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因為喜歡那位歷史老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作為一中學老師,
家長最常抱怨的是︰
兒子沉迷打機。
打機影響學業,
沒日沒夜影響健康,
在父母關wifi時,
更導致家庭史上最慘烈的武裝衝突。
家長或皺著眉,或嘆著氣地抱怨。
打機於我的童年來說呢?
最深刻,必定是拿著gameboy玩寵物小精靈。
問博士拿第一隻精靈,
然後一路經歷著我完全看不懂的劇情(因為是日文),
於是到報攤買攻略書,
了解他們的進化條件,
跟朋友鬥數151隻小精靈的名字……
對比爭取學業上的第一名,
對比多考兩級鋼琴,
那的確是「虛度」了的光陰。
但31歲回首,
我會說,
比卡超是我童年裡最不可或缺的劇情。
對比禁止,
不少家長開始採用平衡,
跟孩子協商︰
可以打機,
但要懂得分配學業﹑打機﹑家人﹑課外活動的時間。
對比平衡,
我會選擇參與。
大約四年前,
有個在學生間挺紅的手機遊戲叫QQ飛車。
當時熱血,
為了融入學生的話題,
成年後幾乎不打機的我下載了apps。
苦練一會後,
終於可以跟學生連線飇車。
樂在其中,
樂在打機的過程,樂在拉近與學生的關係。
如果當日媽媽能跟我一起玩寵物小精靈,
一起研究如何破關,
一起連線交換精靈,
打機便不再只剩螢幕裡的快樂,
而是笑聲滿載的家庭回憶。
你參與他的遊戲,
他參與你想要的家庭活動,效遊行山,共烹晚餐。
你願意進入他的世界,
他當然願意為你著緊的分數,再著緊多一點點。
大家都記得以前並不喜歡歷史,
每次盡力溫習,
純粹因為喜歡那位歷史老師。
.
facebook︰拯救世界的男人
IG︰theman4365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an La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鋼琴程度大約是可以單手演出小星星,認真玩過結他,但只彈流行歌。 . 關於古典音樂,是KK懷孕後才正式接觸。當日只是在youtube隨便打開「HD無廣告 x 2小時莫札特 x 貝多芬 x 蕭邦古典音樂合集」,放在KK肚邊胎教。 . 發現,原來很多電影配樂都是古典音樂,也有不少被改篇成流行歌。開始一
所有家長都想給小朋友最好的,而所謂最好,往往都是父母自己的舊路。 . 有母親認為從小到大都必須努力讀書,考入常春藤名校,人生便一片光明。 . 有父親認為上述是窮人的生存方式,成績表上的數字只是數字,戶口裡數字的才是真實。他們會從小培養孩子理財技巧,鼓勵創業。 . 運動員父母認為運動對小朋友最重要,作
天使寶寶,指那些食飽睡,睡飽食,半點不哭鬧的BB。 . 我家的濼熹算半個天使,他在兩個月時已戒掉夜奶,能夠由晚上10點酣睡至窗外透入蒙蒙晨光。大便後偶爾哭,偶爾不哭,夠鐘飲奶卻必定吵得山搖地動,準時沖奶便可以了。唯一哭鬧的原因是眼睏,他需要在懷中入睡。 . 在床上紅著眼眶,咦咦嘎嘎向你伸出雙手。把他
正翻閱>,我向來崇拜西方的放任式教養,KK卻認為放任式會產生一堆青春期問題,應該跟東方的管教式取長補短,然後她逐一分析。 . 我沒打算立即爭論下去,濼熹才剛剛滿六個月,對於教養方式,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磨合,應該先放慢節奏。因為自濼熹出生後,這段婚姻的確湧現不少難關,拼命解決﹑折衷﹑妥協,大家都顯
KK︰「濼熹為何一天到晚都失心瘋似的傻笑?」 「呃…其他BB都是這樣的嗎?」 「他會有過度活躍症嗎?」 「……」 . 在書裡看到,就算是剛出生的嬰兒,也能透過鏡像神經元的本能反應,對大人的表情進行模仿。 . 自公開KK懷孕的消息,我最常聽到的兩句是,「做爸爸了,要成熟點。」在旁人邊眼中,不論言語,想
