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為創作者開門路的加速器方案
無意中在3/25瀏覽FB時,發現有第2期的加速器專案,在4/1截止網路報名,我才好奇地點進去看Q&A的懶人版說明會。我簡略以下經驗重點,有興趣的創作者,可以等待五月初的第3期專案徵收報名...
(1) 資格: 個人/工作室/公司行號/團隊代表。
(2) 條件: 要有「原型」出發點,研發它的未來發展性。比較針對文創影視動漫產業的方向去思考的延展性。沒有申請過其他政府補助的專案(不重複獎助),但是,若有進階版的原型擴大開發,也可以另類提案。
(3) 基本支援金: 第1期查知是80萬,第2期60萬。PS: 政府獎助差異額度,我方是不清楚為何下降,可能有立法的撥款多寡因子...。另外公司行號有300萬甚至更高額度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提案,這對個人創作者並無普遍性適用,在這裡就先不贅述。建議可以上
文策院閒暇研究多源案件。
原則上,審核與決選過程尚需要2個月的時間核案,報名者所提送的簡報內容,也需要時間內部挑選適合條件者。六月公告入選者僅20名,日後安排就必須完成20小時課程並通過認證,以及4小時一對一業師諮詢,媒合其他需求。它比較長遠的一步步進程目標,便是將有潛力的文創推往國際舞台的市場,訴求國家隊的台灣之光。
過去韓日都想用國家品牌拓疆闢土的大市場,有可能就是一個混亂有待重整的新領域,南向政策就有疏通不完的雜務,那也是必然。聽很多台幹都在收拾殘局,可是又幹勁十足,真是佩服~已開發的歐美市場,要如何插旗劃分獨特性,那就是不同的創意思考,文策院也正積極訓練大家走國際的方向。
台灣之光,已經不只是台灣本土的事,而是創作者如何搭國家的數位飛機出國,好好為自己的創意,用商品活源展覽給國際客戶!
最後...不管案子成功或失敗,大家都不要氣餒,總有錯誤中該學習改進的地方。繼續變通,做創作者認為該做的事。以我方的案例,三年1次的體質總檢驗,勢必要思慮止血或另謀出路,那是轉型跨產業領域的小投資,也要做到不虧成本,到此為止。力行提得起放得下的態度,毫無遺憾,達到盡人事聽天命,樂觀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