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我發現在 eToro 上面買入的 ETF,顯示該筆倉位時,旁邊多標示了「CFD」字樣,這是怎麼回事呢?本文將整理我的後續追蹤報導。
更新歷程:
- 2022-2-16:加入最新的官方回覆。
- 2022-2-17:加入香港網友的回應:他們連 ETF 都沒辦法買。
- 2022-2-25:加入 eToro 最新 email 回覆:官方網頁已更新說明文字。
- 2022-2-28:確認澳洲監管買的 ETF 還是真實資產,但已不能更換監管單位。
小知識:CFD
CFD 是 Contracts for Difference 的縮寫,即差價合約。以 CFD 交易的資產(例如股票、ETF 等等)並非真實擁有的資產,而是跟券商之間的交易合約。簡單來說,就只是純粹進行價差交易。
狀況描述
近日發現,在我的投資組合頁面中,同一種 ETF 的不同倉位,有的竟然多出了「CFD」字樣,心中不免狐疑,難道我不小心開了槓桿嗎?檢查後確定沒有開槓桿,也不是做空,而是正常的買入做多交易。觀察後發現,只有最近新買入的 ETF 資產會這樣,如下圖:
令我更在意的是,那筆有標示 CFD 字樣的倉位所顯示的當前報價,竟然跟其他倉位的報價不同。具體來說是更低,如圖中的 136.06 跟下方幾筆的 136.19。根據我的經驗,這當然不會是當下買進的成交價格(CFD 不可能讓我買得更便宜)。
我發現最近幾天買入的 ETF,倉位顯示的地方多了 "CFD",而同樣的資產,以前買入的倉位並沒有標示 CFD。為什麼呢? 而且,更奇怪的是,那筆有標示 CFD 的倉位,其當前價格跟其他倉位的當前價格竟然是不一樣的!這看起來相當詭異。同一個資產,當前價格怎麼會不一樣呢? 如附圖。
💬 p.s. 我的 eToro 帳戶的監管單位是英國的監管局(FCA)。查看個人帳戶監管單位的方法是:登入 eToro 之後,在個人帳戶設置頁面中點擊帳戶圖像,便可在個人帳戶資訊的下方看到監管單位。
eToro 客服回應
eToro 客服的回答如下圖:
此回答有兩個重點:
- 現在起,居住在美國以外的 eToro 用戶所買入的美國 ETF 必定都會是以 CFD 的方式交易,而非購入真實資產。
- 以 CFD 交易的資產會有點差(spread),也就是買入時會比真實資產的報價稍貴,賣出時,則會比真實資產的報價稍低一些。
此外,客服提到這項改變是「根據最新交易規定」,至於是哪一項規定,以及誰的規定,則沒有具體說明。我已經開立新的工單詢問此規定的來源,若有後續消息,會補在文後。
影響
此變更不會影響原先購入的 ETF 倉位(包括當前報價也不會有點差),而只會影響「新購入」的美國 ETF 資產,而且只對「非美國公民」有影響。對美國公民而言,則完全不受影響,亦即只要不開槓桿,買入的股票和 ETF 都還是真實資產。
就我的觀察,這項改變大約是 2022 年二月份才開始的。從這個時間點之後所購入的美國 ETF(例如 VOO, TLT 等等)才會是 CFD,所以買入成本也會比真實資產 ETF 價格稍微多一些,多出的部分是 eToro CFD 交易內含之點差(spread)。
隔夜利息?
只要自己買入時不開槓桿,ETF 依然沒有收取額外的隔夜利息。
配息?
- 如果您持有的是差價合約頭寸,股息將在除息日發放到您的可用餘額中。
- 如果您持有的是以實質資產擔保的頭寸,股息將在股利發放日發放到您的可用餘額中。
如果將來發現這個部分的遊戲規則有變動,我會回來更新。
因應對策
我相信,這樣的改變一定會引發一些美國境外使用者對 eToro 的疑慮,例如:我的 ETF 交易成本變高,所以 eToro 不值得繼續使用了嗎?該撤資了嗎?