近來常聽到的說話 「別家的寶寶跟濼熹差不多大,但已學會翻身。」 「別家的寶寶比濼熹遲半個月出生,但已學會坐。」 . 身體的發育有時差,有天他總會懂的,這點我不擔心。我擔心的是,說話背後所蘊含的意識。 . 我們活在一個熱愛比較的社會裡,相信大部份人都被父母嘮叨過,「誰家的孩子成績比你好。」在歲月的長河
我的鋼琴程度大約是可以單手演出小星星,認真玩過結他,但只彈流行歌。 . 關於古典音樂,是KK懷孕後才正式接觸。當日只是在youtube隨便打開「HD無廣告 x 2小時莫札特 x 貝多芬 x 蕭邦古典音樂合集」,放在KK肚邊胎教。 . 發現,原來很多電影配樂都是古典音樂,也有不少被改篇成流行歌。開始一
所有家長都想給小朋友最好的,而所謂最好,往往都是父母自己的舊路。 . 有母親認為從小到大都必須努力讀書,考入常春藤名校,人生便一片光明。 . 有父親認為上述是窮人的生存方式,成績表上的數字只是數字,戶口裡數字的才是真實。他們會從小培養孩子理財技巧,鼓勵創業。 . 運動員父母認為運動對小朋友最重要,作
天使寶寶,指那些食飽睡,睡飽食,半點不哭鬧的BB。 . 我家的濼熹算半個天使,他在兩個月時已戒掉夜奶,能夠由晚上10點酣睡至窗外透入蒙蒙晨光。大便後偶爾哭,偶爾不哭,夠鐘飲奶卻必定吵得山搖地動,準時沖奶便可以了。唯一哭鬧的原因是眼睏,他需要在懷中入睡。 . 在床上紅著眼眶,咦咦嘎嘎向你伸出雙手。把他
正翻閱>,我向來崇拜西方的放任式教養,KK卻認為放任式會產生一堆青春期問題,應該跟東方的管教式取長補短,然後她逐一分析。 . 我沒打算立即爭論下去,濼熹才剛剛滿六個月,對於教養方式,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磨合,應該先放慢節奏。因為自濼熹出生後,這段婚姻的確湧現不少難關,拼命解決﹑折衷﹑妥協,大家都顯
KK︰「濼熹為何一天到晚都失心瘋似的傻笑?」 「呃…其他BB都是這樣的嗎?」 「他會有過度活躍症嗎?」 「……」 . 在書裡看到,就算是剛出生的嬰兒,也能透過鏡像神經元的本能反應,對大人的表情進行模仿。 . 自公開KK懷孕的消息,我最常聽到的兩句是,「做爸爸了,要成熟點。」在旁人邊眼中,不論言語,想
近來常聽到的說話 「別家的寶寶跟濼熹差不多大,但已學會翻身。」 「別家的寶寶比濼熹遲半個月出生,但已學會坐。」 . 身體的發育有時差,有天他總會懂的,這點我不擔心。我擔心的是,說話背後所蘊含的意識。 . 我們活在一個熱愛比較的社會裡,相信大部份人都被父母嘮叨過,「誰家的孩子成績比你好。」在歲月的長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去與孩童接觸是一種對我而言最舒適的練習。雖然部分的孩童會很自然地稱呼我們為「老師」,但隨著她漸漸知道我們和她平時遭遇的老師「不太一樣」,即便口語上一時沒辦法調整,態度也會完全不一樣。至少能先有一些不是權威的老師,然後就有可能更把我們當成與之平等的人。
關於愛 也關於體驗愛的想法
Thumbnail
七年級,後半都是線上上課,記憶也不太清晰,只記得我那時很沉迷電動。 老師在上課,我在打電動...... 八年級恢復實體上課,不知什麼開始的,我們班匯聚了一群喜好打相同電動的人,我是裡面的「大佬」,任何遊戲問題問我一定沒錯。 平常書本上知識總要看好幾遍才記得起來,而且還時常健忘。 遊戲的角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高中時期對於單機遊戲的熱愛,以及在成長過程中,對遊戲玩法的不同領悟。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不同年齡與人生階段對遊戲的玩法,反映出對生活態度的轉變。
