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書手L | 動物同性戀:同性戀的自然史

2022/06/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Fleur Daugey 譯者|陳家婷 出版|時報出版
對於基督神學家反對同性論最早的論點,就是源於在基督神話中,強調的是人類與大自然間的連結,即,若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事物或行為,就不該出現於人類活動中。而這種將大自然作為人類道德指針的愚昧做法也間接導致了許多歧視與暴力體制的誕生,包含如父權社會、種族優越論與本書將談到的反同性戀,這類社會結構性的價值觀,其實都與歐洲基督教義有著深刻關連。
在同志族群追求平等的路途中,最常被反同團體提出的論述便是源於基督教理念中對於「自然」與「正常」的論述,例如像台灣前幾年爭取同性婚姻時就常常能聽到各種團體對於「一男一女」才是正常的婚姻等論述,然而,若仔細觀察自然界,反方的論述又時常互相矛盾。
「連動物都比同性戀睿智,至少他們知道自己的性取向。」當反同人士試圖以「自然」作為論述時,他們如此說道。「你跟動物一樣無法控制自我嗎?」當他們意識到大自然中同性行為其實屬於常態時,又會改口道。
實際上,若真的要追求所謂自然定律,採取「一夫一妻」制的哺乳類其實也不過3-5%,作為單伴侶制的人類不正是這些人口中「反常」的存在?
可見,人類的價值觀從來不是源於「自然」、「正常」等等如此高尚的理由,更多的時候,這些藉口只不過是一群人在文化、價值觀上無法認同另一群人時,為了打壓異我所使用的藉口。也因此,本書作者Fleur Daugey,本身作為一名科普作家同時也是一名動物行為家,希望藉由觀察動物界中的同性行為,以生物學的角度探究自然界中為何會產生同性戀與雙性戀等個體,藉由評估有關動物同性戀的科學數據,使他們在最大程度上得以被理解。
她也希望,藉由觀察動物行為,能夠使更多人理解人類社會各種結構性的歧視都是建立在錯誤的認知之上。
本書中詳細記載了自然界中各式各樣的同性戀行為,在第一章的部分提出大量證據與文獻資料證明動物界的同性戀與雙性戀比例其實遠高於我們想像,與傳統中我們所認為的「自然」並不相同。而在第二章則主要聚焦於這類同性戀行為如何影響傳統觀念中對於性行為的理解,例如基督教義中將性與生殖綁在一起的概念,這種認為性行為唯一目的就是生殖的說法在各種同性戀活動中顯得如此脆弱。

作者提到,傳統基督教義中,認為非為生殖而進行的性行為都是非道德的,也因此早期教會才會不斷強調女子守貞、禁止婚前性行為等觀念。但藉由觀察同性動物間的性行為,顯然並不可能是以生殖為目的,與傳統認知有綿顯差距。也因此,在早期的生物學與博物學者間,常常發生透過尋找動物同性性關係中其他顯在涵義來否認動物界有同性戀關係的事實。當然,這點也在科學與生物學逐漸進步後得到改善。
本書中也將一大部分重心放在了動物間的同性關係是如何進行上,包含求愛方式、互動方式、地位關係與交配方式等等,藉由研究各類生物間存在的同性戀互動,思考其可能代表的意涵,並推翻一些陳舊的假設。例如,早期部分學者常認為雄性動物間的性行為可能是為了展現其中一方的強勢地位,這種將支配方認定為「雄性」並將被支配方認定為「雌性」的概念其實就是人類將自身的父權主義投射於動物世界的結果。
事實上,如鴕鳥、恆河猴、日本獼猴等生物的社交圈中,雌性反而是支配著雄性的一方,這表示雄性間的同性戀行為與支配或被支配其實並沒有實質上的關聯,很多時候都只是人類擅自將自身觀念放到了其他生物之上罷了。

諸如此類,本書中還有許多關於動物同性戀有趣的冷知識,若不考慮書中的性別論述,其實單純當作科普教育的書籍也是很有趣。但更重要的,當然還是書中這些故事能夠帶給人類的反思。作者在書中明確表明,動物界中的同性戀行為確實存在,且屬於非常普遍且自然的行為,而書中所提出的任何一種假設都無法單獨解釋同性戀行為的出現原因,正如同生物進化與生物起源一樣,都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所造成。
也因此,作者強調本書的寫作目的,是希望讀者能夠更加認識動物界中性行為的多樣性,並以更加肯定且正面的態度去尊重與自己不同的人,無論是性別、性向或是性別認同。比起去思考這些行為是否「正常」,更重要的是如何包容與自己不相同的人。
「大自然不應該被拿來當成指南針,而用其指針來指示人類社會應遵循的道德方向。無論某種行為是否存在於動物世界中,都應該由人類自己決定這種行為是否可被接受。」

追蹤其它平台
記錄心得為主,爾偶推推書、寫寫文。 主觀意見偏多,文學無雷。 目標是打造一座圖書館。 若你也愛讀書,希望這裡有你需要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