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幫一個單位寫了一個 APP 的規劃,下載數我給的價值數落在100-300間,但主要以品牌&商品調性為主,再做成本衡量。
在台北的朋友或許比較熟悉,西門町時常有 show girl 舉著看板說,下載 APP 送飲料。或是長跑音樂祭的朋友也遇過,下載 APP 註冊會員送啤酒,這些在幹嘛?就是在行銷 APP 啊! 就連你到全家或7-11,都會用他們的 APP 折價卷或功能來讓自己消費更便利或更划算,上述這些東西為了什麼?
當然是為了做出私流量的會員名單啊!
這是行銷而上述的每一步行銷都有成本,show girl 要錢、送飲料要成本、去音樂祭擺攤都有擺攤費、就連折價卷都是成本的一部分,總之這一連串的成本要的就是你的會員資料,下載數只是一個普遍認定的 KPI 而已。
鋪了這些事之後,我今天要談的就是吳宗憲,說老實話,就算我再怎麼厭惡這個人,當他說出要捐給大家11萬快篩劑,我還是懷抱著感恩的心,就算我根本認為居家普篩劑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講實在話除非快篩劑能夠簡單到吐口水就可以完成,而口水量也夠抓取樣本,那麼普遍才有意義,而且我現在也跳過,這快篩劑到底能不能民間使用,也就是說,我已經忽略到非常多 bug ,還有驗出來的人,真的願意坦承嗎?還是最終掩蓋事實?總之快篩劑是另一個議題我不談但問題之多可以討論,無論如何,我初出新聞一報,還覺得此人至少有運用自己自身公眾能量做事。
但 WTF 今天在 Dcard 看到永和里長的文章,才知這非公益活動建立品牌形象(屬公關),這是行銷活動(屬行銷),而且還好意思講用捐,蹭流量唷~這根本是有等價交易好嗎?
下載(會員資料)> 換快篩劑。
有看出重點了嗎?這傢伙不僅僅是把功德做給自己,還做行銷行為,要拿這個快篩劑還要下載他的APP,真的是誰想出這麼丟人的策劃,你如果一開始就用下載就送,還不會讓人反感,但既然用公益扯上邊,那麼要不要看看人家台積電怎麼做公關、CSR、ESG,你沒有那個高度,就閉嘴。
當然我看吳要告那個里長也告不成,只是要別人浪費時間陪他玩,那位里長講的就是事實,反倒是現在政府也該查,他這個商業行為送的產品,究竟是不是醫療器材,如果是麻煩請開罰。
拿公益做行銷不是不行,但作法粗糙拙劣真的很糟,麻煩媒體不要再說這人用捐的,馬的你名目用捐的還可以減稅,真的是把台灣人都當白痴。
最後,他這種媒體曝光,最後也只會是負面聲量,麻煩貴公司要不要有個專業的公關人才跟行銷人才,這真的是非常值得拿來當反面教材的一大案例。
好的,如果你喜歡的話,訂閱我,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告訴我。#明日繼續一日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