近期加入遊戲同好社團(因為重玩超時空之鑰加入的),說起我的遊戲歷史,可是非常輝煌,我可以說我遊玩遊戲除了沒到住院那地步,其匪類程度真是...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因為父母要時常工作,沒有人管我,小學時代的我根本是個野小子。有慧眼的父母,見到我接近他們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孩子關起來不和我玩。他們的眼神,現在我回想起來,就像問我:你為什麼不讀書?好好學習。 小學時代,我認識了一個朋友、同學,是男孩子,他父親是當警察的,很少華人當警察。他帶我到他家玩,是在警察局裡
Thumbnail
年假期間回去我念的小學走走,突然好懷念我小學三年級的導師 班導是美術老師,理論上身為班導數學國文等等主科都要教,但老師當時完全沒管這些 她對教數學國文沒有很大興趣 也不想逼大家學 所以老師把很多主科的時間都變成美術課 每天帶我們創作 素描、水彩、做陶土、寫詩... 也很常帶大家走出教室 在校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去與孩童接觸是一種對我而言最舒適的練習。雖然部分的孩童會很自然地稱呼我們為「老師」,但隨著她漸漸知道我們和她平時遭遇的老師「不太一樣」,即便口語上一時沒辦法調整,態度也會完全不一樣。至少能先有一些不是權威的老師,然後就有可能更把我們當成與之平等的人。
關於愛 也關於體驗愛的想法
Thumbnail
七年級,後半都是線上上課,記憶也不太清晰,只記得我那時很沉迷電動。 老師在上課,我在打電動...... 八年級恢復實體上課,不知什麼開始的,我們班匯聚了一群喜好打相同電動的人,我是裡面的「大佬」,任何遊戲問題問我一定沒錯。 平常書本上知識總要看好幾遍才記得起來,而且還時常健忘。 遊戲的角
離開工程師的工作之後,我轉往兒童程式教育的跑道,這份工作將我原有的程式技能結合上我所關心與有興趣的兒童教育,轉換跑道的路上並不輕鬆,不論是工作方式或心境的調整,在克服的路上都是學習。 我很幸運用最快速的方式接觸到不同年齡層的學生,第一個班級就是18個中班孩子只能用慘烈來形容每堂課的準備與挫敗,當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高中時期對於單機遊戲的熱愛,以及在成長過程中,對遊戲玩法的不同領悟。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不同年齡與人生階段對遊戲的玩法,反映出對生活態度的轉變。
近期加入遊戲同好社團(因為重玩超時空之鑰加入的),說起我的遊戲歷史,可是非常輝煌,我可以說我遊玩遊戲除了沒到住院那地步,其匪類程度真是...
Thumbnail
記得當時年紀小 學校出個作文題為 |我的父親大人介紹| 自認文章寫的呱呱叫 卻讓大家看了哈哈笑 爸爸當時看了也苦惱 怎沒遺傳他的文章好 祂飽讀詩書還嫌少 工作之餘不怕累 每日一定看書報 只為圓祂作家夢 當時投稿稿費沒嫌少 唯一遺憾自傳未了 一屆草民也沒人看 就算廣
因為父母要時常工作,沒有人管我,小學時代的我根本是個野小子。有慧眼的父母,見到我接近他們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孩子關起來不和我玩。他們的眼神,現在我回想起來,就像問我:你為什麼不讀書?好好學習。 小學時代,我認識了一個朋友、同學,是男孩子,他父親是當警察的,很少華人當警察。他帶我到他家玩,是在警察局裡
Thumbnail
年假期間回去我念的小學走走,突然好懷念我小學三年級的導師 班導是美術老師,理論上身為班導數學國文等等主科都要教,但老師當時完全沒管這些 她對教數學國文沒有很大興趣 也不想逼大家學 所以老師把很多主科的時間都變成美術課 每天帶我們創作 素描、水彩、做陶土、寫詩... 也很常帶大家走出教室 在校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