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瑣碎之記憶遺忘的原因

2020/11/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好的一週一篇的頻率,才剛開始打部落格,沒多久就被自己打破了。
但是坐在電腦前面我還是呈現「茫然」的狀態。

上週確實有點忙碌,主要是和指導教授討論一下論文的進度與方向,然後上了兩次課,就已經感覺腦細胞都死光光了,需要時間來恢復。

論文的進度像個蝸牛一樣,慢慢爬、慢慢.................
期待自己能在這個月再加把勁、再堅持一下。

至於上課呢,是我去上課,我去教課,的一種上課。
我除了是學生之外,還身兼一種講師,
沒有很厲害,也沒有很了不起的幾百人的講座。
每次上課都大概10~30個,長輩。


Photo by Haoxi Wang on Unsplash

剛好上週有一堂課是系列課程的最後一堂,在複習課程內容的時候,我不小心自我揭露了,一般我上課比較不會、也無法自我揭露,但是可能是想著這是最後一次在這裡跟這群長輩上課,所以我就多講了一些自己的事情。
什麼事呢?你好奇嗎?


記憶遺忘的原因大致上分為以下幾個因素:
1.記憶痕跡衰退
-人們透過學習的神經活動,在大腦中產生變化,留下各式各樣的痕跡,即為記憶痕跡。如果人們不斷地練習,記憶痕跡則會繼續保持;但如果長期不再練習,記憶痕跡會隨著時間的消失而衰退。
2.貯存資料的干擾
-因為新舊經驗彼此的干擾結果,使得記憶的運作受到影響及抑制,而造成遺忘。有時是新學的經驗干擾了舊經驗的記憶,即為倒攝抑制;有時是舊經驗干擾了新學習的回憶,亦即為順攝抑制。
3.記憶檢索的困難
-有時人們雖有記憶的存在,但可能因為某些回憶的要求而產生檢索困難,而造成遺忘。
4.動機與情緒的影響
- 人們對於引起記憶的刺激或檢索缺乏動機時,容易顯示出較多的遺忘。另外,Freud( 佛洛伊德 ) 認為回憶痛苦經驗時,會讓人們回到痛苦的過去,為避免痛苦的感受,當事者會加以壓抑,刻意將其壓抑在潛意識中,即為動機性遺忘。
資料來源: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258-302 頁)。臺北巿:臺灣東華書局。

其實也就只是在上課的時候,我舉例舉得不好。
我提到自己的經驗,我自己也有記憶遺忘的經驗,但這個「遺忘」,是真的忘了嗎?還是我刻意忘記?還是我因為什麼原因想不起來?還是我不願去回想?還是我無法想起?還是......?

(我剛剛其實已經打了故事的開頭了,但是因為我在課堂上沒有那麼細膩地揭露這些,所以我又刪掉了......)
我舉的例子是我自己在面對我阿嬤過世的時候到現在(已超過十年),我仍然對於想起他仍在世、生病臥床、過世後的種種,都無法好好地與人分享。
這應該不是記憶痕跡的衰退,因為我每天都會有一些時間是留給阿嬤的,特別來懷(ㄕㄨˊ)念(ㄗㄨㄟˋ)、想念他的一些時間。
是不是貯存資料的干擾我就不確定了,畢竟記憶的運作確實受到影響與抑制,真的會沒有辦法想起來,但又不太像是新舊經驗的影響。
有可能是記憶檢索的困難,要回憶起這些過往,確實有些要求,但是什麼要求,我也還在摸索中......。
最有可能是動機與情緒的影響,因為阿嬤這個人對我來說很重要、非常重要,他過世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打擊很大、非常大,就這兩個因素來看,這些過往對我來說有著許多情緒,包含痛苦、難過、愧疚、遺憾、憤怒、悲傷......等許多負面的情緒。


例子舉了一半,在上課的我眼眶已經有點濕濕的,但是因為前面坐著許多的長輩,我只好豁出去,盡快、努力不讓眼眶更濕地講完這堂課。
然後在回憶上週上課、現在坐在電腦前打字的我,眼眶依舊濕濕的。


僅此
紀錄上週瑣碎的生活。
By Z
2020.11.0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0會員
252內容數
因為探路客關站,因而漂流的人們共同回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