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7月17日

2021/07/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焦點─悲情伊拉克
1979年 位於中東地區中心位置的伊拉克(Iraq)政治巨變,大權在握的海珊(Saddam Hussein,1937~2006)正式粉墨登場,以血腥手段恐怖統治,展開大規模整肅異己行動,帶給3千多萬伊拉克人民超過1/4世紀顛沛流離的痛苦歲月,也親自開啟本身悲慘命運下場的大門。
伊拉克97%人民信奉伊斯蘭教,第4任總統兼總理貝克爾(Ahmed Hassan al-Bakr,1914~1982)在強大壓力下稱病請辭,將執政12年的國家權力交給最高權力機構「國家革命指導委員會」副主席和復興黨副總書記海珊,早已實際掌權的海珊也當仁不讓,黨、政、軍權力一把抓,陸續出任復興黨地區領導機構總書記、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武裝部隊總司令、伊拉克共和國總統,是如假包換的獨裁者。
海珊崛起時,伊朗政局也出現巨變,美國支持親西方的國王巴勒維(Mohammad Reza Shah Pahlavi,1919~1980)政權垮台,流亡法國15年的伊斯蘭教什葉派領袖柯梅尼(Ruhollah Khomeini,1900~1989)返回伊朗建立伊斯蘭共和國政體,隨即爆發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
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Jimmy Carter,1924~)因人質危機懸而難解焦頭爛額,還競選連任總統失利,灰頭土臉的交棒給出身好萊塢演藝圈的美國加州州長雷根(Ronald W.Reagan,1911~2004),卸任前夕鼓動海珊對伊朗發動兩伊戰爭洩恨,在美國支持下,海珊贏得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勝利,聲望達到頂點,更成為中東地區動見觀瞻的新興霸主,反而使美國芒刺在背。
海珊羽翼日豐,不再將美國看在眼裡,於1991年8月出兵吞併科威特,威脅到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美國第41任總統布希(George Bush,1924~)透過聯合國,號召32個國家組成70萬名聯合部隊聯軍圍攻科威特,以100小時地面戰將伊拉克打得落花流水,海珊在第1次波斯灣戰爭束起白旗,但仍牢牢掌握伊拉克政局。
布希的兒子小布希(George W. Bush,1946~)當選美國第43任總統後,克承父志,2003年以莫須有的藉口揮軍伊拉克,摧枯拉朽的快速推翻海珊政權,海珊逃亡8個多月後被美軍逮捕,送上法庭判處死刑,2006年以絞刑處死,結束從崛起到隕歿的27年歲月。
布希父子兩人聯手終結海珊的生命,也在伊拉克留下深深的傷痕,且始終無法癒合,帶給伊拉克人民流離失所的長年動亂,比海珊的獨裁統治更悲情,這對總統父子以致美國的歷史評價更加受爭議 (延伸閱讀1:悲情伊拉克~海珊獨裁統治時期);(延伸閱讀2:悲情伊拉克~後海珊時期);(延伸閱讀3:悲情伊拉克~對抗IS戰爭)
◆拉克兒童的希望被囚禁,找不到出口(圖/ TamdY翻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吳僑生
    吳僑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