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威爾 (Orwell) 與「保衛廣東話」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奧威爾 (George Orwell) 有篇經典文章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分析「政治」與「語言」的關係。全文不長,但見解獨到、論述清晰、例子豐富,非常值得一讀。
另一邊廂,不少香港人為了「保存香港文化」,想從「保存自己的語言」做起。這當然合情合理。語言,尤其口語,凝聚、折射某個特定時空下生活的人的各種思緒甚至癖好,本身已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對象。而且每個人的母語本已是日常生活一部分,用這種方式去捍衛自己身分,非常「草根」、非常無大台、非常適合離散群體。但是,「語言」與「思想」的關係極為複雜,到底「使用某個語言」是否就會被塑造成按「某種方式思考」,某種「身份認同」又是否可以或必需借著語言來保存,粵語的「書面語」與「口語」的關係,「語言」與「方言」的關係,諸如此類的問題,也很難一時說清。再者,又會不會矯枉過正變成所謂「正字刑警」,動輒審查別人使用「蝗語」、實則只是自己對中文毫無了解⋯⋯這些問題,都不能只用一句「保存自己語言」簡單帶過。
與此同時,牆內的官方中文,廢話連篇、毫無美感、讀起來令人窒息,有些人要嚴格區別普通話與廣東話,大概這也是動機之一。但壞語言就是壞語言,即使不從「保存文化」的角度看,都理應去除。
關於如何思考「政治」與「語言」的關係,奧威爾的文章頗能代表一種思路。文中甚至考慮到「是否使用外來詞彙」的問題,與部分香港人想要避免使用「蝗語」的思路可以互相比較。下文就借奧威爾的框架,做個簡單分析。
奧威爾文章的主旨是想人重新使用清晰、誠摯、生動的語言。所以他反對黨媒式的文宣,也反對粉飾太平的委詞、不恰當的比喻、陳腔濫調、堆砌學術字眼,甚至不必要地借用外來詞彙。他最關鍵的一個推論是:這些語言一早由他人預製好,使用它們時說話者不必斟酌自己的意思,由是外判了「思考」的工作。在這意義下壞語言令思想遲鈍。他說:
“...modern writing at its worst does not consist in picking out words for the sake of their meaning and inventing images in order to make the meaning clearer. It consists in gumming together long strips of words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set in order by someone else, and making the results presentable by sheer humbug. It is easier — even quicker, once you have the habit — to say ‘in my opinion it is a not unjustifiable assumption that’ than to say ‘I think’.” If you use ready-made phrases, you not only don’t have to hunt about for the words; you also don’t have to bother with the rhythms of your sentences, since these phrases are generally so arranged as to be more or less euphonious.
以下覆述一些文中例子來簡單說明一下文章的主旨。
  1. 粉飾太平的委婉說法,文中以試圖證立極權為例,說明生硬抽象的語言如何減少畫面感,令原本駭人聽聞的事實也似乎變得令人尊敬:
Such phraseology is needed if one wants to name things without calling up mental pictures of them. Consider for instance some comfortable English professor defending Russian totalitarianism. He cannot say outright, ‘I believe in killing off your opponents when you can get good results by doing so’. Probably, therefore, he will say something like this:"While freely conceding that the Soviet régime exhibits certain features which the humanitarian may be inclined to deplore, we must, I think, agree that a certain curtailment of the right to political opposition is an unavoidable concomitant of transitional periods, and that the rigours which the Russian people have been called upon to undergo have been amply justified in the sphere of concrete achievement."
為了證立俄羅斯的極權,「為達到目的剷除異己」的意思必須變成甚麼「蘇俄政體當然有一些人道主義者反對的面向,但我認為我們也必須同意削弱政治反抗的權利乃是過渡階段無法避免的附屬品」⋯⋯
2. 關於外來詞彙,文中以花的名字為例,提到當時人不必要地用希臘或拉丁字眼取代原有的英文字,彷彿這樣更加高級,如把forget-me-not 叫成 myosotis。
3. 為了語言不會「麻痺」思想,奧威爾甚至有一些很具體的建議:例如多用active voice 少用passive voice;多用gerunds 而不用對應的名詞表達,如用 “by examining”, 而不用 “by examination of”。類似地,多餘的詞組也要拋棄,如 “make contact with”, “have the effect of”。他叫它們做 "verbal false limbs",言辭上的幻肢之類。
4. 他也尤其反對 “not un-“ 的表達,如 “not unlike”。他認為這矯揉又故作高深。
那麼,我們比較一下奧威爾反對「不必要地借用外來詞彙」的理由和一些人反對牆國字眼的說法(「小區」「方艙」之類)。兩者的外來詞都是在原本語言已有相應字眼的,因而都是不必要的借用。但奧威爾是反對罐頭式的語言,不是要借我手寫我心來建立或保存身份認同。
進一步說,如果原本的語言也有陳腔濫調,奧威爾大概也會叫人拋棄,即使在身份認同的角度看,甚至可能愈是陳腔濫調愈能勾起記憶。相反,如果遇到特定情況是必須要用黨媒式的文宣才能準確描繪(可能就是為了強調或批評該事物的淵源),那奧威爾也許會認為這時有必要借用外來字眼。
於是,奧威爾的理據毫無疑問地排除了黨媒風格、不必要的堆砌、不必要的借用。
但有一個特殊情況可能需要另外討論:流行文化/潮語/網絡用語。
牆國的潮語,按奧威爾的標準,香港人甚至台灣人有沒有理由接納?這也是不少網民經常審判的一類字詞⋯⋯一方面,按奧威爾的標準,好像只要夠生動貼切就可以;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潮流」本身就是很地區性的東西,如果別的地區沒有相應的背景,那純粹因「多人用」而用該潮語,可能也會變成另一種生硬。
反過來,某意義上,反對「借用潮語」,大概也是拒絕相關潮流在當地紮根的一種方式...?這大概是從身份認同出發的人與奧威爾的想法可能的交集之處吧。
先寫到這裡。
3月21;5月7.
    nowhere
    nowher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