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步驟,買到貼著自己名字標籤的家

3步驟,買到貼著自己名字標籤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群高中姊妹淘,周末相約一起去開箱同學溫妮的新家。溫妮帶著我們參觀家裡的每個角落,每到一個空間,我們就驚喜喊著:「這個空間貼著你的名字!」很開心溫妮買到了適合自己的房子。

上圖為溫妮家餐廳的空間,餐廳後的中島,一家人回到家後放置包包與外套的角落。

上圖為溫妮家餐廳的空間,餐廳後的中島,一家人回到家後放置包包與外套的角落。

溫妮夫妻二人有二個孩子,一個幼稚園中班,一個兩歲。溫妮原本住在內湖婆家公寓的樓下,雖然獨立居住,房子也有重新裝潢,住得挺舒服自在,可是當初只隔出一個孩子的生活空間。隨著二寶出生,家裡的收納空間已無法滿足一家四口的物品,看著散落一地的小孩玩具,以及大寶的幼兒園勞作、繪畫作品,先生又是斷捨離派,什麼都想丟棄,溝通後決定搬家。

第一步兩人先設定買房條件:

1. 選定生活圈:
夫家的內湖捷運站周邊,或是娘家南京三民捷運站周邊,方便偶爾小孩需要臨託給公婆、或是娘家媽媽。

2. 設定房型與坪數:
溫妮覺得一個人需要10坪的空間最為舒適,故他們想買室內坪數40坪的房子。房型上,溫妮設定一個車位、客廳、廚房、餐廳、三個房間,包括主臥室、兄弟合住一房、遊戲圖書室。等到10多年後小孩長大,需要獨立的房間,再將遊戲室調整為一個兒子的房間。

3. 預算設定:
4000萬元以內。這是評估夫妻倆的收入可負擔的房貸月付金後,又先上房仲網站搜尋後決定的預算。

溫妮與先生看過8間房子,才看中這間。屋主是一對夫妻與一位女兒,先生是中國的室內設計師,平常都是在中國工作,兩個月回來一次,房子平常只有太太與女兒生活。剛買的時候,先生全部重新設計,著重溫暖的感覺、與收納機能。故家裡的裝潢多是用木頭的材質、每個空間都有滿滿的收納空間。

唯一美中不足是售價高於溫妮的預算,最後屋主願意讓出裝潢都留給他們,而且木造裝潢都保存得很好,可省下不少裝潢費。再經過仲介的協助議價後,溫妮一家人終於買到了合適的家。

重點筆記:
3步驟,買到貼著自己名字標籤的家
步驟一:選定生活圈
步驟二:設定房型與坪數
步驟三:預算設定

以上步驟都完成後,請開啟尋屋之旅﹔沒有開始看房子,一切都是空想。

avatar-img
波本小姐買房研究室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經濟部公布三個新斷層帶,來公司看建案的客戶中,每四組就有一組特別關心抗震問題。回想今年四月花蓮的地震,倒塌的建物幾乎都是從一樓結構損壞開始,這與大樓一樓的「軟弱層」設計有密切關係。 什麼是一樓的「軟腳蝦」? 一樓,通常設計為大廳或開放空間,為了美觀、採光或挑高效果,牆面隔間較少,結構強度也因
當室內風水禁忌變成購屋的唯一美中不足時...兩招破除室內風水禁忌:門對門!
買房子總是有很多聽說,聽都市傳說,不如聽專家說... 買房子時,哪個樓層不要買?
最近經濟部公布三個新斷層帶,來公司看建案的客戶中,每四組就有一組特別關心抗震問題。回想今年四月花蓮的地震,倒塌的建物幾乎都是從一樓結構損壞開始,這與大樓一樓的「軟弱層」設計有密切關係。 什麼是一樓的「軟腳蝦」? 一樓,通常設計為大廳或開放空間,為了美觀、採光或挑高效果,牆面隔間較少,結構強度也因
當室內風水禁忌變成購屋的唯一美中不足時...兩招破除室內風水禁忌:門對門!
買房子總是有很多聽說,聽都市傳說,不如聽專家說... 買房子時,哪個樓層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