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行有餘力,則以寫文

2021/07/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
完成本分後,還有剩餘的力氣,再去做其他事情,例如學文或是寫文。這句話合理地解釋,那些偶爾的無預警停更/說要寫但沒寫出來的文章,都是因為我累了。
我用電腦寫稿,手寫筆記。
我是一位什麼樣的創作者?
這個大哉問聽起來就是「我是誰?」,即使範圍鎖定在創作部分,仍然是我不擅長的自我介紹,總覺得講少了等於沒講,講多了不確定別人有沒有想知道,小時候的我滿心期待能在答案欄寫上「我是某某某,我討厭自我介紹。」
長大後終於承認,以前的我一心想逃避的,不是「安安你好幾歲住哪」,而是不夠有信心的自己,有銷售經驗的人就知道,當你對要賣的產品沒有信心,很難真心誠意地推銷出去,標準規格的廣宣文怎麼說都覺得彆扭。
願意面對問題很好,不過無法立刻得到答案,我花了不少時間和心思,從書籍、文章、別人的話裡汲取想法,不斷地思考,持續在腦子和文字裡跟自己對話,反覆詢問自己「你/我是誰?」,寫出現在掛在壹肆說名下的介紹:
「座標台北,寫閱讀、寫生活、寫故事。在現實的縫隙書寫真實,在日常尋找有意思的片段,寫給和我部分相似的普通人。」
寫給和我部分相似的普通人。
不是「我」這個自己,而是所有和我部分相似的普通人。如果把我分割成一百個成分,世界上肯定會有另外一百個人有相似的成分,一千個或一萬個也是同理,畢竟我不是稀有物質。-〈一年又平安的過去〉
不知道這樣算不算作弊,把自己當作TA(目標受眾 Target Audience),雖然我確實無法想像,會有完全不認同我一絲一毫想法的人,來看我寫的東西。
目前我對「普通」的定義是不夠特別、不夠厲害、不夠符合社會規矩和期待、不夠特立獨行、不夠鞭辟入裡、不夠寫出大道理,我將自己的想法轉換成文字排列組合,剛好我的腦袋是文字思考型,剛好我有駕馭文字的能力。
並非平凡無奇的普通,只是我的不普通落在普通的正常值。
我喜歡閱讀和寫作。
小時候覺得這樣的自我介紹很「拙」,所以從來沒這麼說過。其實成為壹肆說之後我也沒這麼「說」過,只有寫在《在看完之後》的專題介紹、和幾篇閱讀寫作相關的文章裡。-〈徵讀啟事〉
然後我又撈出來再說一次,畢竟認真來說,這是我寫作的契機和初衷。
那個曾經在工作裡消耗殆盡,陷入抱怨泥沼的我,始終擁有的本質是閱讀,然而只有看書的話誰也不知道我做了什麼,就連我自己都會忘記,於是我從讀書心得開始寫起,累積超過一百多個禮拜,看了一百三十六本書。
「對所做的事有愛,才是難以取代的差異化價值與武器。」-《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
「喜歡」這個原因太廣泛,任何人都可以喜歡寫作,那我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眾生百相,我偏好擁有自己的答案。-〈既然已經入門,那就寫到入土〉
喜歡閱讀的我,為什麼沒有選擇做個讀者就好?
因為我想寫,「想 want」是比「喜歡 like」更強烈的動詞,至於前額疑似持續增加的白頭髮,和為了筆記而改變的閱讀體驗,就當作是我覬覦謬思女神的代價,需要獻祭的話就拿去,讓我能繼續寫就好。
「你熟記書本裡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如果這就是《旅行的意義》,那麼寫下每一句我相信的真理,是我寫作的意義。

我是壹肆說,用散文寫故事的人,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歡迎追蹤、留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我們下篇文章再會。
245會員
344內容數
用散文寫故事,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在現實的縫隙書寫真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