑笑地看待一切, 只要爸爸總是能平安回到家就好。所以,我們只是笑著、念著。 工人們頂著烈陽,為了一頓溫飽,就近找個角落, 把握休息時間吃著便當,他們不是疫情的破口,如果可以,他們比任何人更想在冷氣房內用餐、舒服地休息。 如果可以。 工地裡的工人們,都是用生命在服務大家,真的值得尊敬。他們不需要你讚揚他,只要能夠同理,在這疫情下,讓他們也能好好工作、休息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