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永恆的詩篇 十問泰戈爾

上帝永恆的詩篇 十問泰戈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神如果想寫詩,會叫誰來寫?

泰戈爾。他的心像飛鳥,可以在任何人的眼睛找到天空。即使是錯誤,他也能用美的角度來原諒;即使是苦痛,他也能用美的角度來撫平。像葉慈說的:「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讓我忘記人世間所有的苦痛。」

我有問題想問泰戈爾。我相信阿德勒說的:「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你的一生是被童年治癒,還是在治癒童年?

我,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出生英屬印度的加爾各答,爸爸是哲學家和宗教改革者。我在印度與西方文化交融的環境成長,自小喜歡文學,八歲寫詩,十二歲寫劇本,十五歲出版詩集《原野之花》,被人稱為「孟加拉的雪萊」。

當時印度盛行童婚,我的五嫂卡丹巴麗嫁來時才十歲,跟我年齡相仿,我們玩在一起,兩小無猜。我的媽媽去世後,卡丹巴麗取代母親的慈愛,是我心中的女神。

印度的婚姻多是家長安排,婚前你有談過戀愛嗎?

去倫敦大學學院(UCL)留學前,我到孟買的醫生家裡學英語,認識醫生的女兒安娜。我為她取了孟加拉名字「納莉妮」,也是我寫的敘事詩《詩人的故事》的女主角。我即將出國,不敢耽誤人家女孩青春,臨行前沒有傾吐愛意。

沒想到一分手成永別,安娜被迫嫁給比她大二十歲的男人。1880年我回國,安娜已抑鬱而死,我心痛的在安娜墳前,懺悔傾訴:「當世界的萬物消失,你完全重生在我的憂愁裡。我覺得我的生命完整了,男人與女人於我永遠成了一體。」幾年後,親愛的五嫂卡丹巴麗自殺,再度重重的打擊了我。

你的婚姻情況呢?

爸爸為我安排婚姻,對象是同樣婆羅門階級的帕茲達列妮。她年紀小,當然沒有我博學,但她乖巧持家,雖然我們少了一些激情浪漫,卻有相敬如賓的溫馨平淡,可是我的妻子不到三十歲就病逝。

更慘的是,我的小女兒夭折、父親過世、小兒子死於霍亂。最愛的親人相繼離去,我用詩撐住命運衝擊,用詩來治療傷痛,寫出《懷念集》。1903年出版《新月集》,用兒童的眼睛觀看世界,成為學校必選的教材。歷經遺憾,但我相信愛是人生之旅的動力。

你的詩除了愛,還有什麼主要的元素?

我的創作,充滿對大自然的虔誠信仰,詩集《吉檀迦利》直譯是「奉獻之歌」。我翻成英文,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亞洲第一位獲獎人。頒獎詞讚頌我:「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出於高超的技巧,並由他親自用英文表達,使他充滿詩意的思想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東西文化的融合,是你認為最重要的事嗎?

是的,我一直追求東西方文化在生命交錯融合!我知道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有多不公平,我參與獨立運動,寫文章抨擊殖民統治,反對英國在印度的制式教育。所以我把諾貝爾獎金拿來創立「維斯瓦.巴拉蒂大學」Visva-Bharati University,一間我理想中、與大自然親近的學校。

你到過中國訪問,聽說你還替徐志摩向林徽因求婚,真的嗎?

1924年,梁啟超和徐志摩邀請我訪問中國,前後辦了幾十場演講。文藝名流演我的戲為我過生日,女主角是林徽因,男角有徐志摩、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畫布景,發節目單的是陸小曼。我和徐志摩、林徽因共乘火車,從上海到到北平。在車上,徐志摩心事重重,同樣是詩人的我,看出是愛情困擾他。交談之後,我為他向林徽因求婚,但林徽因已經決定嫁給梁思成。

你在中國一面倒受歡迎嗎?

我對記者說期待復甦東方文化,我認為西方文明瀕臨破產。魯迅、陳獨秀等人跳出來批評,他們希望西方文明能打破中國古老的枷鎖、擊散中國古老的晦氣。我可以同情,但不同意。

你贊成印度獨立,但跟許多運動領袖不打交道。你和他們有什麼不同的理念?

