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告別股票:金融股(一)

2022/04/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兩個要點:第一是不要賠錢,第二是不要忘記第一點。」股神巴菲特如是說。
三年前,剛開通證券戶的我,正在想該買哪隻股票作為我人生中的第一張有價金融資產,想到巴菲特那個不要賠錢的至理名言,就決定自己的第一支股票是金融股了。
大家都說銀行大到不會倒,所以應該是不用擔心銀行突然倒閉,股票下市賠錢吧?(雖然那時候沒有發現『公司大到不會倒』不等於『我不會賠錢』)
那麼,要買金融股,要買哪一支呢?
  • 官股金控:華南金、合庫金、第一金、兆豐金(4檔)
  • 民營金控:富邦金、國泰金、開發金、玉山金、新光金、國票金、永豐金、中信金、元大金、台新金、日盛金(11檔)
我當時買了合庫金。它具備以下條件:
✔️官股
✔️殖利率(配息/股價)>5%
✔️年年穩定配息
其實以上都不是我買它的主要理由。
主要的理由是因為它那時只要兩萬元台幣,而我的子彈就只有兩萬多元XD
符合官股+殖利率>5%+年年配息的不只有合庫金,但我選擇了將人生第一次買股獻給價格和我手上有的錢差不多的股票。
時下很流行所謂『存股』,買下這支合庫金的當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也幻想著要存一百張,成為合庫小股東。
然而,事情總不是想像的那樣美好。
幾個月後,就在快存到第二支金融股的子彈之際,我卻有些意興闌珊,想說是不是該換一支金融股買?自己讀了一些財經文章和書,看著別人的股票像是火箭一樣,飛到看不到車尾燈,只有自己的股價一動也不動的在原地踏步......實在沒勁。
當我終於存到第二支金融股的子彈時,始終聞風不動的合庫股價突然在幾天之內飛漲了起來(大概就漲了台幣一千元左右XD)頓時我又信心大增,想到:「對啦,我是要存股欸!」於是,再次買進第二張合庫。
這時我持有兩張合庫金,帳面淨值由盈轉負(因為有手續費),且奇怪的是,我買完後不久股價開始向下.......(真相是剛好碰到疫情剛爆發的大跌之勢)
再過了一陣子,碰上人生第一次配息,那時我比較了一下其他金融股的配息情形……正所謂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同樣都是配一元,合庫金卻不是全配現金。(拿現金就是有一種莫名爽感)
當年各官股金控配發股利情形如下:
  • 合庫:1.15(現金0.85、股票0.3)
  • 華南:1.12(現金0.56、股票0.56)
  • 第一:1.35(現金1.05、股票0.3)
  • 兆豐:1.7(現金1.7、股票0)
買股票如果追求配高股息,就會看殖利率,也就是配股配息除以股價*100%。
那時我期望配多一點現金(還不懂配股票的奧妙XD),看現金殖利率,所以將現金股利除以當時的股價,華南只有3%就不看了,兆豐5%接近6%,第一4%逼近5%,而我的合庫4%接近3%......
突然我開始對合庫充滿了不滿,股價漲不動、配息又輸別人🔥
懷著不爽的心情,就在幾個月後,合庫股價再次轉正,我終於忍不住,將手上一支合庫給賣了。
--待續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著迷於紫微斗數和阿德勒心理學 #在公司人資部打雜🐷 對於投資理財信奉「簡單能賺即正義」 夢想有一個幸福小窩 買房子前,拿到了一張不動產營業員證照 我是雲杉,歡迎互相交流~
初出社會就想靠理財投資翻身致富,擺脫社畜人生的小白菜(小韭菜)一枚。 每次看了OO投資理財書、聽了XX存股網紅影片,就燃起了熊熊鬥志,一股腦把錢灑下去,高喊:看我把錢滾大! 但不知為何,最後的結果總是錢還沒滾大,我就不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
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