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時人民幣兌換台幣:1:4.5
一個肉湯包子(其實就是灌湯包)要價63台幣有些貴。




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帶我們滑雪,晚上住鄉村溫泉會館,每間客房都有一個露天泡湯,晚上零下幾度戶外泡湯很刺激。


一隻羊後腿 放少許油、少許的佐料,爆炒後,加少量的水,幾乎是原味,好吃。


麵茶:炒麵粉和炒小米面。

感覺還是以前65度的二鍋頭好喝。

北京手工水餃很多口味,豬肉韭菜、雞蛋韭菜、豬肉茴香、豬肉西葫蘆、雞蛋西葫蘆、雞蛋番茄、豬肉芹菜、豬肉豇豆、羊肉大蔥、牛肉大蔥、三鮮餡、拔魚餡等等。

蔬菜皮的水餃,說實話我懷疑不是蔬菜汁。

豆汁只有很少的北京人喝,是用豆渣發酵的,酸酸的味道,有點像台灣的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配辣蘿蔔絲鹹菜和焦圈,夏天也有人喝冰的。
炸糕餡是紅豆外面是糯米面。
在北京街頭千萬不要買切糕,因為切糕很重,不小心就是幾百人民幣。

北京達連火燒跟台灣的鍋貼一樣,只是比較大、長些。
中間有一碟灰色的是:麻豆腐,是豆汁的產物,用辣椒油炒,口味口感都一般,是慕名而吃。

地瓜乾山東膠東半島人稱:地瓜棗,是熟地瓜曬乾的,地瓜乾在山東是生地瓜切片曬乾的。

紅蘿蔔心,一般都是生吃,很少拿來煮著吃。

青蘿卜很好吃,不辣、微甜。

北京水蜜桃我只知道軟桃和硬桃,硬桃可以用手掰開,桃核會與肉分開,清脆香甜,我喜歡吃軟桃,內人喜歡吃硬桃

這是黃杏,大到跟桃一樣,不過我還是喜歡小時候的小黃杏,比較有機吧。

綠色圈是水梨,藍色圈是新疆梨,粉色框是廣東小蜜橘,紅色框是黃香蕉蘋果。黃香蕉蘋果很香、肉質不會像美國蘋果那麼脆,有點像日本蘋果的肉質和香味。



北京吃的涮羊肉都是關外羊,關外是指山海關外的內蒙綿羊,關外羊的肉不騷味,入沸水汆燙即可,佐料有:芝麻醬、蝦醬、韭菜花醬、豆腐乳、香油、醬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