我反對殖民統治,但跟其他獨立運動領袖不相為謀。我提倡和平化解衝突,反對燒英國貨物、辱罵英國人,我認為「建設性」的工作,比如農村工業化、消滅貧困、破除階級差異,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你不贊成用激烈手段,那為什麼拒絕英國國王的冊封?

1919年4月13日,這天是錫克教的光明節(Baisakhi),在英屬印度北部的阿姆利則(Amritsar),有大批信徒與民眾到「札連瓦拉園」參加宗教集會。因為之前發生「獨立運動」的示威衝突,地方指揮官戴爾將軍懷疑這是藉宗教發起的暴動。下午,將軍率五十個步兵,無預警封鎖莊園,沒有警告,用機關槍掃射人群長達十分鐘,死傷慘重,超過四千人,有人為了躲子彈跳到井裡,溺死在裡面。這是印度獨立運動中的「阿姆利則大屠殺」。我在一個多月後才得知消息,本來想組織集會抗議,但恐怕造成傷亡,於是決定拒絕騎士頭銜,成為第一個拒絕英王冊封的人。

  不是所有錯誤都能被原諒,所有傷痛都能被撫平,也有時間無能為力的事!

你和甘地的理念相同嗎?

我稱甘地「聖雄」,甘地稱我「詩聖」,我們惺惺相惜。1932年,英國強行通過「印度國會條例」,甘地認為印度「賤民階級」的席次太少,他要為賤民抗議,決定絕食。大家慌了,全國都擔心身體虛弱的甘地最後真的會死。絕食第五天,我一個人進去,什麼話也沒說,在甘地身邊唱了一整天的歌。甘地聽完,說:「我知道你的意思。」然後他就走出去,宣告結束絕食。英國讓步,接受甘地的主張,保留140個席次給賤民階級。

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衝突。甘地是婆羅門階級,他為賤民絕食,震撼英國,但英國也是有深厚文明,才能聽懂這個聲音,而不選擇暴力相對。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

1941年,泰戈爾在生日發表著名演講《文明的危機》,控訴殖民統治,並相信印度必將獨立解放。可是他來不及見到印度獨立,幾個月後就與世長辭,享年80歲。

  西方人因為諾貝爾文學獎看到泰戈爾,但印度人更當他是哲學家。泰戈爾將詩奉獻給神,自稱是「神的求婚者」,他的神指大自然中無所不在的靈性,超越世界上的宗教,跨越了國界的隔閡,帶給人精神上的力量。他彷彿能把時間拉長,捕捉其中的光點,就如布列松說眼睛、頭腦、心靈合一的「決定瞬間」。這個瞬間從他筆下流暢而出,瞬間凝結,成為永恆!

avatar-img
郝廣才的沙龍
376會員
960內容數
當心中的夢想火苗燃起,需要的是「燃料」去推動夢想,但是去哪裡取燃料呢?媒體只能告訴你,誰成功了,只有表面,沒有深入。學校也一樣,只能告訴你那些人很偉大;沒辦法告訴你,他們是「如何」成功的?「為什麼」他們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郝廣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成功有沒有確定的公式? 有,可以確定的就是永遠有新公式!
數位藝術家Beeple,拼貼過去十三年的數位創作拼貼起來,成為一幅大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 他拿這張巨幅JPEG檔,放上NFT市場,賣出6934萬美元,相當於十九億台幣!一夕之間,躋身在世身價最高的畫家之一。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1964年4月10日,31歲的鋼琴家格倫.顧爾德(Glenn Gould),正值事業的最高峰。他演奏完所有曲目,在響亮的掌聲中走下台。這是他最後一場音樂會,他發誓永遠離開舞台。他開始離群索居,他是獸,還是神?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成功有沒有確定的公式? 有,可以確定的就是永遠有新公式!
數位藝術家Beeple,拼貼過去十三年的數位創作拼貼起來,成為一幅大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 他拿這張巨幅JPEG檔,放上NFT市場,賣出6934萬美元,相當於十九億台幣!一夕之間,躋身在世身價最高的畫家之一。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
1964年4月10日,31歲的鋼琴家格倫.顧爾德(Glenn Gould),正值事業的最高峰。他演奏完所有曲目,在響亮的掌聲中走下台。這是他最後一場音樂會,他發誓永遠離開舞台。他開始離群索居,他是獸,還是神? -追蹤、訂閱《郝廣才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四為你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