我自己是沒有太緊張啦。以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除了
向 eToro 客服提出疑問(愈多人提出質疑愈好,愈容易引起官方謹慎看待),如果真的很在意 CFD 帶來的一點額外交易成本,我們至少還有一項因應對策:降低 ETF 的配置比重,並且從那些原先要買入的 ETF 當中自行挑選成分比重前幾名的股票,作為日後優先考慮買入的資產,因為股票的部分依然是真實資產,並沒有變成 CFD。
當然啦,ETF 還是有省心省力的優點,更何況美國許多 ETF 的管理費用都超級佛心(跟台灣 ETF 相比),尤其是 Vanguard 旗下的 ETF。如果不在意那一點些微的點差(spread),美國 ETF 還是很香的。
另一個可以考慮的因應對策,是把資金分散至其他美股券商平台。比如說,去 Firstrade 或 TD Ameritrade 開戶,這兩家券商平台的股票和 ETF 也都是標榜零手續費,只是出金的手續費不同:Firstrade $35,TD $25 美金。當然啦,eToro 出金費用還是最便宜,只要 $5 美金。TD 這家公司信譽良好,而且股票有公開上市,可優先考慮。
注意:如果在 TD 上面買上櫃股票,則有額外交易成本:每次 $6.95 美金。
2022-2-16 更新
我後來提交了另一張工單,追問此變更的來源依據:
請問這個新交易規定,是 eToro 本身的政策變更,或者有政府單位的法規依據嗎?可否提供相關網頁連結給我呢? 或者,eToro 網站上有沒有文件來對這個部分的變更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呢?
這次 eToro 客服沒有在工單上面回覆,而是轉交運營單位,由該單位直接寫 email 給我回覆,內容如下:
也就是說,這次的改變純粹是 eToro 片面決定的政策調整,並非為了遵循政府相關法規。 因此,「很遺憾,我們無法為您提供任何相關文件。」
看到這樣的回覆,我也覺得很遺憾、失望,而且無奈。
我最後一次回信給 eToro 客服信箱,是這麼寫的:
是的,我在上一封信裡面提及的連結,的確是指股票,而不是 ETF。但是請看這份文件:在eToro買入指數股票型基金後,我購買了什麽
裡面說:「建立不使用槓桿的指數股票型基金買入(多頭)倉位後,您是在投資標的資產。」
還是煩請轉交運營部門,也請務必在官方網站上把遊戲規則說明清楚,也許加個備註之類的說明,讓美國以外的投資者知道自己買了什麼。
我不奢望把政策改回去,而是希望網站要把規則說明清楚,這樣才不會失去部分投資者的信賴。望能採納。
感謝!
我還是會繼續使用 eToro。雖然「非美國公民」買入 ETF 的時候會被多扣一點點手續費,成本稍微高一點點,但無論如何,都還是比台灣的 ETF 便宜,選擇也更多。
2022-2-17 更新
至於為何香港有如此大的限制,雖然不大確定,但是我後來從 eToro 官網上面查到一份文件,上面載明
不支援的國家地區名單裡面包括中國與香港。
2022-2-28 更新
照這樣看,如果是澳洲監管,反而買到的 ETF 是真實資產?
我繼續追問,得到如下回覆:
非美國用戶購買的美國 ETF 只能是 CFD 的規定適用於我們在CySEC (eToro Europe) 和 FCA (eToro UK)監管下的用戶。因此在 eToro 澳洲監管的用戶可以交易真實資產的美國ETF。
但是請您知悉,我們現在不再支持用戶轉移監管。因此您的賬戶只能在現在的監管-FCA下面。
對於可能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向您表示歉意,同時我們感謝您的諒解與支持。
也就是說,澳洲監管下的 eToro 帳戶所買入的美國 ETF 依然是真實資產。可是,現在 eToro 已經不提供監管單位移轉的服務了。
那我當初從澳洲移轉至英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