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大约一年前我开始读《导读尼采》,读完第一章后停了一段时间;下次拾起这本书时已经将前面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于是再读一遍......现在已经是我第三遍读这本书了,第三章的文字我眼角都还没瞄到。
同时对照中英翻译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但影响不大;最主要的因素其实已经潜在多年,只是一直被我冷处理。应付学校大大小小的考试我都死记硬背;图书馆借书卡的期限为两个星期、一次能借三本书两本杂志,于是我囫囵吞枣,硬是把书啃完再原封不动地忘掉。还记得那时《鲸吞亿万》刚出版馆方就进了两本,关于自家首相如何亏空公款的揭幕,当然是迫不及待地借来看!捧在手上还以为自己比其他同学优秀呢。虽然托作者的福,读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太晦涩难懂;但一合上书后--完全不记得自己读了什么,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说自己读过了。
直到最近偶然发现方格子这个平台,鸿雁老师教材典藏室里的一篇文章给了我处方--没有笔记,就不算阅读。本来已经起了打打字的心,被这么一激,倒不敢继续慵懒散漫下去。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么一个的说法--世上没有不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读过的书可能不记得了,但它就像拿竹篮打水一样,看似一无所获,其实竹篮已经变干净了。曾经的我也拿这句话来搪塞心底隐隐察觉的不妥,现在才恍然大悟,有没有干净不知道就算了,水不也还是一滴也没装到嘛!当然我不反对竹篮变干净的说法;有的人想装水,有的人想洗竹篮,没毛病。
知识焦虑、碎片化...都是最近很流行的名词。我体认到自己读到的东西仅止于信息(information)的阶段,还无法被称作知识(knowledge)。输入的东西在脑海里面形成一团氤氲的混沌,自认无法像尼采形容的阿波罗精神那样展现形式之美(我解读成把原本的混沌转化成另一种混沌--创作艺术之意),至少希望可以在它消散之前把它理成脉络,空闲的时候拿出来反刍,还不至于浪费。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看来还是得跟上脚步,打水用的竹篮也该升级成塑胶桶了吧!于是,在即将开始学院新生活之际,我打算把读的书好好消化后以自己的语言梳理成章,惟脑袋愚钝文笔又生涩,故取名阅读笔记提醒自己不要太急于求成了。
PS. 因为是马来西亚零零后(00's),从小就用简体字,为了避免错别字我还是选用了跟本地中文报一样的方式--标题繁体,正文简体;不知道是不是适合这个以台湾人为多数的平台,请留言让我知道,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