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告別股票:金融股(二)

2022/05/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賣掉生平第一張股票的時候(就是那支漲不起來的合庫金),大概賺了台幣一千元左右。
少的驚人,卻很開心,因為是生平第一次用股票賺到錢。
只是當我興高采烈的和有在玩股票的長輩提起這件事,對方用可憐我沒見識的語氣表示:「杉啊,賺一千元要幹嘛?人家買賣股票馬都是賺一萬元起跳的啊!」
聽了頓時令我大受打擊。
原來大家股票都是賺一萬元起跳才會賣的嗎???
不過現在想想,『賺一萬起跳才會賣』這句話未免太單薄。如果本金有一百萬,就算隨便放1%年化報酬率的定存,也能賺一萬。
以報酬率的算法來看:淨利除以本金*100% 來看,我在持有那張合庫金不滿一年的情形下,報酬率大概是5%左右。
  • 當初入手價:2萬元
  • 賣出價+配息-手續費成本:1千元
  • 報酬率:1千/2萬*100%=5%
雖然確實沒有很多,但也還勉勉強強吧???ORZ
於是我給自己設了一個要求:下一張合庫至少也要賺『一千元台幣』以上才可以賣掉。(完全忘了本來是要存股這回事XD)
賣掉了一張合庫,我的手上還有另一張合庫。 那是相對高價時買入的,加上手續費後,離淨賺一千元還差得很遠呢,想說先放著,至少還有一點點配息可以領。
不過,到此時,我已經對股價聞風不動的無趣合庫失去興致......
我決定換一支買!
但還是金融股Orz
畢竟就本小白菜的想法,所謂金融股就是大到不會倒R!
我開始轉移目光,想說或許是因為官股金融股就是沒勁、股價就是不會動,於是我決定換一支民營的金融股。
聽有在投資的長輩隨口一說,金融股買國泰金或是富邦金似乎比較有發展性???沒有求證(也不知道怎麼求證)的我,決定trytry看。
當時上述兩支股票的股價,富邦金已經遠遠超出我的庫存子彈數量了,再比對一下國泰金,雖然一買就是all. In 所有子彈,但開啟歷年股價一看,『彷彿』是歷史相對低點,就決定----衝了!
雖然國泰金比合庫金貴一倍,但股價應該是會比較波動吧?(而且是向上的那種波動XD)
它的配息雖然是全配現金,但並沒有比合庫金出色,現在殖利率約在3-5%之間。不過我這次買入主要是想賺價差(說好的存股?),既然是要賺價差,據網路上投資大師的說法,就設個停利停損點。
我的買入價約40左右,國泰金十年內歷史高點平均價格約80左右、低點平均價格約30左右,我料想抓個中間值55:只要股價從我買入的40一路漲到55(賺個一萬五),就停利賣出;如果股價不幸從40掉到35(最多賠個五千),就停損賣出。
但那時的我是懷抱著莫名的信心,認為國泰銀行、國泰證券的APP美輪美奐,在這個數位時代簡直大勢看漲XD 應該很快就要一飛沖天了。
懷抱著殷切的期盼,我每天勤勞地打開證券APP查看股價。
殊不知,接下來幾個月的發展,卻和我的想像有所出入。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著迷於紫微斗數和阿德勒心理學 #在公司人資部打雜🐷 對於投資理財信奉「簡單能賺即正義」 夢想有一個幸福小窩 買房子前,拿到了一張不動產營業員證照 我是雲杉,歡迎互相交流~
初出社會就想靠理財投資翻身致富,擺脫社畜人生的小白菜(小韭菜)一枚。 每次看了OO投資理財書、聽了XX存股網紅影片,就燃起了熊熊鬥志,一股腦把錢灑下去,高喊:看我把錢滾大! 但不知為何,最後的結果總是錢還沒滾大,我就不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
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