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恨必然是學習而來。在看完《逆轉恨意》之後

2021/11/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逆轉恨意,莎莉.康恩。
洞察仇恨的源頭,讓善意與惡念開始對話。
這是本談「恨」的書,「恨是什麼?」,當霸凌者、酸民、恐怖份子、白人至上份子、某些特定人士的支持者、甚至普通人在「攻擊」別人的時候,當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以某種方式」對待其他人的時候,貶低就是「恨」的廣泛定義。
「恨意金字塔」的底部是刻板印象,再來是個別成見、體制歧視、偏見引發的暴力,最頂層是集體屠殺。那些感覺「其實沒那麼惡劣」的小恨積少成多,人們從侵略和毀滅的角度談論社會和政治參與,「恨已經成為可以接受的常規」。
在討論人心的曲折離奇之前,需要先了解的概念是「基本歸因謬誤」,我們傾向於相信,當別人做了有害的事,那個人是有害的;當自己做了有害的事,則是情有可原。「每個人都認為自身的基本動機良善」,是所恨或傷害的對象罪有應得。
另一種罪有應得的錯誤感知是「那些不容易遭到別人以偏見來不當對待的人,常會把不當對待合理化成情有可原」,人們傾向於相信,將問題歸因於是受到傷害的人有罪,沒有罪的自己就不會受到傷害。
固執地緊抱著恨不放。
雖然我在開頭將「甚至」這個連接詞寫在「普通人」前面,「會恨的人絕大多數也都是會愛、擔心、恐懼和關心的普通人」。恨是一種反應,當覺得自己的性命、安全、理想、認同遭到攻擊,人們就會產生「恨」,以攻擊回應攻擊。
「人類異常容易以群體來劃分彼此」,在內群體尋求歸屬感,相對應的是去敵視外群體,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康恩在書中引用大量的參考資料,研究結果表示我們並不會天生以膚色、族群、種族來分類,這些類別是由整個社會編造而來。
「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和普遍的刻板印象充斥社會」,隱性偏見成為人們已經習慣的深層反射作用,我們直覺地認為「某個族群的人就是怎麼樣」,透過有色鏡片來看待和感受,以廣泛的定義來說,這也是恨。
身為社會化的動物,人們會習慣性地遵守社會常規,麻煩的是當「常規」本身帶著恨意,想都不想就奉命行事的普通人,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情有可原」地做出毫無人性的行為,像是殺害朋友(一九九四年,盧安達集體屠殺)。
試著去找恨意牆上的裂縫。
妖魔化很容易,比理解和解釋要容易得太多。所以很多媒體(無論傳統或個人)把仇恨變得美味而且令人上癮,「以增強偏見的方式來呈現資訊」,迎合觀眾的恨,只要我們因此狂熱,他們的收視率/點閱率就會上升,恨就這麼感染整個社會。
面對恨的困難在於不能以恨去對抗恨,「聲稱自己痛恨懷恨」,不過是在製造更多的恨。當我們寬慰地說不需要對人性失望,因為散播仇恨言論的人算不上是人,這樣「非人化」和「他者化」的心態是恨的前提和基本根源。
仇恨是人類的歷史習慣,恨意固著在現有的體制裡,人們認為自己是善、他人是惡,「有理由去恨,並不會使恨變得合理。」
「容易莫過於譴責壞份子,困難則莫過於去理解他們。」-杜斯妥也夫斯基
我在理性上同意,「連結言論」(connection-speech)是對於恨的有效處理方式,人們需要有這樣的空間、系統和思考去進行對話;在情感上則覺得,將打不還手的擔子放在挨揍最慘的人身上,實在不是什麼最佳方案。
「恨」是每個人的問題,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康恩在結語裡誠實地寫到,「就個人來說,我並沒有搞懂要怎麼停止去恨。」
真正大規模的改變需要社會集體共識,察覺和承認是第一步,我們要對自身的恨更有意識,尤其是那些自己不知道卻擁有的恨。先學會看到恨,再加以應對,別輕易地把自己的注意力和憤怒交給被製造出來的仇恨樣本。

我是壹肆說,用散文寫故事的人,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歡迎追蹤、留下愛心,支持我繼續寫作。我們下篇文章再會。
245會員
347內容數
用散文寫故事,在閱讀和生活裡拆解見聞。在現實的縫隙書寫真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