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除了FOMC(美國利率決策會議)要公布決議外,歐洲也將公布其貨幣政策。
先來看看歐洲物價,名目CPI 4.88%、核心CPI 2.63%,看起來還好,其實也沒美國那麼高,不過也算是歷史新高點(扣除惡性通膨時代)。
但當全球都在喊停滯性通膨、供應鏈緊塞時,為何ECB 行長仍認為明年物價仍會在2%以下呢?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歐洲主要四個國家的物價分歧嚴重(請見下圖),但撇開這個來說,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能源價格過高。
白話:因為天然氣、石油價格攀高所引起的物價很高。
也就是現在看到的歷史新高的物價,並不是純粹由需求全面拉動或供給面出現不可逆的。
所以,明年歐元區物價很大機率就是會消減。
至於停滯性通膨、供應鏈緊繃、缺工等等議題,明年Q2之後很大機率是不會再看到了。反而,取而代之的甚至可能是……
歐洲物價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