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Child)

2022/05/1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心理學家認為童年經歷影響、形塑我們的性格及成年後的為人處事。我們都曾是個孩子,就算已是熟齡大人或是垂垂老矣的老人,都無法否認孩子並未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或離開我們。
我們的心中一直住著一個小孩,而這個小孩不離不棄的一路陪伴著我們長大。
不會有人急於否認自己沒有兒童這個原型人格,但卻更應該自問:有多久的時間,沒有跟心裡的那個孩子說說話?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我們花多少時間去瞭解、以及和心中的孩子相處?
兒童原型最先是由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來的,Carol則在原型牌把兒童原型細分:孤兒(Orphan)、受傷的孩子(Wounded)、天真的孩子(Magical/Innocent)、自然的孩子(Nature)、神聖的孩子(Divine)、永恆少年/少女(Puer/Puella Eternis, or Eternal Boy/Girl)。
不同面向的兒童原型
我們心中同時存在這些不同面向的兒童原型,這些原型之間自然形成一種此消彼長的平衡關係。
舉例來說,在某個人心裡,受傷的孩子是擁有最大影響力的兒童原型的話,那在這個人心中,天真的孩子這個原型的影響力就很低,甚至是難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一定存在,這是肯定的。
在不考慮靈魂、輪迴的前提下,或許每個人在剛出生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心裡這幾個兒童原型的影響力是平均且一致的,這是最初始的影響狀態,爾後因為種種經歷而此消彼長。
加上靈魂與輪迴的可能性,每個人或許在出生前就決定好,這幾個不同面向的兒童原型,各佔有多少程度、比例的影響力來組成這個完整又獨特的兒童原型。
還有種可能,這些兒童原型的平衡與影響力,會隨著每個人在面對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事件與問題時,而動態調整成不同的「原型組合」,類似牌組的概念,自己組合出當下最適合因對的心理狀態與情緒武裝。
一個在現實面、職場上非常理性的人,也可能擁有孩子氣的一面,例如韓劇《她的私生活》女主角。
一個備受生活折磨的人,內心的天真的孩子原型,也可能在某些時刻冒出頭來渴望美好事物的降臨,例如賣火柴的女孩。
各種面向的兒童原型都是我們共有過的內在,也肯定都曾在我們的孩提時代存在過,請期待接下來跟我一起重回孩提時光,探索這些小小孩的時光旅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原型是由知名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概念,心理學家Caroline Myss據以延伸創造74種原型,並設計成一套精緻華麗的原型卡牌,應用在心理治療上。 原型牌,有人應用心理治療,有人把它當成塔羅牌,也有人把它做為人個探索的工具,不論如何應用,都可回歸於個人對於更瞭解自己的渴求,這個專題是與解讀74種原型與生活應用有關的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